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同道

遥远的相似性加切近的差异性,一个群体由其所共同确认的目标界定。
三观同,确认过眼神,似有一束光射出;三观不同,虽相识有年,只是熟人,而非朋友。有的人即便惯熟,也不会敞开心扉说上几句真话,在回避真话的场合,只合喜作谐谈、以为笑乐的热络,你给他一串知识和信息,他给你一堆观点和认识,这便是熟人,并非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而能私通款曲、言之綦详者,方可称作朋友。互留电话,却从未打过,到我这般髭须满面年纪,见面后的寒暄早已省略不计,至多点个头。即便三观同,跑上半个城去看一个人,这样的兴致也已消失,热闹场合,避之不及,往往是话到嘴边又咽回,人到景区不下车。除非事态紧急,素不干扰,忽然一天收到微弱短波,定有生死大事,世界充满不确定。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互换,碰撞中或能迸发出闪烁的火花,然彼此靠拢取暖的刺猬,尽力保持着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三观的根须供给全身养份,支撑一个人的行为。看似即兴,实则预设,自己的言行,皆对应有某种定性意义的赋予。一个以实用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中,何来有深度的精神世界可言,追求学问之人永远竞争不过适应规则之人。适应之人,一队夷齐下首阳,无可厚非;追求之人,宁可枝头抱香死,值得尊敬。二者互不顺眼,各有同道,虽有一饭之恩,最终帮理不帮亲。相亲相近水中鸥,也有劳燕分飞时,即便曾经的庚兄弟,认知有变,分道扬镳,鲁迅是被人引用最多、理解最少的作家,其在《<三闲集>序言》中感慨:“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
生而为人的条件,不是站在正统一边,而在鸡蛋一边,不是站在聪明一边,而在良知一边。良知从何而来?本性天成一,后天学来一,保家莫如择友,求善莫如读书,黄永玉便说“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读书的目的,是为发现真相与真理,发现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或趋势。君子善善恶恶,善者誉之,恶者斥之,然善未必善,而阿私以相誉,充斥着琐碎的恶意,恶未必恶,意气以相斥。人若施恶,必以善为名,故凡受到鼓励者,皆值得怀疑,奥威尔说“所有的战争宣传,所有的叫嚣、谎言和仇恨,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王朔则以自己的方式,追踪人性之恶,其也有类似言论:“你要小心这世上的坏人,他们都憋着教你学好,好由他们自己使坏!”何以鉴别之,书中对照之,所接受的认知,往往先设定自己的准确性与正确性,故曰疑者,觉悟之机也。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最后方能心地明澈。无知之错,属认识层面,无能之错,在能力层面,错而无知,是为懵懂,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少无宦情,独无兴趣见大人,此与机会成本无关。有酒盈尊,十客九饮,文人以醉饮为风雅,畅所欲言,出门忘言,成为地下流淌的暗泉,此即同道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