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

“天人相应”及“取类比象”乃中医思维,也是中医之精髓。中医思维模式的核心就是:“天人相应”、“ 取类比象”。将“天人相应”、“取类比象”和中医理论结合起来,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认识到未知,以类万物,我国古代先人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

中医学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思维,即是“天人相应”及“取类比象”。古人发现,人与万物皆生于天地间,其实和天地自然并无二致,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即是一个小宇宙。因此说,天地之象、万物之象与人之象可互相对应。中医重视“取类比象”,这是中医独有的思维模式,是精通中医的关键。把“象”悟透了,万事万物都可与中医产生联系。学习中医就是要把握古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从思维方法和哲学方法上去理解古人,如此才能如庖丁解牛般顺畅自然。天地万物莫不有象,透过“象”去感悟中医,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捷径。

“取类”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比象”则是一般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结合,正是中医的核心思维模式。“取类比象”可以说是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

其理论即是:天地之间,万物万命,不离五行;人生天地之间,亦禀五行而有生长壮老死。人吃五谷杂粮,人的五脏六腑各禀五行,与万物万命互相关联。能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则人的生命与万物万命自然相应。所谓取类比象,即是人与万物万命之间所禀受的五行之气相互贯通而已。中医四大经典最重视“取类比象”,整个脏象体系就是“取类比象”思维的延伸,“取类比象”思维在中医的起源、形成及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经》有言:“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又言:“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            真正的中医,其思维必需是纯中医的,必需有“天人相应”和“取类比象”的思维。舍此,绝非真中医。比如“提壶揭盖”一法,用宣肺之法来通小便;“增水行舟”法,以生津润肠之法通大便,这即是“取类比象”思维的具体运用,而绝不是依据成分。是否运用“取类比象”思维,这是判断真假中医的金标准。

中医理论是如何建立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前贤对于天地人进行了大数据的观察,然后分析归纳出来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以“天人相应”,及“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古人利用阴阳五行做框架,一步一步地推导出中医理论。

“取类比象”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文字即是象形文字。“取类比象”,是中医理法方药的灵魂及精髓。舍此他求,皆是外道。

──李书涛

(0)

相关推荐

  • 中医偷偷学,想对中医学子们说的话

    今天 高山 姚炳炎 - 中国十大古琴名家名曲 中医偷偷学,想对中医学子们说的话 ▲ 曾骞 几年前,日日见一个性情憨厚的男孩,常独留校舍,牛角挂书,笔记盈累,从未松懈.所以令我游心寓目.他是大四医学生, ...

  • 老子,是如何领悟道的?我们,能不能也像老子一样的领悟道?

    我们现在对于道家文化的认识,或者说对于道的理解和领悟,都是依靠了老子所写的<道德经>这本书. 那么,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他老人家又是根据什么来理解并领悟道的呢? 从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众多零 ...

  • 古人的思维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后世的理论发展是补充还是填充

    一直以来,无论在科学界还是在中医界,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古人的思维模式,到底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其实,古人的思维是系统化的,是成体系的,中西方的古代圣贤都是如此. 我们今天还是立足于东方的思维方式 ...

  •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

    I导读:这篇精彩的讲座相信很多老读者都读过并且印象深刻,文中宋柏杉老师讲了两个病例,一是桑菊饮合通窍活血汤治愈一例脑瘤,一是宣白承气汤治愈一例主动脉夹层.几年前我们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是完全的震撼.感动 ...

  • 阳气少,浑身堵!明代薛己的医案,补阳气、消腹胀,回归中医思维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难经>.<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 ...

  • “取类比象”——中医思维的灵魂!

    象形思维(一):望诊,中医最有趣的灵魂 有没发现中医平时说的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是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望诊的重要性,<难经玄解>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 ...

  • 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五行学说是古 ...

  • 从中医思维解读:肝司二便与肾司二便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一段时间,读命理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壬水与乙木.甲木与丁火.丙火与辛金.庚金与癸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粉丝,由此我联想起肝肾与二便的关系,原来也可 ...

  • 中医思维解密上火的真正原理!

    每个人都有过所谓的"上火",比如说什么长痘.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等等,然后很多人就以为自己是"火"太大了,可是往往很多人却发现自己明明容易手脚冰凉啊,不喜冷 ...

  •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精彩荐读)

    中医书友会第80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宋柏杉 ⊙ 整理者/闫安强 编辑/王超 ⊙ 校对/战士徐 I摘要:你有什么样的综合知识,你就会有什么样的视野,你就会成什么样的中医人.中医是博大的 ...

  • 图解中医,帮你更好地了解中医思维!

    一直以来,国人以中医为国粹,以中医自豪,甚至以中医自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学生又遍布全球,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等,殊不知:"老师"早已被" ...

  • 中医讨论:秘谈阴火学说!(中医思维)

    山人传道 今天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学说."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补益阳气与升阳散火相结合,是李杲学 ...

  • 用中医思维治痤疮,1周见效,2周全消,秘诀是什么?

    如何用「中医思维」治疗痤疮? 作者/肖相如 -1- 病例分享 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皮肤科工作,可是自己脸上的痤疮此起彼伏,惨不忍睹,怎么治也治不好,就凭这张痤疮脸在皮肤科混实在尴尬,就回学校来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