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凡国有的,也都是我们家的。”

上卷 第十六回 第十节:

原文

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唉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端木持易见解

有一部电视剧,叫《康熙微服私访记》,从1997年到2006年,连续拍了五部,每一部大约三个故事,30集左右,这部剧还非常火。即便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地方的小台,会播放它。为什么这部剧,老百姓喜欢看呢?

因为老百姓渴望有一个好皇帝,可以替他们伸冤做主,可以替他们抱打不平。

但很可惜,很遗憾啊,康熙从来没有微服私访过。倒的确有过六次南巡,分别在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和1707年连续6次出巡。但这六次南巡,对不起,老百姓根本没机会接触到他,即便是调查研究,也只是手下的人去办的。微服私访,那是虚构的。他南巡可不是为了什么百姓,而是谒明陵,祭孔子,召见学者,奖励文学,召见还乡旧臣,你们看,大多都是官员或者学者,跟老百姓鸟关系没有。倒是康熙继位以来,镇压了不少农民起义军。人头倒是砍了不少的。这就是皇帝,狗日的皇帝,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最具欺骗性的面皮。你们以后可要睁大眼瞧仔细了!

你看他南巡实际的情况:“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这话说给谁,谁可能都不信,因为没有亲眼见过。这就是老百姓的短视,譬如说钱,总以为世界上没钱,到处都很穷,实际上自己的意识形态只是来自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存在决定意识罢了。实际上,世界上钱多的很,都是百亿,万亿,亿万亿的钱,可惜你没见过,不是你的。所以,说给他听,他都不信。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小都是一块两块的零花钱,大一点五块十块都觉得挺多了。上了大学,学费一年4600块,四年18400块,那时候真的觉得好多啊,什么时候才还得上啊,毕业的时候,不交齐学费,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只好找大哥帮忙还了,欠着钱,还欠了天大的人情。那时候,真是穷啊!

我记得有段时间,用手帕纸,学会了一张分三份,可以用三次;用什么都是节俭着,觉得世界真是匮乏啊!天天听节约用水的宣传,就认真的执行了,节约用电的广告看了,真的就觉得对,照做了。

但慢慢的,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发展,思想起了变化。有段时间,做项目经理,做了个199万的项目,觉得不少了,算大项目了。再后来,做过金融分析工作,动不动都是以亿为单位,虽然钱不是自己的,但觉得,万字已经不再那么大了。再后来,做了管理的工作,过手的数字,真的有过亿的了,嗨,亿字,都不觉得大了。这是见识和经历的增长。自然引起思想的变化。

对我灵魂触动最大的是,有段时间,常到五星级宾馆,所有五星级的宾馆,都有独立的浴缸,我躺在浴缸里,思想就开始活跃起来。看看这满浴缸的水,一边泡,入水口一边流进,出水口一边流出,真是太奢侈了。我一开始还是惯性,把水关了,后来就不再关了。因为我在浴缸里,想到有一次我看书看到某段话:“统治者将一切资源据为己有,无论这个资源实际上是多么丰富,他们都会将它说的非常紧张。”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借此驱动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购买,去挣钱,从而成为工人、农民、服务者、债务人等等,总之,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人。哎,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匮乏,比如土地,房屋,女人,水,电,煤,油,钱,等等一切。

匮乏只是相对的,你稀缺不代表别人稀缺,你匮乏不代表别人匮乏。经济学上的“稀缺性”,正是用霸权手段,人为建立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原理第一条就是:“稀缺性,是这样一个经济事实——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可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诸位,对于稀缺性的产生原因,从来没有经济学老师跟你们说。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是最庸俗的经济学的根本原因。它明显建立在一个既定的霸权体系的基础之上——政治,或者说霸权,决定了经济的存在。经济学家在实际中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无法回避的时候,不得不搞个隐晦的名字:“产权”,恩,多么漂亮的名词啊!

自从我懂得了这个道理,用纸,再也没有分三份了。老子富裕着呢,用得起。就像大学时候大家相互安慰的那样:“以后老子有了钱,买俩馒头,吃一个,扔一个”。你们看,这就是穷人曾经的理想和豪情啊!多么酸楚的豪情啊!

至于说什么“浪费就是犯罪”,“罪过可惜”,也就顾不得了。

一边大谈消费经济,促进消费,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0%以上,一边却又说要节约,不要浪费,你们觉得究竟什么是这个社会的现实?

其实,都是。资产阶级的任意挥霍和无产阶级的抠门吝啬并存,不是吗?

“谁穷,谁认命。谁有钱,谁就想怎样就怎样。”这就是他们占有一切以后,跟你说的价值观——统治阶级以自己的世界观,强加于你,强加于整个社会。仅此而已。

至于那些花钱如流水的三公开销,商务活动,公务活动,外务活动,会议,***会之类,一切任性的排场,大多数:“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只不过皇帝早就死了,人们早就明白了,他有一个现代的称呼——“公家”。

还有一些包二奶的,找小三的,老鼠仓的,请客送礼的,不过是些搞理财的,P2P的,集资的,基金募集的等等,虽然不是来自于“公家”,但也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大家”

恩,反正不是公家的,就是大家的,谁会拿自己的馒头随便扔呢?谁会拿自己的银子随便花呢?谁会拿自己的金钱买个虚热闹去?

你们要反过来看!网上那些炫富的,摆架子的,臭显摆的,吹牛逼的,装土豪的,只要稍微挖一下,就能知道,这些人的钱,来路都不会正。即便是真的好像干的很大买卖,你往深了挖,来源也只会是两个:公家或大家。损公肥私,侵吞公有;或者剥夺大家的剩余价值。舍此二者,怎会有富贵者产生呢?哪一个富贵者,不是用强或用盗呢?

现在,只希望大家“不薄我没见世面了”!

毕竟,曾经,“凡国有的,也都是我们家的。”——对不对?

你们也不用妄自菲薄,毕竟,曾经,“凡公家的,也是你们家的!”——对不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