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 通痹止痛方解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苍术10克,黄柏10克,薏米30克,牛膝15克,土茯苓30~120克,萆薢30克,车前草30克,威灵仙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30克,海风藤30克,络石藤30克。
功效:清热利湿,泄浊化瘀,通痹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多属湿热浊瘀搏结者,症见关节急慢性疼痛,受累关节与周围组织红肿发热及活动受限,或关节变形,或肢体肿胀,或酸软乏力,或见皮下痛风石,或小便色黄。
用法:每服中药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至没过药材3横指高,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每服煎煮2次,取汁混匀分早中晚3次于饭后30~60分钟左右温服,每次服用量大约300~500ml。若值痛风急性期可频饮不拘时服,每天1服,7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酒类海鲜、豆类及发物,尤其应尽量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宜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以配合治疗。
方解:中医多将痛风归属于痹证之热痹范畴,乃风、寒、湿、热等邪气杂至,或兼夹痰瘀,痹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所致肢体关节疼痛。对于痛风,国医大师朱良春则提出“浊瘀痹”的新病名,指出浊、瘀、痰内邪互为因果,化毒致痹的论点。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清热利湿,泄化浊瘀,通利关节,祛风止痛,兼顾脾肾之法。
本方由四妙丸合四藤汤加味化裁而成,方中苍术、黄柏、薏米、牛膝取四妙丸清热利湿之意,苍术、黄柏乃丹溪二妙散之主药,能清热燥湿,薏米其味甘淡,其性和平,既可淡渗利湿,又可解毒散结除痹,况为药食两用之品,久用无碍。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标本同治,又可引药下行,一药而多用,临证方中常用怀牛膝,病在下肢者则用川牛膝或两者同用。方中重用土茯苓,功能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历代医家多谓其能治拘挛骨痛,除周身湿痹,尤解杨梅疮毒,乃为浊瘀痹之良药,实能堪此大任。萆薢利湿泄浊,祛风除痹,车前草清热利湿,导邪从下窍而出,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丹参、鸡血藤为成肇仁所用经验药对,古人云:“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二药都既能活血又能养血,活血而不伤血,祛邪而不伤正,实为活血化瘀之首选。鸡血藤、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四藤皆能通经活络,其中鸡血藤长以养血活血,忍冬藤长以清热解毒,海风藤长以祛风止痛,络石藤长以凉血消肿。鸡血藤、海风藤其性偏温,忍冬藤、络石藤其性偏凉,四药合用,相辅相成,寒温适宜。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泄浊化瘀,通痹止痛之功。
加减运用:若关节疼痛剧烈,病久痛处不移,入夜尤甚而属血瘀者,可酌加桃仁、红花、制乳没、水蛭、地龙化瘀以通络;若肢体肿胀疼痛而属血水互结者,可酌加泽兰、益母草、川木通、王不留行活血利水以消肿;若身体重着,下肢酸软乏力而属湿浊下注者,可酌加泽泻、木瓜、猪苓、汉防己利湿以泄浊;若伴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而属经络痹阻者,可酌加豨莶草、伸筋草、老鹳草、穿山龙祛风以通络;若其病夹寒或久用苦寒清利之剂而致寒湿者,可酌加附片、细辛、独活、肉桂以温寒化湿;若见脘痞、纳差、便稀而属脾虚者,可酌加党参、白术、茯苓、麦芽健脾以和中;若见胸闷吐痰,苔腻,脉滑而属痰凝者,可酌加法半夏、陈皮、僵蚕、远志豁痰以通痹;若兼腰膝酸软而属肝肾不足者,可酌加杜仲、续断、桑寄生、补骨脂补肾以壮骨;若湿热久稽,伴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而属阴伤者,可酌加生地、石斛、知母滋阴润燥以通痹;若病在上肢者,可加桑枝以为引;若体虚者患病,可加黄芪以固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