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废弃自己吗?
今天,一位许久没联系的学生,突然问我学申论和面试的秘诀,我有点奇怪,她上岸多年,莫非要参加遴选?想想也不对,就职于热门单位,工作清闲,待遇优厚,不至于这么想不开吧。后来跟我交代了目的,原来,是因为房贷压力,想兼职做做培训,赚点奶粉钱。我苦口婆心的劝她,这事需要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她依然斗志昂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只能报以鼓励。
说起积累,我曾送给某位前任一句话,不知道现在,她是否还记得。人要学会积累三样东西:健康,知识和财富。前期积累的越浅薄,后期的负担可能越沉重。积累,其实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只需要每天改变一点点,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这句话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终在于业余时间如何利用。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作为普通工薪族,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人与人的差别,就产生在业余时间。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最终决定你的一生在浑浑噩噩中还是轰轰烈烈中度过。
2018年已经过去小半,很多人可能还没从年初的概念中走出,都说新年新愿望,但是,有多少人做到了时间过半、愿望过半?更多的人恐怕还是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该刷朋友圈就刷朋友圈,过着对自己没有要求,更没有目标的低配生活。
这是一个变化神速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本领恐慌的年代。量宽终结+人工智能,构成了我们对于未来十多年经济的想象。而这种想象,细思极恐。量化宽松,炒高了中国楼市,促进经济表面的增长,但实际上对于就业的促进作极为有限,所以,现在讲房住不炒,讲银行加息,这是国家对于未来经济的宏观应对;人工智能,直接替代了大量的劳动力,现在大部分工作都因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而岌岌可危。这两个词语,最终意味着失业潮即将来临,工薪阶层陷于自救危机。
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习惯了舒适生活的时候,就是开始自我放逐的时候。记得05年我刚上班,看到同事在墙上贴了一张A4纸,上面只有一句话: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那时候,还不以为然:公务员是铁饭碗,至于这么励志么?现在想想,是我浅薄了。这句话适用于体制外的工作,但对于体制内同样适用,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危机意识。这个工作,既代表着你8小时内,也代表着你8小时外,更代表着你人生的高度。我们不怕平凡,最怕的,是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我想起一个故事,具体内容忘了,大意是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A公司有个特别厉害的人,给B公司制造了很多麻烦,这时候有人出了一个主意,把A公司那个人高薪挖来,然后养尊处优,啥也不让做,几年之后,再放弃掉,这个人就废了。多么恐怖的事情,事实上,有多少人,不是被竞争对手废掉,而是正在被自己废弃。作家李尚龙说:“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所以,人必须要要有危机意识,我一直劝告女性朋友,千万不能做全职太太,除了掌握财务自由,能够进退自如外,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这是一种低配的生活,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你舒适的程度有多高,那么危险的程度就有多高,就像楼市一样,一旦“泡沫”刺破,面临的可能就是萧条人生。
奋斗,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凡事,贵在坚持。你想考公务员,想华丽转身,结果学习了几天就没有动力了;你想去健身,想学糕点,想过一个精致的人生,结果没几天,还是觉得玩王者荣耀有意思;你想嫁给爱情,却不去扩宽交际圈,后来年纪大了,标准一再下降,能凑合就行了。你总是在不断的降低标准,总是给自己留足退路,你觉得这样其实也不错,但事实上,或者三年后,或者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你会发现,只能在退路上生活。
回到开头那句话:人要学会积累三个东西:健康,知识和财富。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调理身体,越懒得学习,越懒得理财,后来就越可能失去你珍惜的一切。所以,不要被舒适绑架,潜心思考几天,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新的规划,哪怕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哪怕感觉生活已经很满足,哪怕年纪很大能力不足,都试着去走出这一步,也许,若干年后,你会把今天的决定,以过来人的口吻,自豪的告诉自己的子孙。
PS:恰巧,今天准备筹划一个活动,每天讨论半小时。意思就是每天晚上抽出半个小时,确定一个主题,大家集思广益,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也算是对今天内容的一个成果应用,具体形式正在筹划中,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