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五十六)燕王是如何处理建文遗臣的(下)

(五十六)燕王是如何处理建文遗臣的(下)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之类的人,之所以被名列奸臣被正法;真心说,主要是因为他们要能力没能力;要实力没实力;要背景没背景;而且又排在奸党名单的最前面。
事实上,有能力、有实力、有背景的人,即使名列奸党之中,朱棣也会网开一面的。
朱棣入南京,夏原吉最初也名列奸党,但是朱棣原谅了他。更主要的,夏原吉很快成为朱棣的亲信重臣。
朱棣为什么原谅夏原吉,并且愿意重用夏原吉呢?
一方面,夏原吉只是一个副部级官员,在建文帝一系的地位,与齐泰、黄子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朱棣认为他非常有才能。所以,他虽然曾积极为建文帝卖命,依然可以顺利过关。
朱棣过江时,派人劝梅殷投降,梅殷割了使者的耳鼻,并且告诉他,我给你留下这张嘴,就是让你传话给朱棣,我梅殷绝不会投降的。
朱棣进入南京,梅殷依然与朱棣负隅顽抗。
后来,终于投降了,但是投降归投降,还是对朱棣不服不愤。朱棣也一时不敢把他怎么样。因为梅殷有一个好岳父,有一个好老婆。梅殷的岳父是朱元璋;老婆是朱棣的妹妹。
两年后,朱棣派人把他谋杀了。
燕王进入南京后,徐辉祖还一度试图率军抵抗,但是迫于大势已去,终于只能选择投降。
但是投降归投降,他们都敢不愿意对燕王低头。
朱棣让徐辉祖写一份自白书;徐辉祖却在自白书上,大书特书自己老爸的盖世功劳,以及和太祖的革命友谊。
朱棣对此虽然非常生气,却终于没敢对徐辉祖下狠手。因为徐辉祖有一个好老爸,还有一个好妹妹,徐辉祖的老爸是徐达;徐辉祖的妹妹是燕王妃,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
六年后,朱棣逼徐辉祖自杀了。
我们通常总认为,朱棣对徐辉祖、梅殷很过分。
问题是,这两个人在史书上,为什么会被大书特书、大赞特赞呢?无非是因为他们一直积极替小皇帝卖命,到了大势已去时,依然想逆天改命,继续负隅顽抗;最后彻底失败,依然不愿意对棣低下高贵的头颅。总而言之,他们就是大家学习的忠君楷模。
一个人忠心到了这种境界,他的结局,其实只有死路一条。因为不论哪个统治者,也不可能接受这种人的存在啊。
最简单而言,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如果魏征见到李世民,也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一副誓死不与他合作的样子,我估计魏征的脑袋也会被砍掉的。
只是这两个人,是大明帝国勋贵集团的代表人物;所以,朱棣绝不敢公开正法他们。否则,就凭他们的这种表现,如果公开正法,株连全家,在那种时代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李景隆、盛庸、平保儿,都是燕王造反时,最主要的对手。
但是,在燕王上位后,这三个人依然在大明帝国最前排就座。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大明帝国军界,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
如果朱棣敢惩罚他们,大明帝国的军事长官,肯定大都会缺乏安全感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围剿过朱棣就是一种罪,当年参与围剿朱棣的军事将领多的去了。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自然只能尊重他们的权力地位;朱棣这样做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过去的一切,只是历史,现在大家可以重长记忆了。
问题是,燕王终于发现,他们似乎根本不具备代表军界的何去何从。
在这种背景下,这三个人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李景隆投降燕王后,中央政府开会时,依然坐在人臣第一把交椅上。
燕王为什么这样对他?显然是因为,燕王需要李景隆帮助自己拉拢建文旧臣。毕竟,李景隆在建文时代,是标准的位高爵显。但是,朱棣终于发现,没有李景隆,建文旧臣也会普遍支持自己;所以李景隆的价值就比较低了。
关键是,人们都基于忠君大义,没完没了的喷李景隆。总而言之,他为建文帝效力,先是丧师辱国,后又打开城门迎降。这种人,有什么脸面坐在我大明帝国最前排?这种坐在我大明帝国最前排,成何体统?类似的声音一波比一波高,朱棣只能让他靠边站了。
但是李景隆,一直活到永乐末年。
盛庸投降燕王后,也一度依然身居高位。
但是,天下稳定的太快。所以燕王很快感觉他没有什么价值了。这样一来,盛庸就尴尬到了极点。因为,他以前和燕王打得昏天黑地,这算怎么回事?关键是,死于他手上燕军将领多的去了,甚至而言,张玉都死在他手上。
当然了,公开追究盛庸的过错,是非常危险的。毕竟,当年参与围剿燕王的将领很多;而且杀死过燕军将士的人,也有很多。如果这都是罪,千万别说朱棣神功无敌,再神功无敌也不行啊。
遥想当年,王允、吕布联手,也堪称黄金组合啊。问题是,董卓一系感觉有被清洗的危险,王允、吕布当时就玩完了。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只是逼盛庸自杀了;而绝不敢扩大打击面。
平保儿投降燕王后,也是类似于此的。
只是,平保儿活的比盛庸更久一些。但是,最后也是以自杀了事。
自杀,真心说,并不是一种多坏的结局。
自杀,意味着所有的责任,追究到这里,就算结束了!
其实,盛庸、平安如果早早早自杀了。那他们的一生就完美了。
我是说,在大势已去时,在万众瞩目的背景下,选择自杀,
但是,千古艰难唯一死,他们终于还是选择了投降。如果他们可以继续保持人生的辉煌,也算个事,却是最后都以被逼自杀了事。
看到平安、盛庸投降之后,依然不免一死,我们总感觉朱棣太苛薄了。
看到我认为平安、盛庸,早就应该自杀了。许多人难免感觉,我评论历史时,太过冷酷。
问题是,老朱的儿子当皇帝,还是老朱的孙子当皇帝,对天下人而言,真有有什么区别吗?
他们当年松一口气,燕王一举杀过南京,战乱估计早就结束了。但是,他们横空出世,于是战争又拖了两年多时间。
在此过程中,又死了多少人呢?
他们鼓动别人卖命抵抗时,各种高大上的理由;他们杀燕王的将士时,自视代表正义。
现在,大势已去了,他们却选择了投降燕王,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叫什么事呢?
站在英雄传奇的角度,他们是英雄,自然有这种选择的权利。
问题是,站在死难者家属的角度,这不是扯呢吗?你们如果觉得燕王是邪恶的,大家就应该牺牲一切与之对对抗到底。为什么轮到你们牺牲时,你们就投降了呢?
如果他们的存在,对于燕王的统治,还有着很重要的价值,这个也许也比较好说。
问题是,在当时背景下,天下一边倒的支持燕王,燕王难免会觉得,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所以他们的结局,就比较悲惨了。
说到这里,还得提几个人。
一个是高翔,高翔是政府高级官员;朱棣很欣赏他,并没有追究他的过错,而是希望他会和自己合作。但是,高翔就是一副,我就是死,也不会和乱臣贼子合作的的态度。
朱棣非常生气。于是,他的一条命,自然不能抵消他的罪行了。
还有一个叫景清的高级官员,朱棣也很欣赏他。景清也假装愿意弃暗投明,但是结果呢?他却是想找机会杀朱棣。
朱棣也很生气,于是他的一条命,自然也不能抵消他的罪行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后,魏征见到李世民,也是一副,我就是死,也不会和乱臣贼子合作;大家觉得,魏征的一条命,能抵了罪吗?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李世民赏识魏征,魏征却是借机谋杀李世民,被抓了现行。大家觉得,魏征的一条命,能抵了罪吗?
千万不要说,李世民多仁慈,因为多仁慈的封建皇帝,也不会接受这种事啊!
更主要的是,这种罪行,不用上纲上线,随便翻开当时的刑法,它也不是一颗脑袋可以赎罪的事。
铁铉的死,也是类似于此吧。
总而言之,他们在最后时刻,都是一副,我就是死,也不会和你这种乱臣贼子合作的!
基于皇权政治的角度,他们的这种表现,自然是应该大赞特赞的。
但是,抛开皇权政治的角度,他们的这种作法,真心说有点过了。因为说一千道一万,这就是朱元璋的儿子、孙子之间争权夺势罢了;而且也很难说,谁代表正义,谁代表邪恶。
朱棣等藩王的权力,都是在朱元璋生前,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现在小皇帝上位,就要剥夺他们这一切,关键是,还想清洗他们。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反抗,不能说完全有错吧。
总而言之,相关的争斗,实在上升不到正义邪恶的高度。
在这种背景下,你失败了,相对温和接受失败,真的很难吗?
最经典的就是陈宫被曹操俘虏了,曹操想挽留陈宫,陈宫拒绝了。
但是,我们必须得注意一个事实,陈宫始终没有激烈的言词;相反,还有一种讨好曹操的意思。
总而言之,虽然我一直和你作对,但我并不认为你是坏人;你想杀我就杀我吧,关键是,我也没打算活着;但是,我希望你会注意一下你的形象。
说得具体一点呢,如果你喜欢高唱我们是害虫,我们害虫的歌曲做事,我也没有办法;但是在我心目中,你绝不是这种人。
陈宫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还有老妈,还有老婆,还有孩子。而在那种年代,株连是一种最常见的惩罚方式。如果他的态度相对温和一些,他的一条命,可能就可以赎罪了;如果他的态度非常激烈,可能会把自己全家人的脑袋都交出来。
以前我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大哥在临死前,计划要与胜利者,做着绝不妥协的抗争。但是在最后时刻,对方暗示他,你还有老妈,还有老婆,还有孩子,这个大哥终于妥协了。
基于某种大道理去说,这个大哥就是一个软骨头。因为,你竟然为了自己老婆孩子,就向邪恶势力低头。
问题是,这才是闪露着人性的光辉啊。
要知道,这个大哥当时已必死无疑。他以不屈的形象去死,还是选择屈服而死,都是只有死路一条。
只是他选择不屈而死,就会让全家人都跟着他陪葬;如果他选择屈辱一点的死,就可以让全家人都活下去。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一个人坚持说,他会选择不屈而死,我实在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但是,我绝不会敬佩这种人,从来也不会敬佩这种人。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建文帝遗踪之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