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学生让我成长

钱碧玉

常听同事们说,宁愿教乖孩子,也不愿意教调皮的孩子。原因很简单:省心。我不以为然。

我曾经教过一个很“省心”的班级。每年评选“优秀班集体”,我的班级总是稳居榜首,是全校公认的模范班级。课间时分,我经常要“赶”学生出去玩耍,可不一会儿,他们又回到教室写作业;活动课上,我想带学生做游戏,却发现他们早已捧着书读起来……孩子们安静乖巧得让我有些心疼,与这群孩子相处的时光平静而淡然。

送走这届学生,我接手了一个六年级寄宿班。这个班级的学生与上一届学生的个性截然相反,班内只有10名女生,男孩都是顽劣好动的“热血青年”。孩子们经常在宿舍“大闹天宫”;上课时质疑教师的授课方式,公然与教师辩驳;课余时间,他们爬树掏鸟窝,折腾得一片狼藉……毫不夸张地说,刚开学时我处在疲于奔命的工作状态。也就在这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是多么贫瘠,已有的教育经验远远不够,生出一种囊中羞涩、捉襟见肘的逼仄感。于是,图书馆、新华书店成为我最爱流连的地方,我将一摞摞教育书籍借回去、买回家。夜深人静时,我徜徉在书籍中,在目光碰上一个个教育大师的名字和灵魂的刹那,我开始感觉到一种教育情怀的生成……

我开始用清澈的眼眸对视孩子们热切的眼神。我教孩子们唱班歌,给孩子们发喜报,填写“每日四问”心愿卡,邀请家长来班级开讲座,建立“悄悄话”信箱……孩子们喜欢周杰伦,我便开展《周杰伦,无与伦比》的班会课;学校附近建有草莓种植基地,我便带孩子们去采摘草莓;为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组织他们走上街头充当“啄木鸟医生”,消灭错别字……

记得喜欢恶作剧的小胡同学。一天深夜,趁一个同学睡熟后,他拿水彩笔在同学脸上作画,将同学的脸画成了一只“大花猫”,让人哭笑不得。生活老师气坏了,强烈要求给予处分。考虑再三,我让他向那位同学赔礼道歉,并推荐他加入班级的黑板报小组,请他负责绘画,同时交给他一个硬性任务——寻找机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同学。有了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指定要完成的任务,小胡再也不胡闹了。寒假过后,学校领导接到一封来自南京的表扬信,信中表扬小胡同学奉献爱心,将自己的300元压岁钱捐给了贫困家庭。看着在全校集会时受表扬的小胡,我由衷地骄傲和自豪。

毕业那天,班级里哭声一片,孩子们趴在桌上痛哭流涕,谁也不肯离开。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哭得最凶。

只教了孩子们一年,但留给我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相处的那些日子,像镌刻在我记忆深处的一幅幅画,一旦忆及,便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眼前,心中涌动起要将这些故事写下来的强烈欲望。于是,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驱使着我将所有的温暖与爱意汇聚于笔端,凝注于文字。所有对教育的感觉、记忆、思想方式以及所有的热爱都在这个契机中复活。我终于开始成为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股奇妙的力量在我的内心生长,我清晰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梦想、温暖与热爱。

感谢教育路上遇见的那些活泼可爱、调皮好动、经常闯祸、经常犯错、惹是生非的孩子,你们是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好孩子!是你们的“不乖”,是你们如水一般的载歌载舞,使我日臻完美。

(来源:中国教师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