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山水】孙家峪大海沟崖洞
来 源:《迁西文史内参》(迁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张志会主编)2012年第1期(总第004期)
作 者:孙占希
撰稿时间:2010.06
新集镇孙家峪村南4里多地的地方,有一个东西向的大山沟,名大海沟。沟口朝西,长约5里,沟峪面积约数万平方米。沟堵所依之山为附近诸峰之冠。人立其上,北可望宽城都山,东可望迁安县城,南可望滦县县城,夜晚还能望见唐山市的灯火。沟的南北两侧悬崖数千丈,直如斧削,且各有一处天然崖洞。位于南侧的叫背阴洞,位于北侧的叫向阳洞,均处悬崖之半。
向阳洞 有四个洞口,上下排列,就像一座楼房。其中,最下面的一个洞空间比较大,能容纳五六十人。但洞口很小,而且十分隐蔽,攀崖而上的人只能在距洞口两三米远的地方才能发现它。此洞冬暖夏凉,没有蚊蝇和其他虫害,就是在雨水连绵的季节也不潮湿,很适宜人居。传唐王李世民就曾在这里住过。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十二团第一任团长陈群在这里养过病,八路军排长孙凯在这里养过伤,冀东军区的首长们在这里开过会,“集家并村”时孙家峪村的八路军办事员孙瑞、高士伍、孙占五等曾在这里隐蔽坚持“无人区”斗争,八路军缴获来的武器弹药也常掩藏在这里。所以,尽管它很普通,但在革命战争年代却被称为“宝洞”。
老人们说,此洞的洞口前曾有棵葡萄秧,长势很旺,根部约有小盆儿粗细,枝蔓爬满了整个西崖子。结出的葡萄是白色的,带着小红点儿,味道甜酸甜酸的,清香味儿十足。它既不像野生的,也不像人工的,一串一串的悬挂在西崖上。凡攀爬上去的人只能吃到一串儿,但想吃第二串就不容易了,因为在那样高的悬崖峭壁上,想挪个站脚的地方,非常困难。传说这棵葡萄是李世民吐在那里的一粒葡萄籽儿长出来的。还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外村的打柴人曾攀爬到这里。当时风很大,天又很冷。他们躲在崖洞里,想等大风过后再去打柴。他们在洞口处坐在一起,相互靠着,可靠着靠着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天色已晚。他们想,这么晚了,还上哪儿去打柴?咳,干脆把这棵葡萄秧砍了吧,背回家去,也可以当柴烧。他们先是用镰刀砍,镰刀刃都砍崩了也没砍断。最后又用石头砸,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砸断了。这时突然从沟外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吓得两人缩成一团。一会儿风停了,他们发现一条大青蛇,有五六寸粗,围着他们盘了三圈儿,而且渐渐地挨近了他们的身体,吓得他们赶紧跪地磕头,哀求山神大仙饶恕。不一会儿,又是一阵狂风大作,两人吓得抱在一起,连眼睛都不敢睁开。等大风过后,他们发现那条大青蛇不见了。据说,因为连累带吓,这两个人回到家后没过几天就死了。
往上数第二、第三个洞,洞口前各有一畦韭菜,好像是人工栽植的,一大撮一大撮的,排列得十分整齐,而且没有杂草,长得清脆可人。它的叶儿比家常韭菜宽,味道很浓。过去,每到端阳节就会有人爬上去割下一些来。据说,这两个洞口前的韭菜除可食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第二个洞口前的韭菜是白根,可治男性病;第三个洞口前的韭菜是紫根,可治妇科病,特别是不孕不育症。另外,对各类皮肤病和疮症也很有效,且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往上数第四个洞,洞口前有一株白花茶。它叶圆花白,花开时节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儿,蚊蝇等虫害绝不靠近。如果从山下向上望,这株茶树并不大,但如果从对面山坡平视过去,这株茶树就很大了。若将枝条全部砍下,可以装满两辆马车。据老辈人说,这株茶浑身上下都是宝,不仅可以制茶,还是珍贵的中药材。过去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生长,但因竭泽而渔,连年砍伐,现在已所剩无几。有人说,现在全国只有两株,一株长在河北省孙家峪的大海沟,一株长在河南省的平顶山,而且全在悬崖峭壁之上。听村里老人说,过去曾有人想把这株茶移植到庭院里,但插枝、移栽都不能成活。
从前,我们孙家峪村有个叫田老二的,刚搬来时很穷,曾多次爬到向阳洞采摘白花茶,回来制成茶叶,卖给迁安县杨店子镇大五里村的大地主老高家,老高家人喝后顿感神清气爽,身轻体健。先时,老高家额个儿媳,长年腹泻,后来生了个孩子(外号高麻子),这孩子也腹泻。老高家不惜重金,千方百计为媳妇、孙子治疗。迁安一带的名医全都请遍了,之后又去了唐山、天津、北京(同仁堂)等大都市的医院,但百医无效。最后,还是偶然遇上了我村的田老二,喝上了白花茶,病体才渐渐痊愈,孩子的病也奇迹般的好了。打这儿起,老高家大量收购此茶,也不压价,有多少收多少,并把它作为珍品馈赠给北京客人。这些客人喝了之后,感觉比龙井茶还好。白花茶可以一年四季饮用,不但味道好,而且药用价值高,因此老田家开始富裕起来。但好景不长,当田老二再次去采茶时,却连人带茶一起摔下百丈山崖。田老二生前曾说,每年去采茶,早去晚去都采不到茶尖儿,好像有人刚采过似的,有时还能从地上捡到散落的茶叶。因此,有人说那茶也许不该是人间享用的,可能你一动念,那山神就知道了,于是提前采走了茶尖儿。
田老二摔死后,好长时间没人再爬上去。但1956年秋后,我村一个叫孙占富的放牛人却冒险爬上去了。他觉得砍茶树比砍柴容易,而且柴质好,于是砍了一些回来。到集上一卖,果然卖了个好价钱。第二天他又去了,这次他把茶树的枝条一根根砍下,又一根根抛下山崖。在抛到最后一根时,却连人带枝一起摔下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爬上这道山崖。
老辈儿人迷信,因此有关这个崖洞和茶树的话题也就越传越神。他们说,那崖洞是山神的家,那茶树是山神的宝;山神也讨厌贪得无厌的人,所以只要你见好就收,山神就会让你平安回来,否则就会将你推下山崖。
背阴洞 在大海沟南沟岔的一个小山湾里,实际上也坐北朝南。洞口下的悬崖足有500米高。洞口的西面、南面,是数百丈的大石崖子,一年四季照不到阳光,洞里阴凉阴凉的。洞口很大,但不深,只能容纳十五六个人。洞顶中央有块下垂的石崖,一年四季往下滴水。有人计算过,每分钟滴350下,无论旱涝,滴速从不改变。其下正好有个石帮石底、大约能盛两筲水的石盆,里面的水总是那么多。那水清纯甘冽,就是喝不惯生水的人喝了之后也不会腹泻。夏天,石盆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滴水成冰的季节,也只在石盆的边缘结一层薄薄的冰。凡亲眼见过它的人都感到很神奇。传很久以前村村闹瘟疫,死了很多人,人们纷纷逃往四外的山沟。那些逃到大海沟并喝到这水的人都活了下来,而逃到别的地方未能喝到这水的人都死掉了。因此,这里的水一度被称为“圣水”,就连口外八沟(今平泉)的人都徒步200多里来此取水。
大海沟南北两侧的悬崖动辄千丈,处处耸立着锅台大小的石头。就是雨水连绵的季节,沟里也存不住水。而背阴洞离地面那么高,为什么会常年有水呢?传唐王征东时曾路过这里,并住在大海沟北侧的向阳洞。当时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唐王命令两个士兵赶快去寻找水源。可这两个士兵费了好大的劲,找遍了沟沟岔岔,也没找到一滴水。他们很为难,加上又渴又累,就靠在背阴洞的洞口发起愁来。一边还念叨着:“这往哪儿去找啊!若找不到,回去怎么交差呀!哪怕一滴水也行啊!”正念叨着,忽听洞里传来“嘀嗒,嘀嗒”的滴水声。抬头一看,那晶莹的水珠正从洞顶的石崖上滴下来,落在下面的石盆里。据说,这是唐王神武勇敢的精神感动了山神,山神才从石缝里为他们挤出这些水来。
温馨提示:保护原创,拒绝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