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虢季子白盘鉴赏 2024-05-09 13:18:00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文物是虢季子白盘。该文物为西周青铜器的魁首,出土于清道光年间的陕西宝鸡虢川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特征 虢季子白盘,长:1302mm;宽:827mm;高:413mm;重:215.5kg。器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共八兽首,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水器。内底铸有铭文111字,篇幅工整,结字优美。 文物历史 关于虢季子白盘就不得不提虢国,成语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和这个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为纪念其受周天子命,率军战胜玁狁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奖而作的重器。记述虢季子白率军对狁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战后献馘,周宣王宴飨虢季子白,并赏赐马、弓矢、钺以资勉励的青铜重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名称由来 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这日,官军拿下了常州城,刘就住进了护王府内。时至午夜,刘铭传正在灯下读书,万籁俱寂当中传来悦耳的金属叩击之声,声音不大但极有穿透力。 刘顿生好奇之心,当下秉烛往寻。转到屋后见有马厩,声音即由此传出。细审视,始知是马笼头上的铁环碰了马槽所发出的声响,但这声响非同一般。刘铭传蹲下细看,见此马槽硕大,槽壁在烛光中发着深沉的幽光;伸手一试,重不可举;轻叩之,发声清远玄妙。 刘心中有数,此马槽绝非寻常之马槽。次日一早,刘铭传命马夫将马槽刷洗干净。见其外壁四边各饰两个兽首衔环;整个外壁满布纹饰;内底具长铭,通篇工整严谨。 刘知是宝物,旋即命人押运送回合肥老家,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后来,又在老宅园中为虢盘专建一亭取名“盘亭”。 文物鉴赏 虢季子白盘向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 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线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我们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为了充分体现《虢季子白盘》的这种艺术格调,创造者们还特意对文字排列进行了“处理”。 在整篇珠玑璀璨的大效果中,我们又看到每一文字独立美的凸现: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粲然的宇宙。千变万化的姿态被蕴育在每个字的造型中,使他们如行山阴道中,目不瑕拉。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被后人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 赞 (0) 相关推荐 两次被当作马槽的青铜器,却因111个极品铭文,成为国之重宝 在清朝道光年间,陕西宝鸡的虢川司有一位老农在田间干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锄头砸到一个坚硬的物品.他感觉蹊跷,便在当地小心挖掘起来,后来竟然弄上一个大家伙.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金属盆子,沉重无比.老农 ... 刘铭传家中的洗澡盆,美国人为何出800两黄金买?如今是镇馆之宝 确实文物这个东西,咱们普通人是看不懂的,可能价值连城的文物在我们的眼中就是个破铜烂铁,但是在识货的人眼中那就是价值连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老百姓也是意外破坏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 今天要说的这件文物被收藏 ... 两次被当作马槽的文物,终于遇到识货之人,如今已是无价之宝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物都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宝主又并不识货,所以被误作它用.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然而,一件珍贵文物,两次被人随意处置,只有虢季子白盘才有这样的遭遇.幸好,它还是完整保存了下来,也成为了后人 ... 刘体智小校经阁藏宝追踪 2017-06-29 2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有关收藏名家的回忆.介绍的文字,也在出版界热闹起来了.小校经阁和它的主人就这样从冷落多年的角落被推到聚光灯下:上海市静安区政府为 ... 国博“镇馆之宝”曾被当作马槽,又被深埋地下14年,专家痛心疾首 确实发现许多的国宝级文物都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凄惨经历,比如乾隆爷下令打造的那16枚金编钟,不仅被后人溥仪给抵押出去,而后更是遭到日本鬼子的抢夺:还有陶鹰鼎,一度被农民大爷当成了鸡食盆:再者还有" ... 意外捡到一件西周“马槽”,却用来给孙子洗澡,如今是国博镇馆宝 任何一件文物的背后,其实都是饱含深意的,它们的历史故事都是非常的值得去探索,很多文物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我们的祖国,所以如今我们必须要认真的保护好它们,不许让他们再度颠沛流离了. 西周时期曾流传了一件青 ... 虢季子白盘:第一次看懂青铜器上的文字 虢季子白盘,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西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 ... 青铜器上的最早“中国”一词 西周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西周的古遗址发掘的青铜窖藏与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做工精致,铭纹内容丰富,历来被考古界所重视,为我们研究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证来源.其中的不少青铜器上的铭纹记载,更 ... 水彩:青铜器上的痕迹,千年的沉淀,历史的辉宏! 作品作者:滑寒冰 ................................................................................ ........ ... 青铜器上的牛文化 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素以庄重典雅之造型.繁褥神秘之纹饰,而充满着一种狞厉之美.它们许多是以食礼器为主的庙堂之器,为华夏古代青铜艺术的珍品,但亦有一些小巧可爱.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动物造型 ... 三星堆的文字千千万,邀您识读2号坑青铜器上的“酓”字 #三星堆文明是否真没有文字##三星堆2号坑青铜器##酓# 前言: 需要一双慧眼啊! 如果,看得见,但是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就装作看不见.人性的这个弱点,不是耻辱.但是,还是需要面对. 孔子曰:知之为 ...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上的铭文 木雕鉴赏 快来加入我们吧!传播木雕木文化知识.普及木材鉴赏要点,以及最专业的木雕木匠工艺素材分享,全方位资源共享平台. 木雕鉴赏 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 ... 青铜器上的篆书有故事 那时候 人们都用青铜器 青铜器上是篆书 甚至连兵器上都是篆书 那隽秀的文字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它的故事 ......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剑,春秋时期兵器.1976年河南省辉县出土.通长53.8cm,格宽 ... 小龙虾试试清蒸做法,味道也很赞,配上这种蘸料,好吃到吮指 清蒸小龙虾做起来超级简单,即使是没下过厨房的人,也一样可以胜任.蒸熟的小龙虾,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料,我更偏爱后者,在我眼里,蘸料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准备材料 小龙虾1000克,蒜3瓣,姜1小块,小红 ... 《白鹿原》精彩解读,关中平原上的史诗,半个世纪的民族秘史! 《白鹿原》精彩解读,关中平原上的史诗,半个世纪的民族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