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今天,我们一起读“警察童谣”

01

赏析

《110童谣》部分作品赏析

文/二月春风

一片一片雪花,飞到苍茫大地。

一首一首童谣,融进警察心里。

今天,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让我们一起阅读《110童谣》。这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公安局与《童子童谣》联合征集、编辑出版的全国首部以童谣的样式向首届中国人民警节献礼的童谣专著。

翻开《110童谣》,顿时墨香扑鼻,童真童趣,清新可爱。警察工作的辛劳,顿时都化成了微笑。

童心也就是初心,也就是红心,也就是良心。

“上边画红霞,下边画海浪。画个警徽亮闪闪,画来平安梦儿香。”《画警旗》(王宗伦)在孩童眼里,高高飘扬的警旗,是太阳刚刚露出水面的吉祥象征,上红下蓝,天水相接,亮闪闪的警徽照耀着平安梦儿,香甜,诗意,安祥,喜悦。整首童谣清新简短,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画来平安梦儿香”,是初心,是使命,是童真,也是寄托。警察守护平安的主旨思想跃然纸上。

“110,叮铃铃。你和我,心连心。警民亲,鱼水情。都说你是千斤顶,顶起平安千万斤。”《千斤顶》(孙梓文),读这首童谣,压力顿时释放。在群众眼中,警察就那支顶起平安千万斤的“千斤顶”,你不负重谁来负?“千斤顶效应”,真是人民警察的形象写照。

“哥当警察去他乡,嫂嫂在家种田忙。两颗心儿在一起,好比糍粑粘白糖。”《两颗心儿在一起》(杨思敏),读到这里,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起来。真正相爱的人,再远都甜,又软又香。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精神传承。

“花手帕,四方方,轻轻铺开装阳光。叔叔救援负重伤,住院无法晒太阳。我的阳光送叔叔,让他晒了更健康。”《送阳光》(聂炎如),这首童谣让人眼前一亮。好可爱的小姑娘,好体贴人的小细节,好清纯的思想,温暖之情顿时流遍全身。

“长江涨水淹我家,警察背我到她家。管我吃来又管住,就像我的亲妈妈。”《亲妈妈》(杨思敏),抗洪抢险的重大主题,通过儿童的视角,更加亲近温暖。像“亲妈妈”这样的人民警察,全国各地都有,通过这样的童谣,让人顿生敬意,倍感温暖。

很多儿童就是从小感受“盘盘帽”的威武而树立了“警察梦”。“小宝宝,睡觉觉,怀中抱着盘盘帽。嘴角笑容乐滋滋,做梦都在上警校。”《上警校》(潘鸿云),像这样痴迷可爱的场景,令人温暖动容,体现警察事业后继有人,给一线的人民警察增添了希望和温暖。

除了对警察的喜爱,对警察的“好助手”警犬,作者也给予高度的赞赏:“警犬不是犬,它是侦查员”,警犬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作者直接写成“侦查员”,给予了警犬很高的地位和评价,“鼻子嗅了嗅,抓住大坏蛋”,反映了警犬的灵敏机智,通过童谣《警犬》的侧面描写,把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赞美之情潜藏在字里行间,值得细品。童谣《手铐》中,“这个'8’字不认人”,体现警察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把“四句话、十六字”的总要求融入到童谣作品中,耐人寻味。

童心写警察,童谣颂英雄。

很多“我给警察倒杯茶”“我想变成一棵树”“元宵送给110”等等,都充满童真童趣,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人民警察,更加亲近可信,也更加高大威猛,真是“保护神”。

从收到的“警察童谣”来看,群众对交警、社区民警、消防武警、刑警等警种了解较多,描写他们的童谣作品,数量比较多,质量也比较高。说明老百姓对警察的工作和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在童谣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赢得了民心,赢来了赞誉。通过警察童谣的创作和传播,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警察,认识警察的工作情况,进而激发对警察的尊敬和热爱,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起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2021年1月7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公安局在四楼会议室隆重举行《110童谣》首发式,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文联、县文化馆、县文学协会等有关单位和协会负责人参加首发式。会上,《童子童谣》主编王宗伦概要性介绍了本书的征集和编辑出版情况:

一、为什么要编这本《110童谣》?

“我是带着感恩之心在干这项工作。”
“我在桐梓县公安局工作了十九年,我经常和民警一起出差、抓捕、下乡、蹲点守候、审讯,甚至押解,春节到看守所体验生活等,采访了大量的公安民警,说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真不是一句空话。我的家人及我本人都遭遇过偷、抢、骗,吃过许多苦,所以,我对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渴望的。我从事辅警工作后,对警察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警察的辛苦和付出更加感同身受,对警察的作风转变和能力提升有目共睹,对警察职业的喜爱也是与日俱增。在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前,我又有幸通过辅警改革考试,成为了一名合同制警务辅助人员,身份待遇得到极大提高,对桐梓县公安局的热爱和依赖是“更上层楼”般的珍惜。所以,当得知党中央同意、国务院批复,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消息时,我就思考如何向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献礼?我思考了许多种方案,最终决定发挥《童子童谣》平台的优势,面向全国征集“警察”主题童谣。我的想法向局领导汇报后,引起了高度重视,作了许多指示,作了许多策划,并在人、财、物上给予保障,同时发动全局民警、辅警及其家属积极投稿,掀起了警民联动的创作热潮。
二、怎样征集和编辑的?

《童子童谣》成立于2019年4月13日,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吸纳了全国各地的童谣作者和传唱人员上千人,其中骨干作者35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他们的加入,给这次”警察“主题童谣征集增添了信心和决心。
在征集期间,得到了省公安厅政治部、市公安局政治部、县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学协会等领导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花秋镇木堰小学的潘洪云老师帮助收稿、选稿、编辑、校对,县文学协会主席张维、副主席王霞等同志见缝插针地挤时间帮助审稿和美编,刘奇、陈冲等帮助编辑公众号,保证了编辑发布的童谣作品质量。在成书之前,娄小倩、娄义娇、陈文轩等人对拼音进行数次校对,张泽培、潘洪云等人对文字内容校对审核,创新科技精心排版,杨骏老师精心进行封面设计,周飞同志组织”警营书法家“撰写童谣书法作品,毛明跃同志制作漫画插图,邹宁同志提供摄影配图等等,大家群策群力,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精神可贵,实在难得。
“警察”主题童谣的征集,既是对警察工作的一次广泛宣传和深度交流,也是对童谣作者的一次”创作练兵“,“童子童谣”群的骨干作者除了自己创作,还撰写心得体会,发动专家进行点评,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王霞的点评文章《写出差异方为高》,重庆著名作家戚万凯一口气创作85首警察童谣等,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童子童谣》采取一期30首的进度进行更新推送,反复在微信群发送链接,不断提高知晓率和影响力,最终征集到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名作者的500多首原创童谣,编辑部从中精选110首、出版2021册限量珍藏版,分为节日献礼、警民情深、金盾风采、历险真情、童心筑梦、别样亲情等七个栏目,采取拼音加书画、漫画插图的方式进行排版设计,彩印,精装,做到了高端、大气、上档次。
三、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一是增强了忠诚奉献保平安的思想根基。通过童谣的艺术样式,把党中央、国务院对公安队伍的关怀和厚爱体现在童谣作品中,增强了桐梓公安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正明”的总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二是为”文化育警“工作探索了艺术新路。桐梓县公安局历届党委均重视警营文化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基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公安基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民警、辅警原创文章、文艺节目在国家级、省市县级发表或获奖数晨次,在如此厚实的警营文化基础上开展“警察”主题童谣征集活动,探索子一条“文化育警”的创新之路。
三是架起了警民鱼水情深的艺术桥梁。通过《110童谣》的征集编辑出版工作,积累了大量文脉资源,增进了警营文艺人才与社会各界和各艺术门类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合作,今后可持续开展”警察“主题童谣征集和创作、采风、座谈等活动,还可将“警察童谣”推广到学校、社区、街道、企业、景点等地方,为提升桐梓公安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架起警民共建“平安桐梓”的艺术桥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