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没有捷径,但有良方,谈谈如何系统复习面试
高能预警:文章很长,但是希望耐心看完,你想要的很多答案都在其中。
许多面试新手也罢,老鸟也好,对如何系统复习面试,总是有各种疑惑,即便是一些水平不错的同学,你想让他们讲讲到底应该怎么复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今天把如何系统复习做一个总结,供大家参照。
按照我的理解,面试应该分为三步走,寻找、掌握、运用真题。
第一、寻找好的真题答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试真题既是我们复习的基础,也决定了我们今后的上限。所以,寻找一套好的真题答案,是至关重要的。平时我们说辅导班的答题太套路,无非就是那些答案太套路。
在真题的答案中,蕴藏着面试常用的思维方法、语言技巧、表达内容。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有必要去寻找一套好的答案作为复习的起点。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答案算是好的答案?
我认为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一是逻辑清晰,二是内容全面,三是适度创新。
1.逻辑清晰,包含了纵横两条主线,纵向就是答案的每个要点是有内在逻辑的,比如综合分析题,分别按照原因、影响、对策来答,是一种逻辑;按照正面、反面、合论来答,也是一种逻辑。横向就是每个点内部也要有逻辑,比如原因里面,我们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影响里面,可以分为对政府、企业、个人的影响等。
任何一个好的答案,基础必然是逻辑清晰,清晰的逻辑代表了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面试要考察的核心能力。
2.内容全面,就是答案要虚实结合,既有理论高度,也接地气,要囊括了题目的每个要点,又要突出重点。比如组织计划题,我们要全面考虑时间、地点、人物、方式方法、总结收尾的过程。同时又要注意,有些内容一笔带过,比如时间和地点,大多题目只要提到就行了,有些内容要浓墨重彩,比如活动方法一定要详细说。任何一个题目的答案,都要在内容上体现出思维的广度,这个在考官评分的过程中,是一个基础,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考到全场中等偏上的水平。
3.适度创新,就是内容的深度,前面两点都具备的答案,已经是一个好的答案,但是谈不上一骑绝尘,还要有适度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是内容上的新鲜见解,也可以是语言上的新颖表述。而且要注意,所谓的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与众不同,人无我有。比如我们说人际关系题,领导喜欢做事细心的人,然后问你怎么办?别人答领导喜欢做事细心的人,我们就要细心工作,得到领导认同。这就不算新,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答。但是我们这样答:领导喜欢做事细心的人,我们就要细心工作,目的不是迎合领导,而是为了让领导少替我们操心。这就是创新,不一定内容要多独特,关键在于稀缺性。
任何一个好的答案,都要同时具备以上三种特质,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呢?因为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真题答案就是我们要取的法,如果连参照物都是三流水平,我们怎么可能考出一流成绩?
我们在选择题目的时候,可以拿这三个标准去判断,然后每类题型都要选择一定的真题,覆盖面要广,题目要具有广泛适用性,不能选那些非常偏门的题目,这些题目就是贯穿我们今后复习的主线。真题答案不用太多,三五十道基本就能囊括所有基础题型了。
第二、掌握正确的答案
当手里有了正确答案之后,我们还需要化为己用。这个过程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背,二是图。
1.背,就是通过大量背诵,把真题答案变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许多同学忽略了背诵在面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会出现面试语言苍白、无话可说的现象。在大量背诵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掌握必要的面试技巧。
我曾经有两个学生,A基础比较差,B基础比较好。A因为知道自己基础差,所以老老实实的按照我的要求,一道题目一道题目的去背,而B在因为具备一定基础,自认为对题目都掌握了,所以基本上不去背诵,而是把时间花在去练习新题目上,虽然我一再强调,但B依然我行我素。半个月过后,A进步神速,任何题目都能信手拈来,不管是思维还是内容,都让人眼前一亮;而B进步甚微,基本停留在刚开始的程度。原因就是因为背的太少,不背就无法做到深入理解。
任何知识的学习,基础就是背诵,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但许多同学往往视而不见。违背规律的人,必然要遭受规律的反噬。至于如何背诵,我在前面一篇文章重点强调过,这里不再赘述,我把文章链接放在后面。而检验自己背诵成果的方法就是能否按照面试的要求,既流畅又带感情的说出来。(“我读100遍,就不信背不下来”,低级的记忆方法正在摧毁你的学习能力)
2图,这个图就是思维导图。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记忆,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充分调动左右脑潜能,提升学习效率的良方,要把每一道真题,都转化为思维导图,这样对题目的深层逻辑就会理解的更加深刻。最后要把每一类型的题目都转化为思维导图,这就是把书从厚读到薄的过程。然后我们再用思维导图指导我们解答新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导图,让导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囊括面试的所有要素,这样的导图就是下一步指导答题的基础。如果能够把所有的题目类型转化为十张以内的思维导图,那就差不多接近成功了。
第三、运用正确的答案
无论是寻找,还是背诵,都是打基础的过程,关键还是运用。就像科研创新,只研究理论,而永远不转化为生产力,那么这个科研成果其实是空的。面试也是如此,转化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迁移,二是创新。
1.迁移。迁移包括思维的迁移和知识的迁移。思维迁移就是看到任何一道新的题目,首先判断题目的类型,然后根据前期掌握的知识,迅速得出答题思路,如果你遇到的是闻所未闻的新题目,那么就要想方设法寻找共同点,并且在得到答案后,通过总结梳理,化为思维导图的一个新分支。其实不存在什么完全创新的题目,任何题目归根结底,和基础题型都会有共同点。比如昨天有人在群里问了一个题目:
你是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想4个符合"最多跑一次”的两字词语张贴在政务中心。“跑一次就可以办”,“办一次就可以完成”,"信息可以办就不用跑”,“不用跑腿就可以办理”,请把这四句话换成4个两字词语,并说明理由。
看起来似乎是一道全新的题目,似乎常见的答题套路都无法去套,但是仔细分析,无非就是多了一个步骤,把一句话概括成一个词语,然后答原因。比如“跑一次就可以办”,我们就可以概括成便捷。然后说明理由的部分,就是综合分析题的原因答法。而如何说原因,这就回归到了我们前面概括过的综合分析题的原因答法上了,可以从主客观出发,可以从要素出发,可以用主体分析法。
至于如何迁移,我前面在公众号发过两篇文章,大家具体可以参阅下,我把链接放在后面。(a.所谓口若悬河不过是积累的力量;b.从一道词语解释题,再论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迁移的过程就是大量练题目的过程,这个过程以真题为主,不要去答模拟题,如果每种类型的题目都能练上一两百道,那么今后你就是纵横考场的那个高手。
2.创新。这就是学习的最后一个境界了,当你完成上面所有步骤的学习后,面试水平已经基本上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还想更进一步,就要学会自己思考,看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是走路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都可以迅速转化为新的答题方法。
但是如果没有前面几个过程的积累,很多创新其实是伪创新,或者是无用功,因为你无法区分你所谓的创新只是因为知识点不够全面产生的错觉,或者无法判断自己的创新是否真的具有实用性。
当然,我不是特别强调创新,因为在第一步寻找真题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寻找那些带有一定创新性的答案,换言之,就是你背诵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创新答法,所以没有必要浪费大量时间可以去求变,我们复习的时间极其有限,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让时间效益最大化。
而关于如何创新,前面也在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专门写了,大家可以在那篇文章中寻找一些灵感,我把链接放在后面。(面试如何创新?这两手绝活解决问题)
因为已经写了很多字了,所以最后就不总结了,做个小提示、打个小广告,好的真题答案,可以在我发过和以后要发的真题解析中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