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范雨素:文字改变的不只是眼前的生活,还有看生活的眼光
自媒体时代,好的故事是最好的传播,一旦击中大众痛点,自是迅速爆红社交网络。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个爆款,只是结局各看造化。
上一次是罗尔,这一次是范雨素。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样文艺心酸的开篇句子,出自一个44岁的北漂打工女人,怎么会不打动人继续追读?
范雨素,女,1973年出生,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人,初中毕业,在北京做育儿嫂。
首先是惊讶于她的文笔,《我是范雨素》文从字顺,引经据典打比方,以时间线为逻辑,从亲情故事衔接到北漂见闻最后又回到感悟亲情,会用“现在大概醉倒在莫斯科街头”揶揄会行家暴的丈夫,会用“大树的影子,看得见,但没有用”来描述对父亲的印象,会用“利口覆家邦”称赞母亲口才很好,会用“如春天的洋槐花一般朴实”来形容嫂子,会发出“荏苒岁月颓”“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的感叹,这作者只有初中毕业?
范雨素这个琼瑶味的名字是她的笔名,她原名范菊人,其实也不土,“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
范雨素说她的长篇小说会叫《久别重逢》,写的是她认识的人的前世今生,“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书名也简约而不简单呐。
如果说《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击中的是公众对病童的同情、就医难的切肤、对生死的悲叹,那么《我是范雨素》击中的是什么呢?嗟叹农村草根的穷苦出身、身处窘境仍追求精神食粮的励志、打工文学的纯文本欣赏以及对背后群体的猎奇?
就我个人而言,最关注的还是感觉很真实的叙述。把故事讲得质朴动人,是它的力量。
国内的舆论生态就是这样,一夕爆红,必然引发蜂涌跟进,《我是范雨素》在网上疯传后各路媒体开始轰炸式的采访,以及不可避免伴生的各种争议。据说原发公众号的这篇文章后台阅读量有300多万,评论留言有4000多条,但编辑并没放微信打赏(当然,iOS也不能打赏了)。但你要做清流,各路力量也会闻着味来寻商机,电话被打爆,出版商要来出书,有人拿钱追到村里,范雨素这样的素人心理承担不起。普通人嘛,应付不来的首先会想到躲。现在,范雨素自称“社交恐惧症”恶化成“抑郁症”了,她对熟人发微信说她躲进深山老庙,不想见人。
范雨素寄居的皮村,离我家只有七八公里,但一个是朝阳一个是通州,一个是城中村一个是副中心。在北京,房子最看重的是地理位置,是附加值,而人其实理当不同,不问来处、不管所在,价值源发自身,不是来自附加。但说起来,毕竟现实残酷,外在光环能影响一个人身处何阶层,而当下社会板结化程度相当严重,即使你是鲤鱼,也很难跃龙门,至少不是“转发这条锦鲤就会带来好运”这般轻易。
消失后的范雨素在干嘛?在想什么?
不管怎样,爆红了的范雨素,看待生活的眼光会有微妙的变化吧。至少她曾经爱读的《欧阳海之歌》一个人因为一件事一夜成名的故事是真的会发生的,她有了在“一餐啃两个红薯”之外更多的选择(至于怎么选,还看心理人神交战后的决定),在十二岁就“膨胀得要炸裂了”的三十多年后她又要经历另一种的膨胀、另一种的炸裂,她当年想“赤脚走天涯”现在穿上鞋又走得出皮村吗?
范雨素曾经说:“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
大可不必这么悲观,事实上范的生活已经被文字改变了,不是吗?
据说《我是范雨素》在原发公众号上被投诉,因违规已无法查看,至于触到了什么红线,并没有个说法。但文字已经传播开去,腾讯网上就有全文转载可看。
文学有时候没有那么高大上,它可以不发表,它可以没有稿费,但它可以帮助你转移苦难、宣泄怨愤、消解不安。
天佑写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