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堂楼与余庆堂
孙氏堂楼与余庆堂
孙氏堂楼,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余庆堂的三间两进,建于明朝洪武年间,2005年重修,穿粱斗拱、雕梁画栋,明朝建筑风格。余庆堂与孙氏堂楼,已经整体合一,建筑面积共计593.26平方米。
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十一檩,脊柱前三柱后二柱,均为双步梁。檩下花栱均用丁头承托。下金檩下皮浮雕连环、花卉等图案,部分丁头栱两侧施枫栱。梭形柱。孙氏堂楼是孙氏最兴旺发达时(一般认为是明代早期)所建的,是村里最古老的建筑物和典型的楼上厅民居,占地面积114平方米。
站在楼下看,房子毫无特色,就几根柱子,抬头即见楼板。待上了楼,其精华所在就突显在眼前了:与大宗祠的粗犷不同,这里的梁架线条柔和优美,梁两端都刻有半月状龙须纹,檩下浮雕有风穿牡丹或连环方胜花卉图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以前一直有人居住,所有的柱、梁都已发黑。
孙氏堂楼是浙江省明代典型的楼上厅民居建筑。
余庆堂坐东朝西偏南22°左右,前后三进两天井,第三进为明中期遗构,正厅大约是清中前期所建,前厅梁架及门楼为清末民初改建,2005-2006年落架大修。该建筑的门楼有西方哥特式的尖顶和钟楼,也有传统式的石库门和石匾,又结合了灰塑、彩画、砖雕、石雕等工艺,算是比较“另类”的中西结合体。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方形扁梁,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次间穿斗式,柱头无栌斗,八边形柱础,“S”形牛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内额有“馀庆堂”匾额,梁栿为月梁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五架梁上用墩木、坐斗撑托三架梁,骑栿拱顺檩出两跳,脊檩下有单跳斗拱撑托,柱子柱头卷杀明显,瓜棱形栌斗,柱础和牛腿同前厅。第三进为孙氏堂楼,典型的明代楼上厅做法,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用六柱,梭柱,鼓形柱础,南面山墙设楼道。底层较为低矮简朴,楼上高敞华丽,抬梁式结构,有脊柱,前用三个双步,后接两个双步,月梁断面略成鼓状,鱼龙形劄牵,各间前后檐额均有一斗六升的平身科两攒,次间脊檩下的襻间拱用一斗三升,骑栿拱出两跳或三跳,有竹节形上昂和镂雕花鸟的枫拱,檩条断面方形,下皮饰高浮雕图案,隔扇窗和风雨板为新制。与大宗祠的粗犷不同,这里的梁架线条柔和优美,粱两端都刻有半月状龙须纹,檩下浮雕有风穿牡丹或连环方胜花卉图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