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虢季子白盘鉴赏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文物是虢季子白盘。该文物为西周青铜器的魁首,出土于清道光年间的陕西宝鸡虢川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特征

虢季子白盘,长:1302mm;宽:827mm;高:413mm;重:215.5kg。器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共八兽首,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水器。内底铸有铭文111字,篇幅工整,结字优美。

文物历史

关于虢季子白盘就不得不提虢国,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和这个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为纪念其受周天子命,率军战胜玁狁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奖而作的重器。
记述虢季子白率军对狁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战后献馘,周宣王宴飨虢季子白,并赏赐马、弓矢、钺以资勉励的青铜重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名称由来

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
这日,官军拿下了常州城,刘就住进了护王府内。时至午夜,刘铭传正在灯下读书,万籁俱寂当中传来悦耳的金属叩击之声,声音不大但极有穿透力。
刘顿生好奇之心,当下秉烛往寻。转到屋后见有马厩,声音即由此传出。细审视,始知是马笼头上的铁环碰了马槽所发出的声响,但这声响非同一般。
刘铭传蹲下细看,见此马槽硕大,槽壁在烛光中发着深沉的幽光;伸手一试,重不可举;轻叩之,发声清远玄妙。
刘心中有数,此马槽绝非寻常之马槽。次日一早,刘铭传命马夫将马槽刷洗干净。见其外壁四边各饰两个兽首衔环;整个外壁满布纹饰;内底具长铭,通篇工整严谨。
刘知是宝物,旋即命人押运送回合肥老家,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后来,又在老宅园中为虢盘专建一亭取名“盘亭”。

文物鉴赏

虢季子白盘向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
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线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
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我们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为了充分体现《虢季子白盘》的这种艺术格调,创造者们还特意对文字排列进行了“处理”。
在整篇珠玑璀璨的大效果中,我们又看到每一文字独立美的凸现: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粲然的宇宙。
千变万化的姿态被蕴育在每个字的造型中,使他们如行山阴道中,目不瑕拉。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被后人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