关于聚散,关于时间管理,关于职场交流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家烟火 ,作者 Vincent
文 / 文昌
1.聚散
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说:'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儿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想起黛玉这番话时,上海正下着雨,阴沉的天空,湿漉漉的地面,与朋友小聚回来,在嘀嗒的小雨里走着,并未撑伞,谈不上开心,也不至于悲伤,只是想着如何将今天跟两位朋友聊天的内容总结并形成文字分享给大家。
关于聚散,我倒不如黛玉那般感伤和悲观。有人约,自然愿意聊一聊,聚一聚,如果没有安排,也没关系,安静做点自己的事情也不错,不主动,不拒绝,当然也还是会负责任的。换句话说,由于个人经历以及长期的生活习惯,对情感需求的缺口并没有那么大,也可能很大,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而已,久而久之,自己不愿出去,别人也不容易走进来。
2.时间管理
最近悟到了,时间是冥冥之中一切的主宰,时间在哪里,成就自然就在哪里。周一晚上灵光乍现,仿佛发现了真理一样激动,因为这个想法点亮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也给了很多问题接近本质的解释。
此前只是知道,如今是深切的感受到。联想到彼得德鲁克对于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记录时间,然后分析时间,优化改善自己的时间管理。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一辈子记录时间,计划时间,分析时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当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用时间衡量之后,就会发现,一天真正有效地工作时间并不长,而真正想要达成一个简短目标的有效时间并不需要那么多,貌似漫长,只是有效时间的跨度较长而已。
再结合《刻意练习》里提到的有效练习时间的积累,骤然发现很多专业问题不会,很多技能练习不到位,大部分情况下是投入的有效时间和精力不够,而不是我们本身能力有问题。很多人际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因为不愿意投入时间进行经营,了解彼此。所谓一见钟情,那是见色起心,或者说一眼就看穿对方的,那是悟空的火眼金睛,我们凡夫俗子还是得花时间一起经历,才能靠近真人一二。
那如何有效记录和管理时间呢?首先针对单一目标,那就先计划 100 个小时再说。不管怎么干,只要是跟这个事情有关,在学习,在努力靠近就算,做完一个小时,就划掉一个小时,慢慢的就会有成就感,而且可以有效的评估工作量。这样就绕开了个人的畏难情绪,意识到不会只是暂时的,凡事有个过程,积累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反倒是事情迟早都要做,不如早点执行,早点结束,可以专心忙别的目标。
然后针对自己希望改进的习惯进行记录,比如玩了多长时间手机,看了多少部电影,闲聊花了多少时间,记录得多了,也就知道哪些是无谓的浪费,哪些是有效的积累,摸清楚当前现状之后,再一点点有意识的改进和积累。
如何衡量对目标的投入,如何表达对一个人的诚意呢 ? 时间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3. 职场交流
久未联系的朋友早上来了电话,一口气聊了快两个小时。就工作遇到的问题,职业发展,家庭生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给了些自己的建议,有意思的是,朋友居然微信发来了总结,想着也分享给大家,同时在他总结基础上,做了点补充!
1)不管是自身管理还是企业管理,应具备核心的三方面能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书写和沟通能力。
现代职场上,为了保持核心的竞争力,我觉得是有几个基本的能力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挺重要的:
学习能力 :按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说,就是不断更新,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行业在发展,公司也在进步,竞争无处不在,我们得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才能有效的面对职场的各种挑战和竞争。
运动能力:中年男士的油腻是从不运动开始的,不仅是身材管理的需求,同时也是精力管理的前提,运动可以延缓衰老,同时也是减压的方式,运动强度再大点,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对意志的磨练。
写作能力:微信聊天,工作策划汇报,书信往来,邮件沟通,无不是写作能力表达的战场,写作也会反应个人的逻辑思路,知识储备,阅读量和词汇量,精准表达自己的意图,可以节省沟通成本,算是个人的底层逻辑吧!
沟通能力:现代职场中,只要是与人交流,其实都涉及到沟通问题,所谓沟通,无非是准确的传递消息,合理表达自己的意图,按照需求说服别人。
2)向上管理(适应不同领导的个性和要求)能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向下管理帮助实现有效落地,提升目标的达成效果。
朋友不理解,为什么领导一句话,下面员工就得跑死马?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这个领导不是二逼的话,当然也确实遇到过些德不配位的二逼领导。一般领导下发指令基于他的收集信息下发的指令,只是不愿意告知更多的细节背景而已,此时在执行指令之前,一定要跟领导明确好需求,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领导提供选择题,然后再往下执行,否则会费力不讨好。
此外,要做好向上管理。领导是我们职场的第一客户,这是个职场秩序的问题,同时维护好领导的心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在一定的信任基础上,你才能更好地争取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于前一段提到的二逼领导,实在无法兼容,还是要考虑换岗远离,并及时跳槽。
3)平常心看待每个人的所思所行,人都希望自己是被关注和认真对待的,但是过程总是粗暴跟简单的,比如一件需要花时间、费精力干的事情,有人干成了会嫉妒,没干成会借势打压。
抱怨,在组织里基本无处不在,因为那是逃避转移责任最容易的方式。同时抱团取暖更容易找到同伴,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组织的团结,当然也只有弱者才会抱团,真正在做事情的人,想必也没有时间浪费在这种抱团取暖之上吧!
在平庸的群体里,如果过于优秀,容易造人嫉妒,这是人性的弱点,意识到这点后,学会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他们的弱点并不是你的问题,同时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继续前进,因为群体是可以自由选择的,至少你还有选择公司的自由。
4)找到和珍惜每个阶段的导师,在个人工作、生活成长方面得到进阶,避免走很多弯路。
导师是可遇不可求的,每个发展阶段的需求也不一样,对导师的要求也不一样,向优秀的人学习,并集众家之所长,也不失一种办法。真到了一定状态,不需要导师指导时,不妨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人,如此也算是善行了。
4. 最后的话
为无为而为之是很有意思的出发点,也就是无欲则刚,尽可能的将事情做好,结果自然不会太差,但执行过程不以目标牵引,又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呢?将做事当成对自我的修炼,不断打磨自己的心性,自然会在某种精神自由的情况下,努力行事了。
左岸记: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既然来都来了,为什么不好好地精彩一次呢?要努力学会做成一件事,因为每件事蕴含的方法和系统都能让我们终身受益,面对一件事时,我们不要随意放弃,而是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有意识地修炼,通过实际的行动来提升思维,改进行为,要向难处行,通过时间的累积,当把这件事做成的时候,任督二脉也会打通,成长的速度自然就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