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的穴位也能刺血?十二井穴有奇效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分别与十二脏腑相联属,称为十二正经。其中有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循行至手部,并在手指末端的 6 个井穴气血交接。

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则循行至足部,在足趾末端的 6 个井穴气血交接。在经络理论中,人体的气血按着固定的次序运行于十二经脉之中,两两经脉之间的气血接续,称为气血交接。

Q:脚上的穴位也能刺血? 

A:当然!虽然刺血时不如手上操作起来方便,但却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隐白刺血·崩漏立止

几个月前,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到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医保定点)就诊,脸色黄黄的,一点都不红润,走起路来也是气短懒言、没有精神。家在南方,利用假期到北京来玩,有月经不调的老毛病,虽然每次间隔大约 28 天,还算规律,但每次带经的日子常多至 10 ~ 15 天。

这次来京正赶上经期,本不当回事,不想可能是水土不服,亦或是游玩太过劳累,没注意休息,本来应该逐渐减少的血量突然增多,一发不可收拾,都 20 多天了,还淋漓不净。检查也做了,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针也打了,可血还是不停,血色素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人也快支持不住了。这种状态,真怕晕在返家的火车上。

看外在表现是一派虚象,可一号脉却是虚实挟杂,有湿有热,看来是长年生活在湿热之地, 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所致。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中医里称为“崩漏”。“崩”,形容血量过多;“漏”, 形容淋漓不净。多与肝的藏血功能、脾的统血功能失常有关,而湿热之邪最易侵袭肝经、脾经。辨证明确了,治疗就简单了,在隐白刺血吧,每天一次,连续三天,配合针刺身体上一些有健脾利湿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等。

隐白,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位,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处,脾主运化水湿,主统摄血液,而井穴又有清热泄热之效,所以用隐白就非常对症了。

第一天刺血后,她的血量就明显减少了,到第三天时,血基本止住, 脸上也有了一点血色,又给她开了一剂调养的方药,嘱咐她尽快买票回家休息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一例是脾经湿热所致的,隐白刺血可以清利湿热、健脾统血,那么如果是单纯因虚引起的月经不止,没有湿热之象呢?
可以把隐白刺血改为温灸隐白,单收健脾益气、摄血止血之功,疗效一样立竿见影。
大敦刺血·阴部瘙痒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常见却又非常难治的疾病。说常见,是因为它基本上是所有女性朋友们的通病,是一种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有的身体状态;说难治,是因为它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往往治好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纠缠难愈。

大敦,足厥阴肝经的起始穴位,位于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处,正好与位于内侧趾甲根角处的脾经隐白穴相对。

为什么在这个穴位刺血呢?

因为人体所有的经脉中,只有足厥阴肝经“环阴器”,当湿热之邪侵袭肝经时,就会出现阴部瘙痒的症状,而大敦刺血,可以清泄肝经湿热,而且显效很快。
至阴刺血·纠正胎位

至阴,是膀胱经最后一个穴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处,井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气血交接处。

井穴为五输穴之一,《灵枢 · 九针 十二原》言“所出为井”;“井”,指的是山谷之泉,古人以此比喻气血到 这里好像水的源头一样流出,在此刺血可泻足太阳膀胱经脉郁热。

其实,至阴不光有泄热的作用,还可以纠正胎位,治疗难产、胎位不正。 
在古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方法:每当遇到产妇因胎位不正而难产时,有经验的接生婆就用油灯的灯芯(就是灯芯草,细细的茎,中空可以吸油做灯芯取亮)点燃后,迅速按灭在产妇的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反复若干次,直至胎位转正。人们还给这种方法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灯草灸”。当然,刺血也有相近的作用。
至阴刺血,还对急性的腰扭伤有缓解作用,其实道理与纠正胎位如出一辙,就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贯穿人体背腰骶部,可以调节人体躯干 部的脏腑功能,进而起效。

End

文字 | 程氏针灸

图片 | 程氏针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