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哪里来?》系列 九、大结局:李白父子是老子的原型
戳上方蓝字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好文不错过!
这是行之龙心理推送的第29篇文章
编者按:本文是《老子从哪里来?》系列的第九篇,也是《老子从哪里来?》的大结局。老子出生即能言、指李树而姓李的传说,其实是来自于李白的父亲自己不姓李却让儿子姓李,几年后自己又如法炮制恢复李姓的真实经历合编加工而来。这就从来源上证实了关于老子的传说出现于李白所处的年代或之后,以事实为依据间接证实了“老子”是唐朝人加到古籍中的。详细内容请往下看。
截止到上期,我们通过大量的证据揭开了李白的身世之谜。而《草堂集序》中关于李白的生平介绍共七句话,还剩下后面三句,即第五、六、七句没有详细分析。这三句话就是:
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前文已经介绍了典故“神龙之始”、“惊姜之夕”,了解到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典故暗藏的相关信息。
第五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武则天被赶下台的神龙元年,李慎逃回了内陆到了四川,偷偷举行了一个回归本姓的仪式:指着院子里的李树说:“我以此为姓。”以这样童话般情节恢复了李姓。这一年,李慎七十八岁。
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与《史记》中记载的老子的出生与姓氏的来历,竟然一模一样!
传说中,老子的李姓就是这么来的来的!《史记》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载。传说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一说李母怀胎八十一年而生老子,所以老子一生下来就八十一岁了;一说老子生下来就是一个白眉毛白胡子的老头;一说是其母亲怀胎七十二年而生老子。总之,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指着李树说,我姓“李”。李姓,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所看到的《史记》正义、索隐都是这么记载的,东晋葛洪的《神仙传》里也是这么记载的,唐代编纂的《艺文类聚》是这么记载的,宋代人编写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也是这么记载的。
——当然,大家更不要忘记,所有这些书籍全部是从唐朝的版本中转印来的
《李太白全集》注引《艺文类聚》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赖乡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于天,然生于李家,犹以李为姓。又云:母到李树下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所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李白的父亲这是在效仿传说中老子的做法,借老子“指李树而生伯阳”这个典故,来暗指自己恢复李姓这一过程。因为他是在效仿老子,所以才在“指李树而生伯阳”这个典故前加上了一个“复”字,以表明自己只是在重复老子的做法
请注意:以上的观点其实是有一个假设的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关于老子的传说早在李白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然而,我们在本系列的第一篇就已经提出了证据,证明古籍中关于老子的记载极有可能是唐朝人加进去的。当然,至于唐朝是什么时候加进去的,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线索和确凿的证据。正因为如此,那么,我们就有了另一条思路:真实的历史更大的极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即在李白的父亲之前,还没有“老子”以及“老子”的传说,李白的父亲才是“老子”的原型。
所以,我们需要打破以今推古的习惯思维定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用纪实的标准,完全从字面意义上来来分析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神龙元年,是公元705年,李慎七十八岁,他第二次“指李树而生”,出生的主角是李慎本人,字伯阳。
按照古人起名的规则,伯,是指老大。李白的父亲这次是“指李树而重生”。以这种方式出生的,在他这一辈中是头一个,故称“伯”。参考李白的名与字,我们可以推知,李白的父亲“指李树而生”,重新恢复李姓以后,取名为:李阳字伯阳。原文可能是“复指李树而生阳,以伯阳字之”,与李白的介绍完全相同。大概是因为当时照顾李白的当涂县令名“阳冰”,为了避免误会,李白这才只提父亲的字“伯阳”而不言“阳”。
事实上,这已经是李慎一生当中的第三次“出生”了:
第一次出生,是在公元628年,出身高贵,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排行老十;
第二次出生,是在公元689年,被当时的皇太后武则天改为“虺”姓易名;
第三次出生,是在公元705年,自己“指李树而生”。
李慎的第二次出生,与其说是“生”,倒不如说是政治和身份上的“死”。而第三次出生,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因为虽然总算是恢复了李姓的真实身份,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时任皇帝的批准,从此却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只能作为一个全新的与皇帝家族没有任何关系的李姓人存在于人世间了。
因此,第三次重生恢复李姓,对于李白的父亲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表明,这已经李白的父亲生前最好、最后的归宿了。
不过,还一个疑问:如果曾经的太子太师、纪王李慎真的是李白的父亲,那么,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呢?活到了多少岁?
前文有“中叶非罪谪居”的记载,而那个时候的李慎,已经六十二岁,那么,他有可能活到了一百二十岁左右。后面我们会提到,李白的父亲还有“季世”。古人三十年为一世,因此,李白的父亲肯定是活到了90岁以上。因此,可以大致推知,李白的父亲应该活到了近百岁,去世时间大概在公元718——748年之间。
感谢李白的研究者们!他们建立的李白年表给我们提供了宝贵而重要的信息:通过梳理李白的作品年代和行程记载,我们发现,开元九年至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1年~724年三年间,没有李白的任何记载,既无作品问世,也无出游行程记录,而在724年的记载中则有“24岁。辞亲远游”之语。
父亲李慎出身于皇帝之家,“擅长文史”,又是老年得子,此时已经是90多岁高龄,李白从小饱读诗书,因此,李白必定深谙“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辞亲远游”,意味着父母双亲中有人去世了。父母去世,守孝三年,这是古代的礼制,至今农村许多地方仍然保留了守孝三年的习俗。
从721年20岁开始创作并出游开始,李白于722年21岁在成都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作《登锦城散花楼》以后,就进入了一生当中唯一一次连续三年没有任何记载的阶段。这说明,在722年,李白的父母当中有一位去世了。
因此,公元722年去世的,应该就是李白的父亲。
这就是说,前文“中叶非罪谪居”的“中叶”,只是粗略的说法。人过五十皆可言人生过半,六十二岁称“中叶”也在情理之中,并非确切的人生中间点。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李白的父亲李伯阳,曾经的太子太师、纪王李慎去世于公元722年,享年95岁。
父亲去世后,李白于722年~724年在家守孝三年,没有任何社交活动,也没有任何作品发布。直到724年守孝期满,李白这才辞别亲人开始远游。此后,李白再也没有守孝的相关记载。
或许,李白的母亲比李白更长寿吧?
当然,也有一种悲观的可能就是,知道了丈夫真实身份的李白母亲,在丈夫去世后也追随而去了。所以,李白从此再也没有了任何牵挂,才可以放心地浪迹天涯。
至此,李白的身世之谜已经揭开了,不过,李白的生平介绍还没有分析完,还有许多谜需要揭开,比如李白的生平是谁写的?李白的诗歌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等?
史料记载,李慎好学,擅长文史和观察星象,在皇族中与越王李贞齐名,时被人称为“纪越”。
排行老十的李慎是纪王,老八李贞是越王。人称“纪越”而不称“越纪”,显然是因为李慎的能力、水平和名气远超过八哥李贞,而并非两兄弟“齐名”。这就是说,李慎文史、观察星象的水平在当时被公认为是最高的,非常出名。
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难怪李白的生平介绍里典故运用的水平会如此高超,会涉及如此大量的帝王秘史,对天文知道的掌握会如此娴熟,原来背后的高人是唐太宗的八皇子、以擅长文史和观察星象而名声远扬的纪王李慎!
这就是说,《草堂集序》中这段李白生平介绍的真正作者,应该是李白的父亲李慎,而不是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只是转录到了《草堂集序》中而已。前文我们也曾提到,从这段文字典故运用水平和内容来看,不像是出自一个远离皇宫的县令之手,而应该出自皇宫内高人之手笔,现在也就找到了答案。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临当挂冠,公又疾殛。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
弦歌,也是典故。《论语·阳货》记载,孔子学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后来,《晋书·隐逸传·陶潜》中也引用了这一典故: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殛,《说文》:“殊也。殊谓死也。”又曰“谓正文殛当作极也。”《尔雅·释言》:“殛,诛也。”《郉疏》:“谓诛责也。”《书·舜典》:“殛鲧于羽山。”《孔传》:“殛窜放流皆诛也。异其文,述作之体。”《左传·僖二十八年》:“明神先君,是纠是殛。一说斥死曰殛。”又《集韵》:死也。从以上解释来看,殛,多数人解释为“极”或“死”。因此,此处可以理解为“病得很重,旋即去世”之意。
授简,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十三:梁王心中不乐,到兔园游玩。于是摆上了酒席,邀请宾朋好友,请来邹阳,召来枚乘,司马相如最后到来,坐在宾客的首位。不久小雪粒飘落而下,继而大雪满天飞扬,梁王唱起《卫风·邶风》,又吟诵《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简送给相如,说:“抒发您精密的文思,运用您华丽的词藻,描摹眼前的景色,为寡人作一篇赋。”后遂以“授简”指给予简札,或谓嘱人写作,或指奉命吟诗作赋。
俾,读音为bǐ,基本意思是门人、门役,代表主人站在门口为主人接客或传话的人。《诗·小雅·天保》等均有相关记载。这里李阳冰是自谦,将自己比作代为李白传话的门人,意思是由李白口授李阳冰笔录。
用白话文来讲一下上面几句话,原来李阳冰是借“弦歌”这一典故讲述到:阳冰我尝试出任县令,并不是自己心里所爱好的,李白不嫌弃我而借居异域(指借居在李阳冰处),我们二人扁舟相欢。正当自己即将卸任的时候,李白却生疾病旋即去世了。李白有草稿万卷,手上的文集还没有整理。李白枕边嘱托于我,作为传话的人,我代李白写下了这篇序。
在这里,李阳冰清楚明确地交待了事情的原委:《草堂集序》的内容源自李白的口授,李阳冰只是加以润色整理而已。大概《序》中也只有这一段文字,是出自李阳冰之手,其他都来自李白的口授。而李白口授的内容当中,只有最后一句“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是出自李白本人之口,其他内容,则是出自李白的父亲李慎之手。
那么,李慎第一次“指李树而生”,是什么时候呢?
当然是李慎的儿子——李白出生之时!
因为前面的内容都是在写李白的父亲,所以,尽管从时间上来说,李白的出生是在李慎“复指李树而生”之前,但也只能放在后面第六句中介绍了。之所以要加上一个“复”字,就是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指李树而生”李太白的经历了,所以“指李树而生”李伯阳必然就成为“复”。
这与老子“指李树而生”的传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后人解释是因为前面有老子“指李树而生伯阳”才言“复”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惊姜之夕”、“长庚”这两个典故。通过这两个典故,我们知道了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一个天气晴朗的晚上。当时,天上的星辰清晰可辨,长庚星——也就是我们在神话中所听到的太白金星——正要从西方的天空中落下。而随后,李白就降生了。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改姓易名、死里逃生的李慎,是多么渴望能有个自己的孩子?那真是日思夜梦。谁又能想到七十二岁了还能生儿子?在长庚落下之时出生的这个儿子,不正是名符其实的“长庚入梦”吗?
从此以后,“长庚入梦”也就可以成为用来形容晚年得子的典故了。
长庚入梦。擅观星象的李慎的高兴之情自然不言而喻,这个儿子简直就是太白金星下凡啊!“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这就是李白名字的来历。
李白生平介绍的最后一句,也就是第七句中的“世称太白之精”,也是典故。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李白在长安紫极宫,意外地遇见了贺知章。李白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脱口而出:“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并称他为“谪仙”。
所谓“得之矣”,意思是得到了真相、实质,符合实际情况。当初贺知章说李白“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的时候,并不知道李白的出生与太白金星真的有关联,所以,李白认为,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故言“得之矣”。在李白生平介绍的这段文字中,也只有这一句话,是出自李白本人之口了。
父亲李慎“非罪谪居”,儿子李白被人称为“谪仙”,父子二人至死有祖难相认,有宗无法归,岂不就是“谪”吗?。若非天意,焉能至此?
时矣!
命矣!
“得之矣”,其实还是李白特意留下的一个标识。李白渴望后世有人能籍此标识,把《草堂集序》中的生平介绍,与李白生前的最后一篇诗作《临路歌》中的“得之传此”联系起来,解开他的身世之谜,还他们父子身世的清白。
《临路歌》,也被很多人误传为《临终歌》。歌中唱道: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让人很是有些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其中提到了孔子出涕,又是临终前所作,而此前,李白又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大鹏赋》,且位列《李太白全集》之首,所以许多人就把“西狩获麟”与“孔子出涕”的这两个典故联系了起来,认为“今大鹏摧于中天,时无孔子,遂无有人为出涕者,喻己之不遇于时,而无人为之隐惜。太白尝作《大鹏赋》,实以自喻,兹于临终作歌,复借大鹏以寓言耳(《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2011年)。”
其实,人们只理解对了一半,李白的确担心“时无孔子”,但绝非是担心“无有人为出涕者”,他想表达的其实是:孔子出涕,并不仅仅是“为之隐惜”,更是因为孔子知麟之尊贵,可谁又知道我李白身份的尊贵呢?
歌中最关键的一句,就是“后人得之传此。”李白临终之前,希望后人得到的究竟什么呢?传扬的又是什么呢?《大鹏赋》的豪情?浪漫?远大抱负?自由率真?这些能够成为一个人死不瞑目的牵挂吗?
显然不是!
其实,李白在歌中表达的很清楚,他已经实现了“大鹏飞兮振八裔”、“馀风激兮万世”的远大抱负,足以青史留名;但心中还有“中天摧兮力不济”、“游扶桑兮挂石袂”的遗憾,而这一遗憾,才是李白临终前最希望“后人得之传此”的内容。歌的最后一句,表达的正是李白的担忧——仲尼已经不在了,还有谁能如孔子知麟那样,懂得我的心呢?
这就是说,李白希望“后人得之传此”的内容,并不在《临路歌》中。那会在哪里呢?
“临路”,显然是李白指自己已经面临踏上人生不归路,并非“临终”之误。李白去世以后,谁将为李白办理后事、替李白发声呢?当然是“枕上授简,俾余为序”的时任当涂县令李阳冰——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以传话门人的身份,代替李白公布了李白的身世和生平介绍。这才是李白真正的《临终歌》,这才是诗人李白人生最后的绝唱,一首无声的终曲。
得之矣,就像是在打招呼:嗨!要“得之传此”的内容在这里呢!
这才是李白《临路歌》所要“得之传此”的真正内容。
李白在《临终歌》——《草堂集序》中隐晦地讲述了一生都不敢对人言讲的身世的秘密。这是李白临上路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的安排:借李阳冰之手,在离世之后将自己的身世公布于众,希望“后人得之传此”。
唯恐后人看不懂,李白特意在文末留下了非常显著的标志——以“得之矣”收尾,期待后世有人能看懂《临路歌》,得之其要;又能够读懂那段100字明暗两线的哑谜式的文字,得之其情,并将这些事情传之于世。
遗憾的是,事实也正如李白《临路歌》中所担心的,“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一千二百五十九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人能真正懂他的心。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李白的一生,是努力证明我是我、我爹是我爹、我爷爷是我爷爷的一生,他终生都在这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且至死都没有放弃努力!
然而,很遗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白竟然整整等待了1320年!
好在,很幸运,今年,在李白去世的第一千二百六十年,李白的愿望终于实现啦!他的身份终于被发现啦!
在此可以告慰李白的在天之灵了:
安息吧!
今天,人们终于知道了,你的父亲,就是曾经的太子太师、纪王李慎、后来的东岩子、李伯阳;你的爷爷,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你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孙子!
你终于光明正大地认祖归宗啦!
李白的身世总算是弄清楚了。
可是,当时李慎被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武则天“易姓与名”,已经失去了李姓资格,被从皇族李姓族谱中除名了;后来的李唐皇帝已经认定李慎已经死亡,将封号给了他活着的“小”儿子李诚。没有现任皇帝的批准,已经被“死”去的李慎、名义上的李伯阳,是没有办法回到原籍族谱中的。李慎的身份恢复不了,晚年生的小儿子李白的李姓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哪个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生下来而没有姓呢?更何况,从心理学角度,皇子出身的李慎,经过了生死之劫,被强迫改姓易名失去了本来高贵的姓氏。因此,他对于姓氏的渴望与重视,自然要比普通人更加强烈。
于是就有了李慎的第一次“指李树而生李姓”。公元701年,儿子出生。李慎“指李树而生李姓”,让儿子与普通家孩子一样,生而有姓;又因为这个儿子的到来之时,李慎已经是七十二岁,本来只是内心的企盼,并未指望成真,而儿子出生时,又恰逢长庚星西落,所以李慎就给儿子取名李白字太白。
公元705年,武则天倒台。李慎可谓是欣喜若狂,终于可以结束改姓易名的“死人”身份了!于是他带着家人,潜回内陆,选择了没有熟人故旧的四川,第二次“指李树而生李姓”,这次出生的,是重新恢复李姓的李白的父亲,取名李阳字伯阳。这么算起来,李家父亲比儿子还晚出生了四年!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李慎指李树让儿子姓李,对于邻居来讲,是不是奇闻?对于小孩子来讲,是不是美丽的童话故事?是不是非常具有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价值和传播价值?
大家再想像一下:家里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头,指着李树说:“我以此为姓。”
哟!某某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白胡子白眉毛,七十八了,会说话,指着李树说:“我以此为姓。”这不正是传说中老子的出生和李姓的来历吗?
“小子”一词很早就有了,《尚书》、《逸周书》《论语》等古籍中,有大量的出现。但直到在《史记》中出现之前,从来没有在其他古籍中看到过“老子”一词。
家里一个刚1岁的七十八岁的老小孩李伯阳,一个5岁的小小孩李太白。小小孩当然就是“小子”喽!
大家可以想一下:那么,人们会把这个老小孩会叫什么呢?
——当然是“老子”喽!
—— 一生下来就是快八十岁的老头了,指着李树说:“我以此为姓。”是不是天下头一个?是不是人们头一次听说?
近八十岁的“老子”李伯阳是父亲,5岁的“小子”李白是儿子,是不是非常具有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价值和传播价值?
——这就是“老子天下第一”这一说法的来历。最初,这句话应该是以歇后语的形式流传的,后来才被文人们加工成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意思。
四川省直到现在,还是把父亲称作“老子”,或者作为自称,或者用来骂人。而李慎“指李树而生”李姓的真实经历,正是发生在四川!这是事实,而绝不是巧合!如果历史上还有另一个与李慎李白父子几乎完全一样的真实经历,那才是天方夜谭般的巧合!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李慎在改姓易名的逃亡生活中,不管是在西域,还是在四川,都有在院子里种李树的嗜好,这是失去李姓后唤醒的心理补偿机制的作用,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另外,在系列文章的开始,我们也分析了,在西周、东周时期,根据礼法,“老”是一种有着特别意义的敬称和官职名,绝对不会有人敢以“老”为姓。
因此,所谓老聃姓“老”的说法完全属于后世的牵强附会。至于李姓的来历,则一定来源于另外的故事。而李慎、李白父子的真实经历,正是李姓一支的来源!
根据现代科学、心理学对于人类思维与心理的研究,人是不可能想像出意识里没有的东西的,只能根据已有的内容加以加工再造。那么,“老子”、“指李树而姓”就一定有现实的来历。
既然“老子”、“指李树而姓”是李白父子的真实经历,又完全符合唐朝人将老子的传说加进古籍中的条件,且至今为止,没有发现第二例此类真实经历,那么,可以确认,李慎、李白父子,就是“老子”、“指李树而姓”的原型!从这以后,才逐渐有了“老子”一说。
还有一个现实的证据是:唐朝皇帝对老子的封号中只提到了“老君”,并未提“老子”。这也间接证实了“老子”一说出现的比较晚。
这同时也说明,唐朝初年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个传说中的神仙叫“老君”,而并不是“老子”。这位“老君”的原型,更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彭祖,或者是“老彭”,但都与李姓、老聃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后来,才被唐朝文人篡改成了“老聃”、“老子”,把他们合成了一个人,并与李姓联系了起来。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老子”是以李白父子为原型,逐渐形成了传说,后来才被加进唐朝版的书籍中的。
——至此,我们终于确定了“老子”的原型,竟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父子。
原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子、曾经的太子太师、纪王李慎,后因为越王李贞谋反受到牵连,被武则天改姓易名流放,中途以“死”为名,逃避到了西域条支,生下了李白,指李树而姓李名白字太白。武则天倒台后,又带着李白等家人逃到了四川,再次指李树恢复李姓而生李伯阳。这一年,七十八岁的李慎从此更名为李伯阳。李伯阳刚刚1岁,被称为“老子”,是父亲;而5岁的李白则被称为“小子”,是儿子。这是多么充满童趣、温馨的一对父子啊!
于是,这件事就成了奇闻异事,包括“老子天下第一”的歇后语,迅速传向了整个四川,后来传遍了全中国。从此,“老子”逐渐成了父亲的代名词,至今还广为使用。而这,后来就被文人们当成了塑造东周时候“老聃”姓李的故事原型,并被刻意加进了《史记》、《神仙传》等相关典籍中。
就这样,经过历代唐朝皇帝们的努力和手下的文人们的加工、润色、整理、篡改,编造的“老子”就这样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记载。
老子,就这样走进了中国的历史,朝我们走来了。
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或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加好友,或加学习群。
文化为根,践行为体
修身为表,修心为里,内外兼修
龙心理即道,学习龙心理即修道
学龙心理,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当然要学龙心理!
心理咨询不再按次咨询和收费
龙心理,开启心理服务新纪元!
付一次学费,终生受益
在学习理解中领悟,
在实践指导中成长!
常年招生,随报随学
心理困扰?各种心理疑难杂症?
一学了之
成就最优秀的自己!
最低仅需25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