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尚书--余懋学 余懋衡
兄弟两尚书--余懋学 余懋衡
兄弟两尚书--余懋学余懋衡2010-04-04 10:25 历修家谱先正此份名单第十七位是余懋学,理源人. 余懋学前辈撰写的序为宗谱旧序第十三篇,序文后署:万历甲午清明日,赐同进士出身,嘉议 大夫奉饬总督粮储,南京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理源裔孙懋学行之谨书。 有关余懋学,《沱川余氏家乘》中[仕进.科第]有载: 隆庆二年会试罗万化榜 余懋学,字行之,号中宇,乳名鸟,理源相公房世十七,世儒长子,治书,(嘉靖已亥生)嘉靖甲寅年十 六入县学,甲子(年二十六)中应天乡试第三十六名,隆庆戊辰中会试第十二名,殿试三甲三百五 十二名进士,奉使兰州,已巳授江西抚州府推官,万历癸酉行取授南京户部科给事中,乙亥以建 言落职(上书陈五议,忤权相张江陵),家居八载,壬午召还本职,癸未转南京尚宝司乡奉 直督理黄册,甲申转(北)太仆寺少卿,乙酉转南京光禄寺卿,提督京边马政。丁亥升南京 通政使司通政使,寻转北通政使,乙丑开南京刑部右侍郎,寻转南京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 佥都御史,总督粮储,辛卯署南京工部尚书,癸巳以忌者疏论,遂上书自劾归,戊戌卒于家, 年六十,庚子廷议昭雪,赠南京户(工)部尚书,(论)赐祭葬,荫一子入监读书抚诰命。 余恭穆公是沱川余氏族人中名列国史的仅有的二位中的一位,另一位为余懋衡.《明史》卷235,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有: 余懋学,字行之,婺源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抚州推官,擢南京户科给事中。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进《白燕白莲颂》。懋学以帝方忧旱,下诏罪己,与百官图修禳。而 居正顾献瑞,非大臣谊,抗疏论之。已,论南京守备太监申信不法,帝为罢信。久之,陈崇 十三年,御史李植、江东之等以言事忤执政。同官蔡系周、孙愈贤希执政指,纷然攻讦,懋学上言:诸臣之不能容植等,一则以科场不能无私,而恶植等之讦发;一则以往者常保留 尊。植等三臣,陛下所亲擢者也,乃举朝臣工百计排之;假令政府欲用一人,诸臣敢力挫之乎?臣谨以臣工之十蠹为陛下言之。 今执政大臣,一政之善,辄矜赞导之功,一事之失,辄诿挽回之难,是为诬上。其蠹一。 进用一人,执政则曰我所注意也,冢宰则曰我所推毂也,选郎则曰我所登用也。受爵公朝, 拜恩私室,是为招权。其蠹二。陛下天纵圣明,犹虚怀纳谏。乃二三大僚,稍有规正,辄奋 袂而起,恶声相加,是为讳疾。其蠹三。中外臣工,率探政府意向,而不恤公论。论人则毁 誉视其爱憎,行政则举置徇其喜怒,是为承望。其蠹四。君子立身,和而不同。今当路意有 所主,则群相附和,敢于抗天子,而难于违大臣,是为雷同。其蠹五。我国家谏无专官,今 他曹稍有建白,不曰出位,则曰沽名,沮忠直之心,长壅蔽之渐,是为阻抑。其蠹六。自张 居正蒙蔽主聪,道路以目,今余风未殄,欺罔日滋。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 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其蠹七。近中外臣僚或大臣交攻,或言官相讦,始以自用之私,终 之好胜之习。好胜不已,必致忿争,忿争不已,必致党比。唐之牛、李,宋之洛、蜀,其初 岂不由一言之相失哉?是为竞胜。其蠹八。佞谀成风,日以浸甚。言及大臣,则等之伊、傅; 言及边帅,则拟以方、召;言及中官,则夸吕、张复出;言及外吏,则颂卓、鲁重生。非藉 懋学夙以直节著称,其摘季驯不无过当。然所言好胜之弊,必成朋党,后果如其言。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理漕储。疏白程任卿、江时之冤,二人遂得释。二十二年,以拾遗论 罢。卒,赠工部尚书。天启初,追谥恭穆。 从文中的表述可知,明史对余懋学的评价是公正的,客观的,肯定的。 那么懋学前辈撰写的家谱现在何处呢? 后来在国图北海分馆家谱阅览室查《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藏家谱目录》得知,余懋学撰写的 家谱现藏于美国。兹将该条目转录如下: 第42 号码:413,姓氏:余氏, 地别:安徽婺源, 书名:婺源沱川余氏族谱, 卷数:不分, 册数:1, 编者:(明)余懋学撰余光诏辑, 编印年代:清抄本, 版别:写本, GS 编号:759348 I.1, 收藏者编号:HY 2252.81389, 散居地:安徽婺源县, 后来又查得知,HY指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现在任善本室主任的是上海图书馆原馆 长顾廷龙的高足沈津先生,沈津先生在新浪网有博客--书丛老蠹鱼,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古籍 版本方面的博客,先生用的是繁体,当然先生也写有多部著作行世,本人从中受益非浅. 询问先生得知,婺源沱川余氏族谱[余懋学撰]又名沱川余氏世纪,确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 书馆善本室,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藏胶卷正是从该馆拍得。沈津著《中国珍稀古籍善本书录》 又名《书城挹翠录》中有一篇就是沱川余氏世纪。 明史--工部尚书余懋学传 卷二百三十五 余懋学,字行之,婺源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抚州推官,擢南京户科给事中。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进《白燕白莲颂》。懋学以帝方忧旱,下诏罪己,与百官 图修禳。而居正顾献瑞,非大臣谊,抗疏论之。已,论南京守备太监申信不法, 南京尚宝卿。十三年,御史李植、江东之等以言事忤执政。同官蔡系周、孙愈贤希执政指, 纷然攻讦,懋学上言: 诸臣之不能容植等,一则以科场不能无私,而恶植等之讦发;一则以往者常 保留居正,而忌吴中行、沈思孝等之召用。二疑交于中,故百妒发于外也。夫威 府欲用一人,诸臣敢力挫之乎?臣谨以臣工之十蠹为陛下言之。今执政大臣,一政之善,辄矜赞导之功,一事之失,辄诿挽回之难,是为诬 上。其蠹一。进用一人,执政则曰我所注意也,冢宰则曰我所推毂也,选郎则曰 我所登用也。受爵公朝,拜恩私室,是为招权。其蠹二。陛下天纵圣明,犹虚怀 纳谏。乃二三大僚,稍有规正,辄奋袂而起,恶声相加,是为讳疾。其蠹三。中 外臣工,率探政府意向,而不恤公论。论人则毁誉视其爱憎,行政则举置徇其喜 怒,是为承望。其蠹四。君子立身,和而不同。今当路意有所主,则群相附和, 敢于抗天子,而难于违大臣,是为雷同。其蠹五。我国家谏无专官,今他曹稍有 建白,不曰出位,则曰沽名,沮忠直之心,长壅蔽之渐,是为阻抑。其蠹六。自 张居正蒙蔽主聪,道路以目,今余风未殄,欺罔日滋。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 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其蠹七。近中外臣僚或大臣交攻,或言官相 讦,始以自用之私,终之好胜之习。好胜不已,必致忿争,忿争不已,必致党比。 懋学夙以直节著称,其摘季驯不无过当。然所言好胜之弊,必成朋党,后果如其言。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理漕储。疏白程任卿、江时之冤,二人遂得释。 二十二年,以拾遗论罢。卒,赠工部尚书。天启初,追谥恭穆。 明代工部尚书余懋学 余懋学,字行之,号中宇,理坑竹房人,乃余道潜十七世孙。余懋学小时沉着果毅。传说, 他十岁时,村里闹鬼,人心惶惶,可余懋学不怕。有他在其他人胆都大起来。那鬼见到余懋 学就逃的老远。一村人都估量他有“出仕”。他父亲余世儒(瑞安令)世称念山先生,讲究 圣学。余懋学十六岁时,听父亲讲解王阳明学问,感叹说:“学怕不真,与其道貌岸然,做 伪君子,倒不如率性而行来得真实。” 他这种追求率真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仕途,决定了他的终生。 明隆庆二年,也就是公元1568 年,31 岁的余懋学考中进士。次年,任江西抚州推官(正七 品、理刑名),作风雷厉风行,处事果决有如神助,官声日著。朝廷调他入京,准备重用。 不想,余懋学傲慢,没有按礼节出郊远迎使者,恼了“ 宰公”。结果只补了个南京户科给 事中。万历初,张居正当权,欲收买余懋学,未从。时守备太监申信不法,上疏论斥,帝罢 申信官。后又疏陈“防奸佞奉承”事,触怒张居,张假圣旨削其职“永不叙用”,落得“家 居八载”。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死,起用复原官。后升南京尚宝卿。 万历十三年(1585 年),歙人御史江东之、李植等人因争论万历帝建寿宫事被贬,余懋学抗 疏而为东之等辩解,上言“十蠹”,直指新任首辅申时行。继升太仆寺、光禄寺卿和通政使、 南京户部右侍郎。平生夙以直节著称,十蠹一疏,尤为时所重。余懋学生平为官清廉,《明 据理坑人传说:万历时,朝野风传太后与一太监有染,臣子们都觉得此事有辱朝廷,却不敢奏闻皇上。一日,已在北京做官的余懋学路过某处,见墙上画了一条鱼,栩栩如生,就是没 有鱼头。余懋学找了块木炭,将鱼头补上。刚画好,藏在角落的同僚们串出一大群,都推他 为头(鱼头)举报太后丑事。余懋学无奈,只好答应。神宗皇帝接到以余懋学为首的臣子们 的奏折,疑窦丛生,便想:太后的膳案上,常摆着两双筷子两个酒杯。神宗疑虑的目光刚扫 上太后的脸,太后不等他启齿,便已流出眼泪,说是太想念他父皇之故。神宗思忖:这个麻 子(余懋学是麻脸)为人刚毅,不是无事生非之徒,一定要查个究竞。待到黄昏时分,突入 西宫,又见案上摆着两双筷子两个杯。且太后脸露惊恐之色,皇上心中有底。 皇上请安毕,环顾四周,见旁边衣橱露出袍角。便说:这橱想必是父皇遗物,里面放了些什 么,能否让孩儿见识一下?太后忙答道:是你父亲遗物,不过,他有遗旨,任何人不得打开。 神宗作色道:既然不得打开,乃是废物,抬出去烧了!话音刚落,外面的侍从一哄而上,抬 出去烧了。 太后没了相好,整天哀声叹气。查知余懋学为首发微,便恨之入骨。神宗颇孝,见太后整日 哀声叹气,于心不忍,便问有甚不快。太后说:一见到麻子就头痛,要叫漆工将余懋学的脸 漆起来。脸岂能漆,明摆着是要加害余懋学。神宗说:“既然母亲不喜欢,还是叫他回去了 好。”这样,余懋学算是脱祸回乡,在家呆了六年,闭门著书。 太后薨后,神宗叫人接余懋学回京复职。余懋学出京时,神宗与他说好:如果红伞接则善, 黄伞接则忧。余懋学回家筑了“望京楼”(即尚书第),派人天天守候。不想,那天家人见到 朱山口晃动的竟是一把黄伞。原来,红伞在夕照下变了色。余懋学得到报告后,自己亲自上 楼去看,果然是黄伞。罢了,罢了!下楼换上官服,端坐中堂,吞金而亡。死时卖产殓葬。 讣告到京,神宗为之哀惋,追赠工部尚书。赐祭葬,谥号“恭穆” 余懋学著作主要有:《尚书折衷》、《读史随笔》、《春秋蠡测义》、《明代实录》、《大政辑要》、 现存遗物有:荷苞红鲤鱼、石鱼缸。荷苞红鲤原由日本进献神宗。是神宗赐给余懋学的御池鱼,现已繁衍昌盛,成为婺源特色鱼种。石鱼缸已由婺源县博物馆收藏。 [明](约公元一六0七年前后在世)字持国,婺源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进士。由永新令徵授御史,极论殿工矿 南京吏部尚书,以珰势方盛,坚卧不起。既而奸党丑诋讲学诸臣,以懋衡及冯从吾、孙慎行为首,遂削籍。崇祯初,复故宫。懋衡著有《关中集》四卷,《四库总目》及《语录》、《经 翼》,并行于世。 少年好学苦读,明万历二十年进士(1592 年)。初任永新知县、御史。后历任河南道守、大 理寺右侍丞、大理寺左少聊、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南京吏部尚书等。余懋衡清正廉洁, 不畏权势,百姓冷暖挂心间。他同时也是文学家,才华横溢,著作甚多,有不少精品传世。 这里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些旧事。 余懋衡从小读书很用功,6 岁时就能吟诗作对。一次,他到邻村的场子里去看戏,把门 的没注意,他往人缝里一钻就溜到前面去了,戏园子里,前排坐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见有个小孩站在前面,有些不悦,负责护场的人忙过来想把余懋衡轰走,此时有位官员模样 的老者从座位站起来说:我出对子,你若能答得上下联,就不用走了,一起看戏”。他见余 懋衡上穿一件绿衣裳,就出联:“绿衣童子来看戏”,余懋衡答:“乌纱黑帽两边分”。不凡的 联对,把许多人都震住了,好久没说话。余懋衡并能安静地把戏看完。长大考中进士走上仕 途后,虽然四处为官。但都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如开凿石渠、上书朝廷取消矿税。赡 养贫苦、赈济饥荒等。据说,余懋衡刚考进士时,被派出带兵13 个团营与侵犯边境的匈奴 交战,余懋衡是文官,军事上要生疏几分,所以双方交战时中了对方诱兵之计,被团团围住, 幸好被敌营中的一位老乡所救。该老乡也姓俞,沱川鄣村人,因事到匈奴,后被充军,在老 乡的帮助下,余懋衡带领13 团兵士击败了入侵的匈奴,平定了战局,得到了皇上的奖赏, 连升三级。现在理坑村可见到的三级台阶,就是由此而来。后来他升职在南京大理寺做官, 外出巡视,从安徽休宁溪口取道回婺源沱川。未带随从,单枪匹马,过渡船时,船工要价太 高,余懋衡以玉扇做抵押才得以脱身,想到百姓居民过河之辛苦。放心不下,于是就马上召 集地方官员商榷建桥一事,在他的督促下,经大家努力,历时一年多,终于建成了溪口栏河 桥,该桥历经400 多年,如今仍横卧在休宁溪口区的河面上。 现理坑村还保存着当年南京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府第“天官上卿府”。大门为石库门枋, 水磨青砖装饰,砖雕门罩,大门的两侧有窄浅的八字墙,整体上给人一种牌楼的印象。 懋学二十多岁,万历二十年(1592 年)中进士。他属明末东林党人,深研程朱理学,是明代末期全国有名的理学家, 他与另一个理学家欧阳德在北京“首善书院”讲理学,听众达5000 人之多,徽州新安还有 他的讲学书院。 他洁已爱民,为政勤恳,初任永新县令时,办学校,兴水利,甚有政绩。由永新令征授 御史,当时矿税苛重,民不聊生,极论殿工矿税之弊。视察长芦盐政,赡养贫苦,赈济饥荒。 他多次上疏,论罢矿税。余懋衡巡按陕西时,发现监税中官梁永私吞公款,便与梁永展开了 你死我活的斗争,全数没收其藏匿于京郊的公物。梁永怀恨在心,赌赂司厨投毒加害余懋衡, 幸未死。 天启辛酉(1622)起,先后掌河南道事,再擢大理寺右寺丞。继而任大理寺左少卿,后 授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授右佥都御史时,协理京营戒政。因练兵有方, 晋为兵部侍郎。这时,魏忠贤有个亲戚想升官,走懋衡后门,懋衡不畏权势,予以拒绝。 天启三年(1623)东林党人比较得势,会推余懋衡为南京吏部尚书。由于他为政清廉, 办事认真,忠君敬业,一再得到皇上重用,同时也得罪不少同僚权贵,被同僚妒忌。懋衡审 时度势,五次上疏力辞,可谓激流勇退。果然,第二年,魏忠贤以新信顾秉谦为辅臣,控制 内阁,形成阉党,毒焰甚炽。 天启五年,阉党开始打击东林党人。天启六年,冤狱迭兴,迫害东林党人无虚日。高攀 龙投水自尽,其他人皆惨死狱中。魏忠贤黜全国书院,党徒张讷疏言:“天下书院最盛者无 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而余懋衡为“大头目”之一,与邓元标、冯从吾、孙慎行“南 北主盟,互相雄长”,请赐处分。懋衡虽也受株连,被削藉,但却免了杀身之祸。 1627 年,熹宗死、恩宗立,阉党势败,崇祯帝给东林党人昭雪,追叙其功,赠赐金帛, 短期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懋衡复任吏部尚书,可惜未到任就病逝了。卒后旨赐祭。 余懋衡任都御史其间,丁忧还乡,在本邑紫阳书院、福山书院和清华的富教堂讲学。他是明 代末年重要的理学家之一,是理坑村直至婺源县的骄傲。 余懋衡在家乡理坑建府第时,有意将外墙做成不规整的棱角,以反映他一生坎坷不平的经厉。 余懋衡是位地道的理学家,他在北京首善书院宣讲朱子理学,受众达5000 不仅自己立身处事为政以理学为指导,而且还用理学教子育孙。广州知府余自怡就出自他的门下,清初兵部主事余维枢是他的孙子。 余懋衡有《经翼》、《古方略》、《奏仪》、《明新会志》、《少原语录》、《关中集》、《乾惕斋集》、 卷著作传世。'现存遗物有:翡翠鳌鱼佩、犀牛角杯等,属国家一级文物。已收藏于婺源县博物馆。
一、六安余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