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古朴文风下,娓娓道来的深情
《君子于役》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中的《王风》中的一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风”都是采诗官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作品,是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民歌提炼而成。《国风·王风》共十篇,是东周洛邑(洛阳)之诗。 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在很多人看来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诗作也不能像原来那样尊贵,所以贬称为“王风”,大概意思是王国的变化之风。
民歌自然是朴实无华的,所以这首作品,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写家中男子出远门服役(大可能是兵役),女子在家中目之所及,在乡村生活状态中思念丈夫的一首作品。
其实把它想象成当下一些小调歌词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觉得古朴呢?那是因为语言的缘故。现在看起来很古早的文字,在当时可能也就是白话而已。所以《诗经》中的诗歌只要能理解文言文意思,因为修辞技巧的缺乏,大都是平铺直叙的大白话,很容易理解。关键就是他们当时使用的“大白话”和咱们现在的大白话语言建构不一样,才增加了理解难度,看上去非常高古。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曷”,读“hé”,什么,哪里的意思。
我家那位去服役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现在到了哪里?
起笔三句交代直接抒发对“君子”的思念。按照正常的笔法,既然开篇抒情,那么接下来就要继续加强情感的刻画,营造一种思念的渴望,然后进入高潮,才是正宗的“起承转合”。
但是这首作品的妙处就在于,直抒胸臆之后就不管了,转而写别的看似不相干的景色去了。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埘”,读“shí”,古时候凿在墙壁上的鸡窝。
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这完全是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是一种舒缓的、闲适的调调,这种笔触是轻松、软绵绵的,好像与“君子”之思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女子在民歌中唱到这些场景都是代入了情感的,从而让这些平常的,好像和主旨不挨边的画面十分感人。
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农人和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丈夫却犹在远方,这种生活的不圆满就显得尤为强烈,更激发了女子怅惘的相思。
不要深刻与警醒,于无声处催人肠断,正是这首作品的高妙之处。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丈夫却在远方服役,教我如何不想他?
后两句自然又转到对丈夫思念的表达上来,并且语气上加重,进入一个吟唱一个小高潮。通过抒情、写景,再爆发的创作安排,巧妙地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让情感的起源、深化、爆发显得更加合理,更加打动人。
至于第二段,是第一段的重章叠唱,内容基本上是一样,只是最后一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将思维发散到对丈夫在外服役的温饱担忧,将妻子的盼待转变为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
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首诗好在哪儿?好在天然之妙。不加修饰,该抒情时直抒胸臆,该写景的时候简单白描,却在整体段落的起伏中又别出心裁通过舒缓的画面描写来调节、加强情感爆发。
即使到今天,这也是我们现代诗可以学习、使用的方法,不过这种底色中的天然淳朴,就很难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