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10讲:公孙丑(下)解读1

《孟子》研读第10讲:公孙丑(下)解读1

教学内容:公孙丑(下)第一至七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对战争胜负所起的作用;孟子对待王权、金钱的态度,做事情有分寸、讲原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及对“孝”的看法。

教学重点:天时、地利、人和对战争胜负所起的作用;做事情要有分寸、讲原则。

【导读】

《公孙丑》下篇,共十四章。第一章论述了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是天时、地利,而是人和。

第二章以下记述孟子在进退去就方面的言行,以及待人接物的事迹。孟子到齐国活动,不仅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同时也是极力想找一个能够重用自己,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遗憾的是齐国的统治者不能礼贤下士,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且不断发动战争,施行兼并和征伐。这是和孟子的学说、主张背道而驰的,于是孟子离开了齐国,同时他的行为也显示了其独立不羁的傲骨。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事迹、 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

第六章所记对王驩的态度,同样可见孟子的耿介作风。第五章、第十二章所记孟子与蚳蛙、尹士的对话,则透露出孟子行为处事的灵活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第一章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①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用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有用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委:弃。

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

山溪:山川。

⑧畔:同“叛”。

⑨有:或,要么。

【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评析】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 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现在成了常被引用格言。

第二章

【原文】

孟子将朝王①,王使人来曰:“寡人如②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③,不识④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⑤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醜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释】

①王:指齐王。

②如:宜,当,应当。

③朝,将视朝:第一个“朝”读zhao,即“清晨”的意思:第二个“朝”读Chao,意即“朝廷”,视 朝即在朝廷处理政务。

④不识:不知。

⑤造;到,上。

⑥东郭氏:齐国的大夫。

⑦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

⑧采薪之忧:本意是说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为自称生病的代词。薪,柴草.

要(yao):拦截。

景子:即景丑氏,齐国的大夫。

⑾父召无诺:听到父亲叫,不等说“诺”就要起身。

⑿不俟驾:不等到车马备好就起身。

⒀宜:义同 “殆”,大概,恐怕。

⒁慊(qian):憾,少。

⒂醜(chou):类似,相近,同。

【译文】

孟子准备去朝见齐王,恰巧齐王派了个人来转达说:“我本应该来看您,但是感冒了,吹不得风。明早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您?”

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您托辞生病谢绝了齐王的召见,今天却又去东郭大夫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

齐王打发人来问候孟子的病,并且带来了医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大王命令来时,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刚好了一点,已经上朝廷去了,但我不知道他能否到达。”

孟仲子又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拦孟子,转告孟子说:“请您无论如何不要回家,而赶快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而到景丑的家里去住宿。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子之间以慈恩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主。我只看见齐王尊敬您,却没看见您尊敬齐王。”

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与齐王谈论仁义的。难道是他们觉得仁义不好吗?不是。他们心里想的是:'这样的王哪里配和他谈论仁义呢?,这才是他们对齐王最大的不恭敬.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就不敢拿来向齐王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谁比我更对齐王恭敬了。”

景丑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方面。礼经上说过,父亲召唤,不等到应'诺’,'唯’一声就起身;君王召唤,不等到车马备好就起身,可您呢,本来就谁备朝见齐王,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不去了,这似乎和礼经上所说的不大相合吧。”

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没有人赶得上。不过,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不如他的呢?’曾子说这些话难道没有道理吗?应该是有道理的罢。天下有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贵的是爵位;在乡里最尊贵的是年龄;至于辅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他怎么能够凭爵位就来怠慢我的年龄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大臣,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拜访他们。这就叫尊重德行喜爱仁道,不这样, 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称霸于诸侯。 现在,天下各国的土地都差不多,君主的德行也都不相上下,相互之间谁也不能高出一筹,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们只喜 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他们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召唤。管仲尚且不可以被召唤,更何况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呢?”

【评析】

本章记述了孟子对齐王召唤的态度。孟子的自视是很高的,当然就不愿意被呼来唤去。自己主动要去朝见是一回事,被召唤去朝见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孟子才有为景丑等人所不理解的行为。凡是自视甚高的人都很注意自己的立身“出处”。这种做法,在民间的看法说得好听一点是“清高”,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拿架子”,再说得难听一点那可就是“迂腐”而“酸溜溜”的了。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清高”(或“迂腐”)而不肯苟且,所以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周游列国都不被重用,空有满腹经纶和济世良方。相反,像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家却完全没有孔、孟的“清高”(或“迂腐”),“展开谈天说地口,来说名利是非人”,只管游说得君王高兴,不择一切手段,结果却大行其道,甚至能够“挂六国相印”。

从用人这一方面的要求来看,孟子在这里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求当政治目的君王“尊贤使能”,“尊德乐道”,礼贤下士,主动放下自己尊贵的架子而启用贤才,甚至拜贤才为老师,就像商汤王对待伊尹,齐桓公对待管仲那样。其实,这也是儒学在用人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虽然孔、孟本人一生宣扬这种观点而自身并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但他们的思想却对后世的用人之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就是这种影响最为典型的例证。

当然,有这种典型的例证并不意味着后世都在实施着孔、孟的观点。而是恰恰相反,人们越是津津乐道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就越是说明现实中缺乏这,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作风。事实上,孔、孟的思想永远都给我们以理想主义的感觉,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使人感到有很多理想的成分。

第三章

【原文】

陈臻①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②一百③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④,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注释】

陈臻:孟子的学生。

②兼金:好金。因其价格双倍于普通金,所以称为“兼金”。

③一百:即一百镒(yi)。镒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 二十两。

④薛:春秋时有薛国,但在孟子的时代已被齐国所灭,所以,这里的薛是指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封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⑤赆(jin):给远行的人送路费或礼物。

戒心:戒备意外发生。根据赵歧的注释,当时有恶人要害孟子,所以孟子有所戒备。

未有处:没有出处,引申为 没有理由。

货:动词,收买,贿赂。

【译文】

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到宋国的时候,家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评析】

陈臻的推论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二者必居其一,但实际上却局限于形式逻辑的范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缺乏辨证逻辑的灵活性,不能解决特殊性的问题。

孟子的回答则是跳出了“两难推论”的藩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辩证解决。用孔子、孟子等人的话说,这就叫通权达变。

在《论语·雍也》篇里,我们已经看到,当公西华被孔子派去出使齐国时,冉有替公西华多要一些安家口粮,孔子认为,公西华做大使“乘肥马,衣轻裘”,有的是钱财口粮,所以并没有多给他安家口粮。可是,当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而自己觉得俸禄太高时,孔子却劝他不要推辞。这与孟子在齐国推辞而在宋国和薛地却接受一样,都是令一般人不理解。

但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都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的。总起来说,就是孔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就是既坚持原则又通权达变。不仅处理经济问题如此,就是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如此。

第四章

【原文】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 则反诸其入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释】

① 平陆:地名,当时齐国的一个城邑。

② 大夫:这里指平陆宰孔距心。

③ 失伍:掉队、脱离大部队。

④ 子之失伍:你的失职。孟子把失职比喻为士兵掉队等“失伍”行为。

⑤刍:牧草。

⑥为都者:指治理一邑的人。

【译文】

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

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

(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将近一千人了。”

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就站在哪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

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

往后的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能认识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

齐王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评析】

孟子进入齐国边境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进入平陆邑时,运用比喻手法委婉批评地方官不作为,不能赈济受到灾害的百姓,致使百姓羸弱者死亡而年轻力壮者背井离乡。地方官开始还推脱责任而最后承认自己的过错。当孟子见到齐王时便讲述这件事并赞成平陆长官孔距心知道自己失职,实际也是委婉批评齐王不能关怀百姓救助困穷。

齐王立即承认“此则寡人之罪也”。时刻关怀百姓生活,这是孔子和孟子以及儒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章便体现孟子敢于问责的精神,先是问责地方官员,然后问责齐国的国君。百姓生活状况便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好坏的标尺,一看就清楚。儒家思想的精华便是关怀民生关注现实,不是空中楼阁式的空洞理论。

第五章

【原文】

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 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④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注释】

①蚳(zhi)蛙:齐国大夫。

②丘:齐国边境邑名。

③师: 官名,管禁令,狱讼,刑罚等,是法官的通称。

⑤ 都子:孟子的学生。

【译文】

孟于对蚳蛙说:“您辞去灵丘县长而请求做法官,这似乎有道理,因为可以向齐王进言。可是现在你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法官了,还不能向齐王进言吗?”

蚳蛙向齐王进谏,齐王不听。蚳蛙因此辞职而去。齐国人说: “孟子为蚳蛙的考虑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样替自己考虑呢?我们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齐国人的议论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评析】

孔子非常强调正名,即名分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社会秩序的要求。社会有分工以后,就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干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孔子多次强调正名。而孟子在本章所谈的便是这一问题。

孟子先对一位叫蚳蛙的齐国官员说:“你辞去地方官而要求出任士师的职务,好像是对的。因为士师可以向国君提出建议,可以上谏言。但是如今已经几个月了,不知道您上谏言没有?”蚳蛙上谏言而不被采纳,便辞职了。于是有人说,孟子对于蚳蛙的提议和建议都是不错的,可是不知道他是怎样替自己考虑的。很明显这里有委婉批评孟子的意思。

孟子的学生公都子把这些话告诉孟子,于是孟子说道:“我听说,有具体职务具体责任的,不能够尽到职责就可以离去,有进言责任的,不能尽到职责也应该离去。我是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进言的责任,当然就非常宽松而没有任何责任,有非常大的回旋空间啊!”没有具体职务便没有实际权力,没有实际权力便没有实际责任,这是统一的。即权力和义务是统一的。

第六章

【原文】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注释】

①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盖地的长官王驩为副使。盖大夫,指盖邑的邑宰。王驩,齐王宠臣,后为右师,是个谗佞之人。辅行,副使

②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国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

③夫:他。

【译文】

孟子在齐国担任国卿,受命到滕国吊丧,齐王派盖地的长官王驩为孟子的副使。王驩早晚同孟子相见,一起往返于齐国至滕国的路上,孟子却从来没有与他商量过怎样办理公事。

公孙丑说:“王驩作为齐国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从齐国到滕国的路程也不算近了,但往返途中未曾与他谈过公事,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他既然已经独断专行,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评析】

本章记述了孟子对小人的态度。孟子奉命出使,齐宣王的宠臣王驩作为孟子的副手,理应诸事请示孟子以后再处理。而王驩恃宠而骄,目中无人,事事都是习惯性地独断专行。

孟子对这种事态的处置是听之任之,姑且由之,不再与他谈论公事。宁可让这种小人不把他当领导,以免降低自己的品行。

第七章

【原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①,反于齐,止于嬴②。

充虞③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④。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注释】

齐葬于鲁:孟子在齐国时,随行的母亲去世,孟子从齐国把母亲遗体送回鲁国安葬。

嬴: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莱芜西北。

虞:孟子的学生。

治,管。匠事:木匠制作棺材的事。

严:急忙。

⑥ 以:太。

棺椁(guo)无度:古代棺材分内外两层,内层叫棺,外层的套棺叫椁。棺椁无度是说棺与椁都没有尺寸规定。

中古:指周公治礼以后的时代。

不得:指礼制规定所不允许。

为:这里是“与”的意思。

⑾比;为了。

⑿化者:死者。

⒀恔(xiao):快,快慰,满足。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

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请教老师:棺木似乎太好了一点吧!”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律用木的尺寸没有规定;中古时规定棺木厚七寸,椁木以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要这样才能尽到孝心。为礼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不能够称心;没有钱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也不能够称心。既为礼制所允许,又有财力,古人都会这么做,我又怎么不可以呢?况且,这样做不过是为了不让泥土沾上死者的尸体,难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这样一点满足吗?我听说过: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俭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评析】

本章记述了孟子安葬母亲的事情,“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这句格言表达了孟子关于“孝”的看法。只要是礼制和财力两方面许可,就要尽力做得好一些。

从流传下来很少的记载来看,我们已经知道孟子的母亲是一位慈母,在孟子的教育上很花了些心血。所以,当母亲去世的时候,孟子的孝子之心是可以理解的,把棺椁做得好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论语》里有不少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孝”、“丧”的论述。其中比较重要而又与本章所论问题关系密切的如孔子在《八佾》篇里的说法:“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丧礼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适度。要求在物质方面节俭办事,反对丧事过分大办,铺张浪费。这一点,在孟子这里显然已发生了变化。

【学习札记】

战争胜负因素多,天时地利重人和。

得道多助江山稳,失道寡助亲友剥。

礼贤下士君臣乐,王命父召唯与诺。

在位尽责谋其政,母慈子孝议棺椁。

《孟子》研读第10讲学习小结

第十讲我们学习了《孟子.公孙丑》下篇的第一至七章。

第一章论述了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是天时、地利,而是人和。第二章记述孟子对待齐王召唤的态度,自视清高。第三章记述孟子对待金钱的态度,做事情有分寸、讲原则。第四章记述孟子与平陆宰孔距心的谈话,用类比论证法予以启发。第五章记述孟子对蚳蛙的评论,提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六章记述对王驩的态度,听之任之,姑且由之。第七章记述孟子葬母,强调了“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这句格言。

(0)

相关推荐

  • 孟子译文・公孙丑章句

    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曰: ...

  • 你是尿性,还是厉害?我们都追求霸道!

    昨天和大家聊了聊厉害,意在说明厉害不是自信,厉害是因为弱而想强所产生的突发性表现. 初中的一个同学和我说,东北这类的词应该有三个,从程度上讲先是尿性.然后是厉害,比厉害还厉害的应该是霸道. 1 这三个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论语研读(第10讲 :解读“子罕第九篇)

    <论语·子罕第九> 此篇文字所言及的是"至圣",也就是孔子的德与行.讲述了孔子的谦虚谨慎.才能学艺.劝学励学以及孔子的哲学思想. [原文]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题文诗: 孟子有曰:伯夷目耳,不视恶色,不听恶声. 君非其君,民非其民,不事不使.国治则进, 国乱则退.横政所出,横民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题文诗: 北宫锜问:周室班列,爵禄如何?孟子答曰: 不可得闻,诸侯恶其,害于己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天子一位,公一位也, 侯一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3德友不挟贵贵尊贤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交友.孟子答曰:不挟其长, 不挟其贵,不挟兄弟,富贵而友.交友也者,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孟献子也,百乘之家, 有友五人:乐正裘也,之与牧仲,其三人则, 予忘之矣.献子与此,五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4义而弗却孔子仕道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态也?孟子曰恭. 问曰俗语,却之却之,为不恭也,其为何哉? 孟子答曰,尊者赐之,视其所取,之者义乎, 其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者义,其为不恭, 故弗却也.章曰请无,以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6义则往役君子由礼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孟子答曰: 在国之曰,市井之臣,在野之曰,草莽之臣, 皆谓庶人.庶人者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之, 其礼节也.万章又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 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7论世上友为卿之道

    题文诗: 孟子之谓,万章也曰:一乡善士,斯友一乡, 之善士也;一国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也; 天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也.以友天下, 善士未足,而又上论,古之人也.颂其古诗, 读其古书,不知其人,岂 ...

  • 《孟子》研读第11讲:公孙丑(下)解读2

    <孟子>研读第11讲:公孙丑(下)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下)第八至十四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孟子对讨伐应以民众的利害.爱憎为权衡,君子对待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