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在穷困时,越不能缺少什么?《红楼梦》一首诗告诉你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
文 · 索彦
有些朋友或许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穷人最缺的是什么?当然是钱了!可一个穷人如果有了钱,那他还是穷人吗?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穷,即便用金钱来衡量,其实在这之间,还是有一个环节的。
这个环节是什么呢?是运气吗?是机会吗?
这些确实不可少。不过在这些之前,其实还有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像是地基,可以说一个人越在穷困时,越不能缺少这个环节,然后才有所谓的运气和机会。
这个环节是什么呢?
《红楼梦》里的一首诗,就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回答。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诗的第一句有“三五”,还有“团圆”两个字,一看就知道描绘的,是中秋节的景色。相信喜欢《红楼梦》的朋友,更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贾雨村在中秋节这晚,受甄士隐之邀,在他家喝酒赏月时写的一首诗。
话说这时的贾雨村,真的是怎一个穷字了得。
他原本是胡州人,祖辈也是读书做官的。只不过到了他这一辈,早已是家业凋敝,而且还只剩下他这一身一口。万般无奈之下,就想到了进京赶考,也好搏一个功名什么的。
谁知走到苏州,盘缠花光了。实在没办法,只好借住在葫芦庙里,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也就是给人写个字、写个文书什么的。
这样的一个营生,能挣几个钱?
幸好当时的朝廷,也不跟他这样的人抽成。然而日子过得,还是饥一顿饱一顿,勉强饿不死罢了。
贾雨村如此落魄,甄士隐却一口咬定,说他“必非久困之人”,一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话说这个甄士隐,为什么如此肯定?
从贾雨村写的这首诗里,就可以看出来。在这首诗里,描写的虽然是中秋的圆月,实际上说的就是贾雨村自己。他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像这轮圆月一样,升到半空中去,受万众的瞩目,受万人的景仰。
虽然此时的他,不但衣衫褴褛,还常常食不果腹。
由此可见,一个人越是在穷困的时候,越不能缺少的是什么?
就是贾雨村的这股子劲儿。
无论将其称之为志气,还是将其称之为野心,反正人越是在穷困的时候,越不能缺少的,就是这股子劲儿。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什么叫“气自华”?还不就是这股子劲儿。
这不,贾雨村吟诵了这首诗,甄士隐便大叫道:
“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可贺,可贺!”
贾雨村见甄士隐这么说,难免长叹一声,表示自己囊中羞涩,连京城都去不了。谁知甄士隐听罢,当场就表示愿意资助50两白银,外加两套冬装,让他去上京赶考。
于是就这样,贾雨村的运气来了。
在得到甄士隐的资助后,贾雨村连夜就动了身,急匆匆赶往京城考试去了。后来果然一举得中,考了个进士,几年后更是当上了苏州府的知府。
抛开他以后的所作所为不论,但就说一个人在穷困的时候,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
其实并不是机会呀运气呀什么的。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想求,就能够求来的。试想贾雨村如果整天求着甄士隐,让他资助自己去进京赶考,甄士隐会不会答应?
实际上不要说资助了,还一下子就被人给看低了。
越求越不得,这就是人情。
为什么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单从世事人情这方面来讲,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去了。
所以说,一个人越是穷困的时候,反而越不要总是只想着钱,做什么一夜暴富的美梦,或者整天唉声叹气,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人给机会什么的。
当然,也不要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完全听天由命的样子。
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志气,耐住自己的性子。至于运气呀机会呀什么的,其实都没必要多操心。就像贾雨村一样,自然会遇到甄士隐这样的贵人。
本文为原创,仅在“今日头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