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磊教你如何做明医

我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掌握中医的全面,决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掌握全面,谈何容易!而且要学,就得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我是没有教师作指导、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就更大了。因为啃书本,我还有较为有利的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就什么基础也没有,无异盲人夜行。因此,对于行医来说,我走的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青年中医的借鉴。

“医之所病,病方少”

我之学医,是以背书起家的。1935年旧烟台专署警察局考试中医,我就凭着背书熟,竟被录取为第二名。那时,我连一个病人也没有接触过(这可见单凭笔试是多么不可靠)。所以,我最初临床,也是只靠背书。

我记得我接触的第一个病人,是在教学课余时间,为所在村中一个年约四旬的男性看病。他自诉气短,别无他症,经过别人治疗多次无效。他对我说:“你既然在看医书,请给我开个方试试。”我觉得窘了。因为我既没有切脉的锻炼,也没有辨证的经验。怎么办呢?想起来了,“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此两方药既和平,何不一试?于是采取第一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原方予服(剂量已兑换成今制,下同)。谁知只服下一剂,症状竟完全消失。这一意想不到的效果,病人喜出望外,我也受宠若惊。

此后,接着求诊的人就逐渐多起来了。我原先设想的全面掌握之后再行医,实际也不可能了。在这期间,有一少妇,时而少腹攻冲作痛,我就想到“妇人少腹气攻冲,肋腹刺痛当归芎……”;有突然一时失去知觉者,我想到“乌药顺气芎芷姜,橘红枳桔及麻黄……”。总之,每遇一病,都有一成方,而且不加不减,照抄应用。说也奇怪,也真正取得了一些效果。

然而,总是无效者多。也有一些病是我在书本上所没有见到过的。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我所记得的方太少了。“医之所病,病方少”,这正是我那时的心理写照。

我记得的方子少,这是不错的。但也全部背诵了汪昂的《汤头歌诀》,《医宗金鉴》方,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陈元犀的《金匮方歌括》,还有选择地记诵了一些《温病条辨》方,《医林改错》方等等。如果这些还不够,难道说非要把历代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等,统统背下来不成?那是不大可能的。这时我对于能否学好中医,曾经自己打了个问号。

“医之所病,病方少”,这证明我每次临证,都必须有一个成方可用。为了避免临证时无所措手足,我在每次临证之前,胸中总得预先储存一些成方。因此每遇病家约诊时,必先问问病人哪里不痛快。如说头痛,我就把有关治疗头痛的方子默想一遍,记不清的再査一査书,务必在赴诊之前胸有成竹。既至临证,又往往把所见的症状硬往我所记的方子上套。就连诊脉,也往往是我这方子需要什么脉,而病人的脉搏仿佛也正好是这样的脉。

总之,常把病人的脉证,强纳入我想用的方剂范围之中。这样,方既不灵,对中医能不能治病自然也产生了怀疑。但是有不少我所不能治愈的病,经过别人治疗,或病家自找偏方治疗,却竟然好起来了。这个“别人”,往往又是看书不如我多的人。我这时才逐渐认识到,我过去之所谓“学”,只是皮毛,实际并没有真正学进去。不是中医不能治病,而是我没有把中医真正学到手。有了这一番认识之后,使我的学习和临床,起了一次飞跃。

胸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临床

所谓飞跃,指的是我不再在临证之前准备成方了,而是迫使自己独出心裁地去观察、研究患者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此开始真正注意了脉诊。病人主诉略同,但必有不同者在,“独处藏奸”,这是我深刻的体会。就在这之后,我可以在无成方可用时,自制对证之方,而这些自制之方,也确实取得了不少优异效果,也就在这时,我才真正尝到了中医的甜头。

柯韵伯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这是说,无论著书,或为古书作注,都必须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框框。我经过死套成方失败之后,也深深感到,我之临床,“尘”太多了,只有胸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临床行医。从此以后,我从套用成方,转变为从认证上下工夫。认清了证之后,不再是胸有成方,而是胸有定法,按法考虑有无成方可用。如果找不到成方,就随手拈几味药,也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举几个简单的实例如下:

1、一个经过不少西医诊断为癫痫,中西药久治不愈的十余岁患儿,我问知是在夏月烈日当空的野外割草时晕倒后致成癫痫,认为这等于暑厥,便撇开一切治癞痫的成方不用,与以生脉散加蜈蚣、僵蚕、全蝎等入络行痰镇静药,十余剂治愈,永未再发。

2、一癫痫频繁发作的半老妇女,也是中西药久治不愈,余诊视后,认为心下有痰饮,予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略为加减,不但癫痫治好了,就连多年的胃脘痞满,也治好。

3、一青年患中耳炎,历时半年,服药近百剂,始终无效。余诊视,脉迟舌淡,耳流清水,不浓不臭,便排除一切治耳消炎方,予以四君子汤加炮姜、白芷,一剂效,三剂愈。

这里不是为了介绍医案,所以不多引述。仅从以上三案就可以看出,这些病都不是什么难治之病,只是由于这些医生,胸中只有成方,而且不善于用成方,“尘”太多了,才使患者经年累月,处于痛苦之中。

我从摆脱教条,注重辨证之后,不但对于临床治病比从前有了把握,而且对于阅读医书,也觉得和从前不一样。从前我只喜欢看有方有药的著作和开门见山的医案,而对于理论性的著作和像《临床指南》那样需要自加分析的医案,就看不进去。可是对辨证有了体会之后,感情就转过来了,不但喜欢看理论性的著作,而且看医案也有了自己的赏鉴与批评能力。从此以后,我还觉得现行的各科临床讲义,对于辨证的基本功,讲得不深不透,而强调分型,分型又分得太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教条。

据上所述,我请热爱中医的青年同志们从中汲取两点教训:一是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学,就要学深学透,不要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二是只要扎扎实实地学,人人可以学好,不要自暴自弃。

“戒之在得”

我能不套成方,辨证地自制新方,这仅仅是从外行初步接近内行,还谈不上“胸中无半点尘”。真正胸中无半点尘,那是中医的化境,要达到这一境界,确非容易。我已经是古稀之年了,孔子云:“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包含着功成名就,自鸣得意,不求上进,优游而休等想法。我在迟暮之年,总想在中医学术上继续前进,为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贡献。“戒之在得”,正是我应时刻加以警惕的座右铭。(按:“戒之在得”之“得”,过去多解为“贪得无厌”。我认为血气既衰,不应再有贪得无厌之想。今以“得”为自鸣得意,自满自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为训,始觉与老年人血气衰时的心理相符合。此处小标题,即取此义。)

有幸成为国医大师张磊弟子,侍诊期间,张磊老师常常告诫我们“欲做名医,先做明医”,面对病患自己要先明明白白,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如何才能成为“明医”?结合多年临证思考和对名医成才之路的探究,笔者认为,欲做“明医”,须树牢“一个前提”,做到“六个方面”,具备“一个关键”。

“一个前提”即德为先。医者仁心,古圣先贤对医德论述颇多,振聋发聩。孙思邈《大医精诚》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面对病患必须“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六个方面”,即博古今、谙医道、师名家、多临证、参西技、知人事

博古今,就是要有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人文素养。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医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河图洛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诸子百家、棋琴书画等都当涉猎。张磊老师本人在私塾时期就做到了熟背四书五经,并在书法、乐器、收藏、诗词等方面皆有建树。

谙医道,就是要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功底。必须下大功夫,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读甚至熟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等历代医家著作,明白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明堂流注》、六淫七情等医理真传。

师名家,即师从名师。名师不仅医术精湛,医德更令人敬仰。要做到趁早跟师、长期跟师、真实跟师、专心跟师。学好用好中医,重要的是“有中医思维,当铁杆中医”,张磊老师寄语门人曰:“医者必须要信中,信中方可大无穷。寻真先立愚公志,拨去浮云见太空。”而跟师,尤其是跟名师,会让初入中医之门的学子少走弯路,通过老师言传身教能对中医药临床疗效有更深刻认识。同时,老师的德、行、技、效会更坚定弟子传承中医药的信心。

多临证,就是学以致用,把从书本、临证中学习感悟到的名医大家教诲化为自己的经验。实践出真知,一个好中医至少要临证多年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建树。

参西技,就是要善于借助现代医学诊疗仪器,使中医四诊更精准。张磊老师主张衷中参西,中西医结合,但反对中医西化。他多次强调“中医人要信中,中医院要姓中”。信“中”,不是否定“西”,是要求中医人在面对患者的时候要运用中医思维,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现代医疗仪器检查可作为四诊的延伸,检查结果可作为诊疗效果评价参考依据。

知人事,就是要有社会阅历,了解人情冷暖,洞悉世事百态,通晓饮食居处、七情六欲、居处环境、四时气候等皆可致病,亦可治病。人是社会动物,不是孤立存在,只有做到天人合一,见微知著,方能少失偏颇。

具备“一个关键”,就是会融通、有悟性,能把所闻、所思、所悟、所用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

张磊老师经常教诲门徒要“读懂无字书,开好无药方”。临证中,所遇患者体质各异、证候表现多端,个人表述千差万别,医者如不能知常达变、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执中有权,就无法“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很难在岐黄大路上,做好中医药精深大文章。

中医药是国粹,既然入身其中,就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上有博古通今之略,下有经天纬地之才”,才有可能成为“明医”“名医”。

有文献报道,70%-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霉菌性阴道炎,约10%-15%的无症状女性中阴道有念珠菌的定植。其中50%的人经历过一次以上的复发,且各个年龄阶层都会有发生。

其发病因素比较多,如:抵抗力下降身体虚弱(病菌也是欺软怕硬的)、其它疾病导致(如糖尿病等)、滥用抗生素、欠缺生理卫生知识、感受湿热、寒湿等等,其病原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其发病特点主要有:一是症状比较重,瘙痒为主、疼痛和白带异常,严重时坐卧不安;二是大部分女性会出现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西医治疗此病主要就是采用输液或者口服抗真菌药物,临床患者有些有效,有些效果不明显甚至毫无效果。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要想减少复发的机会,就只有调整自身身体状态,增强正气,就是我们中医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其实这个疾病是中医的优势病种,采用中医治疗,能够极大地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发作,明显改善症状。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以前西医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时候,人们得了此病也都是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也是杠杠的。

在实际临床中我们也屡屡用实际疗效证明了这些,下面就举一个叶旭医生采用纯中医治疗阴道炎的案例给大家参看。

医 案

王XX,女,60岁。

既往史:子宫内膜癌术后2+年,经过放化疗

现在症:因外阴瘙痒于医院检查出阴道炎,经过西药输液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寻求中医帮助。自诉外阴有灼热感(但我检查时未发现红肿),瘙痒夜间严重影响睡眠,白带不多,检查见外阴前部分稍有裂口。人比较疲倦,唇色偏淡黯,近日胃口欠佳。口干自主饮水但不解渴。大便日解成型偏软,小便可。

舌 象:舌淡红苔白腻

脉 象:寸关弦滑缓尺脉稍弱

辨 证:脾气虚清浊不分湿浊下流郁热

治 疗:健脾益气化湿

炒白术 茯苓 人参 葛根

姜厚朴 石菖蒲 土茯苓

薏苡仁 当归 地肤子 神曲

5付,自煎,一日一剂。

二 诊:服上药之后瘙痒明显减轻,自觉疲倦感减轻,检查视裂口已经愈合。在服用抗癌药物,胃口还稍微欠佳,胃部隐约不适,近日觉有一些头晕。上方稍作更改。

炒白术 茯苓 人参 葛根

姜厚朴 石菖蒲 土茯苓

薏苡仁 当归 地肤子 神曲

鸡血藤 川木香 麦芽

5付自煎,一日一剂。

三 诊:瘙痒基本上没有了,但因为服用抗癌药物有些损伤脾胃,近日感觉下腹部有微微胀感(具体不舒服形容不出来),自居白天有点尿频,无夜尿。胃口较之前好转,头晕好转。大便日次,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滑缓。

辨 证:病久体虚,不耐抗癌药物的攻伐,气血亏损

治 法:健脾理气血化湿

人参 鸡血藤 石菖蒲 麦芽

隔山撬 炒白术 合欢皮 薏苡仁

当归 制吴茱萸 香附 桂枝

牛膝

5付,自煎,一日一剂。

服完后特意到门诊处告知我上诉症状已经基本没有了,希望再开几幅巩固一下,所以以上方稍微调整一下,开具4副,嘱其一副服用2天,服完一副可隔日再服另一副。后有碰巧遇到,诉继续服用抗肿瘤药物,尚未见特别不适。

按语

1、我们中医治疗这个疾病不是着眼于“真菌感染”“细菌感染”这些,不是像西方医学那样简单粗暴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我们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我们着眼的是这个病的病机,它产生的原理是怎样的,是脾虚夹湿,那我们就是健脾祛湿为主;是寒湿阻滞下焦,那我们就温散下焦;是湿热下注,就采用清化湿热的方法;属于阳气不足、气虚抗邪无力导致的,我们就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只有这样找到疾病的根源,将身体内环境改善,才能祛除病根。

2、关于治疗的时间:这个要根据病情来看,如果疾病是急性期的,病情较轻浅,那么治疗起来相对就快。如果是得病日久,身体比较虚弱,发作频繁的慢性期,那么治疗就会有一个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