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讲伤寒11:各 论8-(23、24)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各 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23)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去芍药,加附子一枚,余依前法。
这一条也是介绍太阳中风的兼证。“太阳病,下之后”,误下就可能导致太阳之邪由表入里。“脉促胸满者”,“满”字要读去声,读“闷”。胸满提示邪气已到了胸中。当然,临床上出现胸满并不都是由太阳病误下所致,不要教条地看待误下这个问题。
人身上有两个气海,胸中是宗气所聚之处,被称为上气海;脐下三寸是丹田之气所聚之处,被称为下气海。中医学认为,“胸为阳位似天空”(陈修园语),“胸是心肺之宫城也”。肺之气谓之卫,心之气谓之营,营卫的开发都是从胸中出来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因此,太阳之表和胸是邻近的,“邪气入里首先胸”。
促者,速也,迫也。促脉在这里不是指“数脉跳六至一止”,而只是指脉跳得很快,实际上就有数脉的意思。为什么在胸满的同时会出现促脉?促脉属阳脉,邪气已经由表到胸了,心胸阳气就会起而抗邪,脉来的就快。“大、浮、数、动、滑,阳也”,反映阳气还能和邪气作斗争。另外,也应当看到正气不足的一面。如果邪气不陷于胸中,怎么会胸满?这就不是其气上冲的问题了。胸虽然是邻近于表,但是胸并非是表。此时胸阳之气处在不利的地位,虽然还能抗邪,脉来的还挺快的,但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以“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为什么要去芍药?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桂枝和炙甘草就是桂枝甘草汤,有补心阳的作用。补心阳即所以振奋胸中之阳,因为胸是心肺的宫城,心是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大枣和生姜可调和营卫,兼能扶正,起到辅佐作用。通过这些辛甘之药的应用,可以使邪气由胸还表。
“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要加上附子。有的注家认为“若微恶寒”是脉微而恶寒,那是不对的。微恶寒说明不但是胸阳不振,而且阳气也已虚衰了。如果出现了阳虚恶寒,桂枝去芍药汤的力量就太小了,应当加附子,振奋心胸阳气的力量就大了。
临床中对于胸病,包括《金匮要略》中的胸痹病,如果出现了胸满,或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气短,或者咳逆,只要属于胸阳虚而阴寒之气比较盛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有效的。
我以前在东直门医院的时候,带学生在门诊看病,看过一个王姓的建筑公司职工,其主要证候就是胸满憋气,越到晚上越严重,同时还有咳嗽,畏寒。我一看,脉弦缓而沉,舌质淡嫩,是一个典型的阳虚证,就用了桂枝去芍药汤,效果很好。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4)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以下介绍三个小汗法,以及服桂枝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一条可分为三段,分别是太阳病演变的三种情况。“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是一种情况;“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是一种情况;“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是一种情况。可以看出来,有的会不治而自愈;有的会发展为表里俱虚;有的是小邪在营卫之间留恋而不去,必须小发其汗,才能解决问题。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是这三段前边的一个“帽子”。这个时间比较长了。“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到七天就是一个来复期,病当好却没好;“若欲作再经者”,病当传经也没传经。在这个前提下,出现“如疟状,发热恶寒”,就是一阵发冷一阵发热,而且“热多寒少”,就有辨证意义了。在太阳病的过程中,如果恶寒多,发热少,说明邪气是占上风的,表证比较重;如果发热多,恶寒少,说明表邪较轻,抗邪能力较强。热代表阳气,寒代表邪气。
“一日二三度发”应当接在“热多寒少”之后,就是说这种发热恶寒,热多而寒少,像疟疾一样一天也许发两三次。这是汉代的文法,叫兜头笔法,这样的句子就叫倒装句。这说明表邪较轻,太阳之气占优势。除了观察表证的情况外,还要看看有没有里证。“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不呕”反映胃气和;“清便欲自可”,有的注家认为“欲”字应当改成“续”字,就是大便经常保持得不错,反映里气和。“脉微缓者”,脉虽然略显软弱,但是很缓和,说明体内也是调和的。这样的话,“为欲愈也”,说明病就要好了,正气处于恢复阶段。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脉浮紧变成了脉微。这个“微”字指的是微脉,不像“脉微缓中的“微”是作形容词用。“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微脉比细脉还要微弱,反映阳气亏虚、气血不足。这种脉搏似有似无,非常地微弱,古人经常把它比喻成羹汤上的肥油。在脉微的同时,又出现了恶寒,也反映太阳阳气虚而有变少阴病的倾向了,所以说“此阴阳俱虚”。
关于“阴阳俱虚”,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太阳、少阴之气俱虚。这个病原本是太阳病,又出现了少阴之微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以太阳、少阴的阳气都虚了。另一种是表里俱虚。其实,这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针对这种病情,应该用温补之法治疗,有注家认为当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也有注家认为当用四逆汤,而“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要以扶正固本为急,不可再祛邪了。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还略有发热,是太阳之气闭郁所致,意味着还有表邪。一发热,就会出现“面色反有热色者”,也就是面色潮红。“未欲解也”,这个病还没好。为什么没好?“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没能解决表证的问题。为什么要小发汗?因为太阳病已经到了八九天,病势已缓,只是小邪闭郁了阳气。“身必痒”,就是皮肤痒。邪气较盛,通常会出现身疼。阳气闭郁较重,通常会出现身重。只是阳气闭郁不得小汗出,则只是身痒。
针对这种情况,“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将这两个方子的剂量各取一半。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小汗之法。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都以桂枝汤为主方,这样既可发汗又可养正。
桂枝麻黄各半汤实际上就是桂枝汤加麻黄、杏仁,不过分量小了,根据书上记载的剂量,“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俱,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这两方合为一方,变制大剂服而为制小剂服,其目的是使药不过于病。这就是小汗之法,也沟通了桂、麻的发汗之法。
未完待续
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