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为官一生,传播茶文化更是不余余力

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名镇小淹。小淹得名于南宋。相传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之子赵昀字自邵州启程前往杭州继位,经过此地,忽遇石门潭涨水,淹留竟日,故名小淹。

陶澍出仕后,曾先后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部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是道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学者,政绩卓著,著述颇丰,有《印心石屋诗抄》《江苏水利图说》《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陶澍在改革盐政、改良漕运、兴修水利、整顿吏治、严禁鸦片等多个方面做出过杰出的成绩。陶澍知人善任,曾影响并举荐了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晚清名臣。

陶澍年少时家境贫寒,曾自述“老屋不三间,瓦缺无全椽”。他一边务农,一边跟随教馆为业的父亲读书,“牧于斯,樵于斯,且耕且读”。由于天资聪颖又勤学苦读,陶澍很快在安化小有名气。有一次,安化县县令余肇锡给陶澍出了一题,让他以安化二字为题作对。陶澍略作思考,答到:“安邦定国,此所志也;化雨春风,愿普及之”。余肇锡连呼:“人才难得!”

嘉庆五年(1800年)陶澍中举,后又顺利考中进士,因此进入官场。

陶澍对家乡的茶叶有很深的感情,并且可以称得上是“没有职称的茶叶专家”,曾写过很多广为流传的茶诗,如《茱萸江竹枝词》(之三):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身背竹篓上山岗,白云深处歌声昂,十指尖尖采茶叶,笑语阵阵比情郎”。生动描绘了安化茶乡劳动和生活的场景。

陶澍一生在很多地方做过官,安化黑茶也伴随他的脚步香飘大江南北。

嘉庆九年(1804年)时,陶澍是国史馆纂修,他在国史馆的文人圈中是个活跃份子,他与友人建立“消寒诗社”(嘉庆13年更名为“宣南诗社”),其中会聚了林则徐、贺长龄、魏源、龚自珍等中晚清著名的经世致用派领袖。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品茶作诗,纵论时政。陶澍在聚会中常有惊人之语。皇子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也是陶澍的座上宾。陶澍与旻宁年龄相仿,互相欣赏。二人在一起,家事、国事,无所不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