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隔空对话热点话题:合中西为一家,必有一次长足进步
2018-04-01
中医书友会第1651期
I导读:一百年前关于中医学理论的质难,现在听起来更是百味杂陈,既有切肤之痛,又有醍醐灌顶之感。近百年的困惑,到了现今,如何破局?相比上个世纪,算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了,而面对时势,我们能否点亮自身的火把,理顺自己理法方药的体系,真正走出迷雾,真正以我们自身的思维特点及方式自信地探求真理?孤掌难鸣,愿各位同道真正携手一同前行,一同进步。
《伤寒质难》自序
作者/祝味菊
今日批评中医的人,大都认为中医学理基础根本不健全,其理论疵谬百出、一盘散沙、毫无系统,因为它本身的不科学,所以有人主张要废除。
但是中医能够治愈病却是事实,而且有时竟然能够医好科学西医所未曾医好的病,这真是奇迹了。
事实既不能完全抹煞,同时又不甘承认奇迹的造成是中医的学术。
他们判断中医愈病之理,一部分是病的自然痊愈,而中医掠为自己的功绩;还有一部分是经验的中药无意中吻合科学的缘故。
自然痊愈的掠美,当然不算,于是说医好病,不是中医学的功绩,而是经验药物的功绩。
中医的内容,理论是理论,事实是事实,如风马牛之不相及,所以又有废医留药之说。
味菊从事中医近四十年,实验考察的结果,亦认为“无原理原则可寻之经验,必有原理原则可寻”。
中药自有优长之处,这且不说,就说中医的理论,亦复未可尽废。
固然中医的理论散漫紊乱,这是无可否认的,不过散漫紊乱之中也自有其线索可寻的。
假使我们能够把中医的内容,好好地整理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运用经验药物来做实践理论的工具,经过好多次的临床复演,得到一个客观的证明,证明上面所说“比较合理的原则”,尽可以用来说明中医能够愈病之所以然。把这原则供献给整个医药界,作为初步研究中医的踏脚石,或许因此而发现意外的收获,这亦是一个从事医学者所应该做的事呀。
我向来主张,真理只有一个,是非不能并存,医而合符真理,应无中西之分。中医能够医好病是事实,事实里面就有真理,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发掘说明这事实背后的真理、理论了;奇迹而可以随时复演,可以人为造成,也就不成其为奇迹了。
药物不过医生应用工具之一,运用药物,须要一种理解的理论。
中医愈病的所以然,于药物本身之外,亦必有其足为依据的理论。
我们知道若用单味的药物治愈某一种病,虽可以复演不爽,只好说是“效在于药”;今用种种不同的复方,配合种种不同的药物,应用到各个不同的人体上去,在不同的方式下而收到相同的效果,那就是“效在于法”。
一般人说,中医愈病纯是药效,这好像是说,宰牛者是刀,而不是屠夫了。
其实中医的理论,不仅有药,而且有法。诚然它的理论是晦涩难明的。假使我们依照文字上面的词义去衡量它,当然是玄秘荒唐的。
如果我们涤除成见,拿另一个角度去看它,却未尝不可理解。这是我多年来的主张。
陈子苏生,颖悟好学,行医已十余年了,还是孜孜不倦,执弟子礼,问道于余,质疑问难,颇能举一反三。
此编乃师生间日常质难之记录,其内容虽限局于伤寒一病,然对于整个中医的见解,亦已有部分之阐发。
惟须郑重声明者,此编所举之理论与系统,乃祝氏一家之言,不足以代表整个的中医,只能说我个人奋斗的历史,追寻真理的自我解说,而未敢自信即此解说便是真理。
无疑地我的见解不免粗陋而多有谬误,还需要不断的修正。又深知此种理论,对旧医尚未能消化,对新医又不够咀嚼,真所谓两面不讨好的,尤其是批判时医的地方,难免有开罪同道之嫌,这是我万分抱歉的,但是我又不能作违心之论,只能请他们多多原谅了。
自从有了西医,就有中西医门户之争,它们的对立已有数十年了,至今还是如划鸿沟,互相攻讦。我觉得长此争论下去,终不会争出什么好结果。我们不想空谈中西医的优劣,而想引起彼此间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社会,为了学术,我们总该想个办法,西医重新检讨中医的兴趣,更希望西医参考此项理论,去研究整个中医中药。希望中医因此而感到自己的不足,而发生进取的欲望。将来若能泯除新旧成见,合中西为一家,相信必有一次长足进步的。
三十六年丁亥春祝味菊序于海上傲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