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排队做核酸,一边买烧腊,广州为什么这么稳?
自从5月21日,广州75岁阿婆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公布以来,广州疫情的消息就在各大平台上刷屏。
#广州疫情# 就天天都挂在热搜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都很替广州担心。
但唯独广州人,丝毫不慌。
广州,虽然压力最大,但人心却很稳。
今年以来,每天全国入境人员,广东占90%。
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在广州。
为什么是广州?
因为广州有超大型机场,白云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一。
很多国家的乘客,抵达中国的第一站就是广州。
人流量大,出事的概率就会提高。
加上印度毒株变异快、传播强,耐高温,可以说流调做起来非常困难。
但是在广州,三天已完成了225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相当于每秒检7个人。
为了不漏一人,志愿者顶着暴雨,挨家挨户拍门通知检测。
图 | 金花街社区服务中心二楼接种室。(董慧/图)
就连复旦大学公共学院原院长姜庆五也说,广州的公卫硬件条件、物资储备、人员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要比之前发生疫情的很多地方强。
广州市民也很迅速。
高温下,无数街道排起长队;
暴雨中,验核酸的市民络绎不绝。
夜色里,大家纷纷手执大葵扇,提着小板凳乖乖等待。
广州,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
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
广州一直很低调。
地道的广州人,身上一点“一线”的气质都没有。
他们最爱的打扮,是路边小店或者地摊上几十块一件的短袖短裤,和人字拖。
别人要风度不要温度,老广只要舒适度。
毕竟鞋合不合穿,只有自己知道。
广州,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却隐藏实力。
低调又朴素。
就像在这次疫情中,很多人只看到确诊人数的增加,却没看到背后广州强大的医疗水平。
广州是国内医疗资源最丰富的重城之一。
广州三甲医院达62所之多,与北京和上海不相上下。
在2020年中国医疗资源50强城市中,广州以243家医院、48家三甲医院、81747张床位、49747位医生,位居全国第二。
按照人均医疗资源来看,广州排全国第三。
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科,连续11年称霸榜首。
作为人口超千万的一线城市,有充足的医疗条件和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人均资源的丰富可以给到市民多样选择。
这是广州的底气。
广州的医院,可能没有像协和、华西医院那样的名气。
但它却一直在默默地守护这个城市。
广州,是个低调的实力派。
最近这段时间,广州恰逢龙舟雨。
一贯的高温加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防疫工作又多了几分艰难。
但老广根本没在怕。
●她是95后民警翁杨舒,今年4月刚刚加入广州警队。
突如其来的暴雨,挂断了防疫警戒线。
翁杨舒紧紧地握住警戒线,维持秩序。
她已经忘了,这是第几天通宵值守在此。
她只知道,作为警务人员,她要守住这里的居民,守住这个城市。
图 | 翁杨舒冒雨守护警戒线
●她们是00后志愿者。
得知防疫一线人手不足,她们找到身边的老师,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哪个区域需要她们,她们就到哪里去。
全靠一张嘴,顶着30几度高温,穿着防护服,引导市民排队做核酸。
有的老人家不知道怎么用智能手机,她们便弯下腰,慢慢教。
再搀扶着他们去做核酸。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这是00后的担当。
在广州,担当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图源于南方都市报
●她是琼姨,是海珠区瑞宝街疫苗接种点的志愿者。
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她不停地为居民讲解流程、指导信息登记、指引市民到指定点接种。
其他志愿者看着琼姨头发花白、汗流浃背的背影,担心她太累,一直劝她到旁边休息。
可她却说:
“还有很多人排队呢!没关系,不要看我年纪大,只要我做志愿服务就不感觉到累。”
这不是琼姨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了。
她是广东救援辅助队的一员;
是每周六“海珠志爱餐”的大厨;
是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老师;
是广州塔“潮墟”的公共文明引导员;
是去年疫情期间的志愿者;
参加过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更是骑行千里到伦敦宣传志愿服务理念。
她说,只要志愿服务需要她,她就会坚持。
琼姨是广东志愿界的明星。
星光熠熠的志愿历程,记录了琼姨为广州尽的每一份力。
前两天,网上有一组志愿者聊天记录。
因为防疫前线人手不够,工作人员在群里发布志愿者征集消息。
没过多久,2520名志愿者在群里一呼百应:
“马上来”“通宵也可以”“想给大家略尽绵力”......
大家都齐心协力,用最简单的方式,继续守护这个地方。
这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们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广州人一直很乐观。
不开心的时候,身边朋友会安慰你“开心又一日,唔开心有一日,算啦”(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算啦)。
然后拉你出去吃一顿,事情就过去了。
这次疫情也一样。
再难,广州人也依旧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
哪怕排长队等待,依然“苦中作乐”。
●排队做核酸时,有人看书,有人打牌,生活依然充满乐趣。
●再做一次“全村的希望”,来个花式排队。
●或者动动小脑袋,如何才能避免烈日下暴晒......
●所有人都按部就班,不争不抢。
●街坊们排队不忘今天晚饭,顺便到隔壁的烧腊店“斩料”(加菜)。
广州人从来都这么乐观,“天跌落来当被盖”(天塌下来当被子一样盖住)。
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可以“顶硬上”(再难也要向前)。
广州的人情味,在城市的缝隙间展现。
在广州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人群来来往往。
看似无关,但又互相关联。
王先生自发往检测点送来两吨冰块,为医护人员降温。
他说,“一些临时搭建的检测点没来得及通电,高温之下医护人员汗流浃背,十分辛苦”。
他只希望,冰块能为医护人员带去一些凉意。
为广州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 | 源于央视频
陈小姐在石井街经营一家茶行,门口就是核酸检测点。
她在茶行门口贴上这样一段话:
空调开放,内有卫生间,医护、工作人员免费使用,冰水自取。
她说,自己来庆丰村4、5年了,大家都是街坊邻里,习惯了互相照顾。
看到工作人员在大太阳下晒着,她很不忍心。
“她们太辛苦了,我做这点事是应该的。”
荔湾区的小学生完成核酸采样后,排着队给医护人员送感谢卡。
还有很多网友自发地给医护人员送凉茶、降暑糖水和矿泉水。
前天晚上,因疫情封闭管理的广钢新城小区响起了“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
很多住户走到阳台,打开手机灯或手电筒,齐声合唱。
此起彼伏的“广州加油”声,传遍整个小区。
看到这一幕,无数网友感动落泪。
不知怎么的,看到整个小区灯火通明,我突然觉得,距离解封不远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生活在广州,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直到去别的地方上大学、工作,才越来越明白广州的好。
这座城市,做了太多的实在事;
这座城市,既承担了责任,又不轻易言说。
就连这个城市中的普通人,也一贯沉稳谦卑。
这就是广州的气质。
广州市第八医院的院长说,郭阿婆很快就能出院了。
记者采访的时候,阿婆还笑着对镜头说,没想到自己成了广州的“红人”。
很感谢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也谢谢大家对她的关心和祝福。
说完,还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一座城市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可以看出城市的温度。
一座城市处理危机的方式,可以看出城市的厚度。
天灾难避,人心可依。
疫情中的广州,低调,又有实力。
乐观,又有人情味。
这么可靠的广州,一定能战胜疫情!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鲸鱼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