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二) 2024-07-31 09:36:46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二)黄某,男,3岁,居住地是北京。就诊时间:丁酉年 农历九月初四 霜降 (2017- 10-23)。主诉:咳嗽伴喘息1天。我们是中医啊,是不是中医?学中医的,你按中医的思维来看,这个人是男还是女?多大岁数?胖还是高?矮还是瘦?现在这个手机非常方便,你要想做一个中医研究者,我希望大家能够拍个照片,给这个人留一个底子,因为你看病前后,你说半天没有用,东西拿出来一看好了没好,一看便知,是吧?记得时候把二十四节气也写进来,因为中医是个时间医学。“咳嗽伴喘息1天”,你看它是霜降,刚好霜降10月23号那天。对吧?九月初四。“昨天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嗽严重时伴微喘,鼻塞、打喷嚏、流清水粘稠鼻涕,大便、小便正常。反复咳喘史,经常输液治疗”。我们的西医到了我们中国以后呢,一下把中医逼到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这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我们中医人不争气,还有体质方面,等等方面因素,我们先不提。那么这个小孩,你看这个小孩子脸色,看病就是看象,一看就经常打液体,经常容易受寒的孩子,大家看到没有?临床大夫一看就知道这小孩,他的舌象是“薄白苔,舌边尖小红点,面色青灰,心包处色青”,这里什么地方?你看我画出来的那个位置。对中医的望诊大家不知道清楚不清楚?大家看着我,这个叫鼻准头,鼻头,鼻头代表脾,左边肝,右边肺,上面是心,下边是肾,这是第一种分类方法。第二种分类方法,仍然是脾在这,鼻准头是脾,往上走这叫年寿,老百姓说什么是年寿?鼻梁吗这不是?——鼻梁,鼻梁骨这里是肝的色部,我们叫色部,这里凹陷的地方,是心的色部,往上两眉间是肺的,往上咽喉、头,你看是一条线。所以中医看病,请问一下各位谁用这种方法来看病请举一下手。这是中医,你们是中医的脊梁,你们要发挥好,千万不要被那些蝇头小利把自己的老祖先留下的东西给丢失掉了。那么这小孩看完了,很简单的方子就出来了。小青龙汤去了干姜加了生姜和杏仁,因为他当时这个地方没有……他有饮邪,化饮邪我们都用生姜,其实还是小青龙汤,因为这小孩有点喘,“若喘着加杏仁,去皮尖”,有些书上是去麻黄加杏仁,我直接加的杏仁看行吗?你看剂量多小啊,小小剂量,小青龙汤——表寒里饮此方佳。“服药一剂后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减轻,咳喘减轻,总计口服三剂中药,上诉症状就没了”。一剂知,二剂已,第三剂都是多余的。家里边怕不好,巩固一副,三副症状就没了,你们输液输几天?——7天,这种小孩不要再输液了,你看这脸色,大家刚才看着脸色了吗?不要再输液了,不要为了挣那点小钱,把我们祖国的花朵全部扼杀了。好不好?学学老祖先的东西。你要想多挣点钱可以,把它打成散剂——祖传秘方!不能告诉你们,但吃了以后保好,可不可以?(学员说)效果要差——效果要差是吧?——打成散剂是可以的,现在还有一种是颗粒剂,我一般不怎么用颗粒剂。散剂和汤剂是有差异的,那种郁热,轻轻一治它就可以好。第一首方子给大家讲小青龙汤,表寒里饮的一首方子。还一个“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亦主之”。这个方子出现在肺胀篇里面,小青龙加石膏汤。我们看看临床的病例,同样的小孩你看,“咳嗽1天”,我前面就不念了。“白天玩水受凉后,晚上开始出现咳嗽,干咳为主,你看他没有痰,鼻塞,清水鼻涕,昨天至今未解大便,平素大便质干”。就因平素大便质干,大便还没解,但是他又没有“腹有所苦”,没有说“不大便我肚子好难受啊”,他没有这个。那我们看“舌苔是水滑的,舌边尖小红点”,我们用了小青龙加石膏汤,大家看我下面写的那几个字,“开锅后9分钟”,就熬9分钟,这药不要熬的时间过分长,不需要熬那么长时间。为啥呢?中医讲取其气,取其味不一样。要取其气,煎的时间短一点,9分钟以内,甚至有些药煎2、3分钟都可以,大家熬药的时候这么熬吗?这么熬药的人举手——你们是中医。刚才说的大家都会看病,都是中医,没举手的那中医还得好好学习。“取其气”,开锅后9分钟,很简单吧?——按频道。它有了阳明的倾向,加一点石膏。特别是在这个燥运比较旺盛的年份上,石膏可以直接加。或者这个地方呢,这个小孩体质偏燥,可以直接加。表寒里饮,饮郁化热,或者说这个孩子就受了寒邪以后呢,开始郁而化热,里面又有水饮也可以。“表寒里饮”加“饮郁化热”就可以用。看到这个方子的时候呢,我们讲第三个表郁轻证的方子,表郁轻证的方子有三个: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和桂二越婢一汤。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因为《伤寒杂病论》传到今天,一共有十二版本的伤寒杂病论。十二个版本的《伤寒杂病论》我全部研究了一下,其中最有价值的宋本伤寒杂病论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宋本的伤寒论是通行本,现在大家用的都是这个,那么桂林古本大家用的少,但是桂林古本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宋本里面没有的。表郁汗方如何辨?面赤身痒脉浮半;(桂麻各半汤脉浮主表)浮缓桂二麻一痊;(浮兼缓向太阴之趋向)浮大桂二越一先。(浮兼大向阳明之趋向)你先记下,这个中医号脉怎么号?“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你看我们开始号脉,看这么号脉,手先定关,高骨这里、桡骨这里,朝不是正下方,略向下一点,这里才是真正的关位呢,完了以后呢,关前为寸,关后为尺。浮部分经就是刚刚挨上,这个动作叫“举”。好多时候我们看病,现在的伪中医特别多,你看他看病,脉都不在脉位上,手一搭上去就按下去了,实际第一个动作就错了,第一个动作应该是什么?第一个是“举”,先把关脉搭上去以后,看见没有?你看举是这个姿势,把手要举起来的这个姿势,不是这个姿势,这是按。按的时候用哪里按?这是手指头吧?大家看看,是这吗?这叫什么?——这叫指腹,是这吗?——这叫指尖。不对?是这里,是指目,是两者之间,因为这里最敏感,指尖这里有搏动,指腹的感觉没有它敏锐,所以号脉的时候大家看别人号脉的时候,手这样的姿势,那肯定是错的,这个样子肯定也是错的,应该是这样姿势,对吧?所以你不用看他会不会看病,手一看会不会号脉,偷偷看,一看这个人至少脉不行,看病有好多诀窍呢,有些不是光号脉啊,望闻问切四诊都得会,你哪个会你就哪个占便宜,四下都会,你就牛,你就可以相互参照。(待续)整 理 | 路宗志 校 对 | 关瑞花 编 辑 | 关瑞花 审 核 | 关瑞花 马新童中医工作室 请提前一周预约!祝您早日康复! 赞 (0) 相关推荐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4) 我的中医人生(11) 作者:刘敏 2017年02月12日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 ... 小青龙汤的正确使用法 [摘要:这就不难看出,尤氏认为下虚之人误用了小青龙汤,才出现了拔肾根.动冲气的种种后果,其说是符合仲景之精神的,可见小青龙汤对虚人是禁忌之例.因为本方麻桂并用,又配细辛则发散之力为强,所以,对年老体弱 ... 番外01苓桂剂的临床应用(上) 今天讲的是苓桂类方的临床应用.苓桂类方,应该说是我们平时用的比较多的伤寒类方.伤寒类方是我们研究伤寒或者是学习伤非常常见的一个研究方法,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过<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它是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一)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一) 我从医20多年,25年左右了.以前我在基层干了20年,又到北京干了5.6年,所以说我知道大家心里想要什么东西.大家回去以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三)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三) 那么"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马老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四)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四) 那么这个病人西医诊断为发热.荨麻疹.巧克力囊肿,而我们中医呢,诊断为表郁轻证.看看这病人啊,皮肤这样子,你看这些病人都像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五)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五)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前,荆芥连翘汤在后,这是张仲景的方子,准确来说应该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连轺是连翘的根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六)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六) 桂枝剂,这个桂枝有牡桂和菌桂之分,大家因为不是做研究的,大家就看一下,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就是我们用的桂枝有牡桂和菌桂之分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七)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七) 下面讲第二首方子,桂枝类的方子,是桂枝加葛根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八) 还有呢,"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技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你看这个方子只有寥寥七味药,很多人不相信这个药可以治咳喘,用很复杂的药去治疗.这个方子我经常用,治别人治不了的,半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九)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给大家讲了麻黄剂.桂枝剂,紧接着给大家讲一个柴胡剂.我是用这个例子,是让大家记这个例子.就是好多条文啊,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那是研究者干的事情.你们只要干的就是把这个病 ...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十) 中 医 传 承,承 传 中 医 <中医经典古方临证运用举隅>(十)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大家知道这是四物汤.这是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的一首方子,后面加阿胶.艾叶,那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