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最后的收获就在哪里!
chapter / 01
罗振宇有句话很形象,你喜欢岁月静好,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
在这大江奔流中,你如果浑浑噩噩,把混日子当成是岁月静好,等待你的绝不仅仅只是落后。
去年年初,唐山某收费站取缔,一批工作人员因此下岗。
为此,这些人围住了领导要说法。
其中一位大姐哭诉,“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隔着屏幕都觉得悲哀,这种悲哀不是她失业,而是她才36岁,就失去了面对人生的勇气。
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事的一位表叔,是80年代末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时他进了国有纺织厂。
那时纺织还是垄断行业,旱涝保收,福利待遇很好,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
再后来,他跟着“老油条”们一起翘班、喝酒打牌。
好景没几年,市场放开,民营企业涌入,“安逸”的国企很快破产,表叔也失了业。
才三十出头的他,尝试做过出租车司机,也干过搬运工,但哪一行也干不长,最后所幸闲了下来,仅靠着每月一点失业金度日。
不去工作的表叔,反倒更迷恋喝酒打牌了,直到今年,快50岁了,依旧如此。
日子越过越糟,两个孩子都因为家穷早早辍学,亲戚朋友一提起他就摇头。
心理学上这个词,叫“花盆效应”,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年轻时贪图安逸,容易形成惯性思维。
此后,如果困难来袭,他们往往不是绝境反击,相反会因为害怕,选择用更低级的舒适,和短暂快感来麻痹自己。
到最后,输的彻彻底底。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最后的收获就在哪里。
而走出那些毫不费力的人生,翻越崇山峻岭,终究遇见的是一个更丰盈的自己。
chapter / 02
知乎有个问题:你打拼的意义是什么?
答主唐宝儿讲了自己的故事,之前她在联通下属的公司当临时工,没有社保与奖金,但工作也轻松,随时可以回家。
没事时,大部分同事都逛淘宝、聊QQ、玩微信、看电影、聊天。
但她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工作期间考取了中级工程师、ISO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会计证等证书。
环境相同,但人的选择可以不同,结局也大相径庭。
答主后来辞职,又考上了一级建造师、企业中级培训师,现收入20多万。
而原公司破产清算,大部分背景不够的同事被辞退,没有任何补偿。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大多数人选择了安逸。
直到现在,答主依旧每天学习,每天记十页笔记,每周用红笔归纳总结。
她说,我曾经被网上90后的小姑娘讽刺是中年妇女。。。
一个中年妇女都如此努力,年轻的你呢?
玩游戏、刷手机?的确这些东西能让人产生短期的快感,但是然后呢?
只会是空虚和寂寞,然后再用这些东西填满。
相反,你去拼尽全力,虽然苦,但是因为成长,会让你觉得有希望、很充实,何尝不是另一种快乐。
而有朝一日,目标实现带来的愉悦感,更是贪图安逸的人无法想象的舒服。
很多人,只看到了有钱有闲的A面,就叫嚣“我不一定有钱,但可以做到有闲”。
却没有看到拼命努力的B面,别人有闲叫选择权,而你的安逸叫混吃等死。
chapter / 03
奇葩说辩手董婧说,“面对失败,最难过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深以为然!
你18岁,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会不会后悔,高中时不够努力。
你22岁,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会不会后悔,在大学里只是假装学习。
你35岁,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不能给孩子、家人最好的生活,会不会后悔,在之前的十多年中只是贪图安逸。
决定现在的,是你昨天的选择;而决定明天的,是你今天的行动。
不要被现在的安逸所蒙蔽,其实每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
所有的卓然不群,都是逼出来的,所有的轻松生活,都是熬出来的。
如果你人到中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问一问自己,在之前的十多年中,你是否贪图安逸。
为什么,不要贪图短期的无忧无虑?
为什么,不要迷恋那种得过且过的人生?
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在面对生活的刁难时,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
也有足够的底气说,“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价值大得多,有多少人是在后者平淡地过了一辈子。
要么认命,要么改变,人生没有回头路,
想要不一样的精彩,就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