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专家在学校进行了一个实验,看孩子们的味觉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昨晚和两个朋友携家人聚餐,饭桌上发生了一个小细节,让我当时想到了从书上看到的,日本人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

当时我们的饭桌上有一道自带的菜,是朋友从乡下的亲戚家带回来的,用自家养的土猪肉做的红烧肉,调料也是用的土酱油等,传统做法,家常口味,我们一尝,都是赞不绝口,因为里面有着久违的那种,小时候的味道,其品质是现在的饲料肉等无法比的。

但马上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朋友上初中的儿子,评论了一句,我觉得不好吃呀!大家楞了一下,感觉有些奇怪,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不好吃呢?

朋友的解释让我们的心情有些沉重:知道为什么他说不好吃吗?因为平时上学时间紧,经常吃方便餐、快餐等,那些有添加剂的东西做的格外香,这种真正的好食品,他们反倒吃不习惯了。

确实在理!我们平时的很多所见所闻,也证明了这个现象的存在,在现在这个添加剂遍地的世界,我们的孩子们的口味,已经被改变和俘虏了,甚至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怎么还有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我和您说一个日本专家在学校进行的试验,您自己感受一下吧!

前几天我曾经发过一篇关于日本的“添加剂之神”安部司的文章,说他如何能熟练运用诸多添加剂,把一些只能作为宠物食品的碎肉等,象施展魔法一样把它变成餐桌上的美味,而当他看到自己3岁的女儿正津津有味的吃着这些的时候,从此改变,退出了食品业,致力于让民众怎样能健康饮食等。

就是这位安部司,曾经在一所学校,进行过一次实验,实验人数400人,是200个孩子和他们的妈妈。

内容是,把两种平时人们经常食用的大酱汤,一种是加添加剂的,一种是自然烹饪的,做成相同浓度,让大家品尝并询问两者的不同,最后得出的数据是:能清楚地区分出是否加添加剂的,大人30%,孩子5%;知道不同但不知道哪一边是加了添加剂的,大人60%,孩子70%;完全感觉不到区别的,大人10%,孩子25%,实验结果就是孩子对于味道的感觉更迟钝。

另外对于“哪一种更好吃?”这个问题,80%的人回答,加了添加剂的“符合口味!吃得惯!好吃!”,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加了添加剂的大酱汤感到亲切。

后续的试验是:如果每天用无添加剂的汤汁煮大酱汤,3-7天人们的味觉就会回归自然,此时再让人们品尝加了添加剂的汤,感觉是“在喉咙的下颚,上颚会有一种贴了层黏膜般异样的感觉”。

这就是那个实验,它证明了我们的味觉,被潜移默化的破坏到了什么程度?尤其以孩子为甚,他们从出生,就在这样的一个味觉海洋里,很多时候,已经远离了食物原本的味道,甚至安部司还说了一个现象,就是孩子们在想到饭和食品的时候,有很多会首先想到便利店和快餐店,而不是家,原因是:妈妈做的不好吃!这是不是一种价值观的偏离呢?

而昨晚我们的饭桌上,朋友的孩子,那位初中生无意中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了这个实验,不只是日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现在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今天没有探讨美食,而是说了一个现象,可能比起单一的美食来说,这更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对于这些,您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