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达·芬奇之谜

破解达·芬奇之谜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博学,涉猎广泛,最负盛名的是绘画。绘画的代表作有三幅《蒙娜丽莎》(1502年50岁)、《最后的晚餐》(1495年 43岁)和《岩间圣母》(1483年 31岁),其中《蒙娜丽莎》是世俗题材。
《蒙娜丽莎》有众多“拓荒”之举,令后辈高山仰止。作品内涵“隐喻”,谜中之谜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八卦之多风靡于世,其中最无聊的是考据模特。考据模特没有专业意义,只要认真欣赏,稍加思考,就会知道这幅作品不是写生,是创造,并且离臆造很近。创作初期画家会有过写生,作为“借题发挥”的引子,这“引子”连原型都说不上。达·芬奇要表现的东西太多,没有生活原型能够具备。画中人不是神,不是权贵,也不是贫民,是个有产者。她不是具体的张三李四,是达·芬奇心中偶像,借此表达自己的愿望。
达·芬奇的青年自画像
西方学者通过现代科技将《蒙娜丽莎》与达·芬奇的青年自画像对照,重叠后,两者的基础轮廓吻合,认为《蒙娜丽莎》是女版的自画像。这个提法饶有意味,再想,也不意外。男人选择配偶会有母亲的影子,画家塑造理想女性会带出自己的某些特征,心理学早有论证。
《蒙娜丽莎》
细细品味《蒙娜丽莎》,笑意在有无之间,阳刚在恍惚中隐现,正是这种似是而非造成了众多疑团,历经数百年人们仍在猜测、探索、推演,以求“真相”。其实似是而非即真相,是达·芬奇孜孜以求的。艺术最高境界经常在“真亦假时假亦真”中游荡,“迷雾”中能够感怀的仅是幻象。幻象神秘,欲求不得,魅惑在距离之外。
诗歌、散文可以姿肆表现亦真亦幻的形象,绘画很难,手段捉襟见肘。达·芬奇奋然闯入,有其高妙之处,他能够将局部感觉区别于整体,又不破坏整体感。人的表情通常嘴笑眼也笑,蒙娜丽莎却不,专注眼睛,目光凝神远眺,笑意全无。回顾整体,笑意又现;巡视眉骨额头,男相闪现,回顾整体,女性依旧。
画家将不笑藏于微笑,将阳刚融入阴柔,他需要依傍超强整体感,控制局部不“搅局”,其中有太多过犹不及的度需要把控,差一点点就失败。
《蒙娜丽莎》局部
最终他居然控制住了,并且控制得很好,欣赏者既便被似笑非笑的恍惚过,再度观赏,蒙娜丽莎仍在笑,只是笑意中添加了曼妙与更多的神秘感。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使数百年间粉丝们接龙式的“跪倒”,赞叹、猜测,兴致仍盎然。
达·芬奇的确想画自己,只是男相不如女,女性代表人类、代表美,代表爱,在男权社会中极具诱惑力。但他不容阐述自己观念时自己不“在场”,于是尽心竭力地创造个女有男相,或者说男扮女相的人,以刚柔相济的身姿在复兴洪流上空翱翔。
由此蒙娜丽莎有了双性人的温婉与坚毅,她身着华服,身肩重任,向世界宣示:“我,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主导文艺复兴;我,矗立在宗教统治的画坛上,意在挑战神权;我,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这么多内容《蒙娜丽莎》都表达出来了吗?它超出了绘画语言范围,只能用凝神远眺的目光让你去猜!
很少有人称赞蒙娜丽莎为美人。古今中外多如繁星的美女哪个不比蒙娜丽莎美,尤其质疑她高耸眉骨,眉骨上还没眉,真难看!
法国工程师帕斯卡·科特用高科技多光谱相机发现,表层背后的“蒙娜丽莎”曾经有眉毛、有睫毛,还有灿烂的微笑,是个大美人。眉毛和“灿烂”后来被有意抹去的。
史学家又告诉我们:那时巴黎剃眉是社会时尚,那么抹去眉毛是用时尚表现世俗喽,仅此而已吗?
达·芬奇可是“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开山鼻祖,遗世有200多幅骨骼肌肉解剖图。女性骨骼被脂肪覆盖,只有眉骨与额骨等处可显示解剖知识,抹去眉毛可以精心描绘眉骨。眉骨上接额头,形成一块“艺用解剖学”使用实例。在一举两得的“怂恿”下,损失美貌他也要炫耀一下自己的知识优势。
人体解剖图
大师也炫耀!何况大师还有点自恋。在文艺复兴的时候,男人留长头发不稀奇,留胡子极罕见。他留个大胡子,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他穿着带花边的粉红色或紫色外套,上街兜风,博取“回头率”;他还会用左撇子表演从右到左倒写“镜像书”,喜欢绘声绘色描绘自己解剖死尸,由此尽性陶醉在讶异声中。
19世纪生理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用微电极同时刺激人的两半脑,原设想1+1=2,可以获得双倍的效率。应试者的反应出人意料,结果远大于2,产生5至10倍的效率。这个试验解释了天才的成因,人人都有左右两半脑,绝大多数倚重一侧,闲置另一半。不是老天偏爱少数,而是多数人自带“富矿”不开掘。闲置的半脑还会拖累另一半,使其得不到充分发挥。激发大脑潜能,就是多用闲置的大脑,理性、感性齐“开弓”,抖擞天赋降下来。达·芬奇就是两半脑极度激发,效率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
媒体介绍达·芬奇时《理想的比例》图是“标配”,此图是左右脑交互补偿,显示思维方式之翘楚,无出其右。
理想的比例
达·芬奇说:“一个人的身体,这样举起来的时候是一个圆形,这样站着的时候是一个方形,所以一个人的身体既是圆形,也是方形。”
图中显示人体比例标准:男子八头身高;人的肩宽为身高的四分之一;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同;乳部与肩胛骨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宽度;人跪下时高度减少四分之一;卧倒时剩下九份之一。两眼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睛的长度,耳朵与鼻子的长度相等。
此图诠释了人体各部位的最美比例,读着吃力、吃惊,惊叹他的观测、比较、认真的科学精神,其中不少等宽等长真是美妙绝伦。
学画的人凭感觉描绘对象,画不像,不知道怎么解决。达·芬奇提供了一个8头高的人体比例。此图不是告知,而是阐述一种方法:用头高目测人体比例,或6.7个头,或8.2个头,任何人的身高比例都可以获取,并且立即知道是腿短了还是腰长了……
用左脑想清楚,用右脑画出来,图的产生是思维驱动,接受者也需要从图形启示回升至理性认知。形成概念的理性还可以推演,推演至其他:所有景象都可以取局部为“准”测量整体比例,可以以人的身高为准目测山水景物,也可以反过来在整体中用均分或等宽确定局部。目测法还可以推演至深浅、虚实、冷暖等等各种级差感。级差中也有比例,这种比例可称为比差值。
《蒙娜丽莎》的五官虚实处理非常成功,就是依托虚实比差值在渐隐中完成的。他为观赏者设计了审视次序,观赏者第一眼聚焦蒙娜丽莎的双眼,很快转至左眼,之后依次是眉骨、右眼、鼻梁、嘴、嘴角、脸颊、额头、胸、手、衣衫、头发……,最后是背景。作品中绝大多数形的界限不明晰,明晰的、对比最强的,在前,虚的、对比弱的退后。虚的程度不同,产生层次。由虚实层次产生审视次序,虚实层次感清晰,审视次序稳定,普适性高。
画中这个“虚”,在生活中没有,人眼会自动调整焦距,前后都清晰,它只存在于整体观察中。形象的虚实主次是画家主观创造的,人们的主次感大致相同,个性强烈的又差之千里,它是画家灵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产生风格的要素。讲透彻:艺术魅力在虚不在实,有足够的虚才会有足够的层次,才能产生足够的塑造“空间”。
实无余地,虚则无限;虚者难,难在虚中有物。
达·芬奇是“晕涂”(Sfumato)技法的顶级高手。整幅作品晕涂了40多层超薄油彩,每层厚度仅2微米(头发厚度的1/50),每层需要等待数月才能风干,干透后才能再画,半透明涂层叠加营造出隐约、模糊的层次感。作品中的审视次序,形象的似是而非,内容的神秘与丰富,都得益于渐隐“晕涂”技法。
达·芬奇像
中世纪的黑暗也有“正效应”,十字军东征与穆斯林西侵,古希腊和罗马失散的文艺经典,两次批量回归西欧。正是文化回归才促成西欧文艺复兴的。
达·芬奇在这个浩瀚的文海中陶冶、博览,由此集先辈智慧,促成他在绘画、音乐、哲学、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他的全部科研成果汇聚在他的手稿中。手稿大概30000页,幸存下仅6000页。遗留下来的械设计图超过15000项,破解了其中150项,在他死后300年有些被制成实物。
达·芬奇发明了脚踏车,直升机,坦克车,潜水装置和机械人,设计出飞行器、水下呼吸装置、风速计和陀螺仪,……一生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也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和悬疑。牛顿对达·芬奇的科学成果赞誉有加,称:如果在达·芬奇时代就发表这些发明的话,人类文明至少提前30--50年。
达·芬奇在20多个领域都有成就,可见其惊人的阅读量、惊人的记忆力与独到的思维方法,是有史以来两半脑调动最充分的人。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其价值远远高于物质的。精神财富中左右半脑同时开发尤为显著。
生理心理学家从没发现人与人的大脑有生理上的差别,唯一的差别是大脑的调动度。人的思维是由脑细胞突触之间的生化电信息交互产生的,使用量大的区域突触多,使用少,突触少,长期不用突触会消失。大脑调动度是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可以调动的,当然从幼年时代开发优于成年,而成年的自控能力优于幼年。达·芬奇的奇迹不可能复制,同时激发两半脑或多或少还是可以学习的。
喜欢学习,能够深度思考,是否属于天赋,还是努力可以做到的。世间一切归于造化,一切都是必然中的偶得。
聂昌硕 2021年3月30日

《岩间圣母》

《最后的晚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