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珍稀文物“567瓷”
在2018年保利拍卖现场《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拍卖会集合了大量了的567时期的精品瓷器,其中有三件拍品逾过百万落锤。而本次专场中1974年作的釉下五彩《春夏秋冬》双面四季花碗最终以 1,580,000人民币落锤,天价成交!
“567瓷”指的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那时轻工业部下辖的国营大型瓷厂主要有红星、宇宙、为民、艺术、建国、人民、红旗、光明、东风、景兴、新华、红光、雕塑、曙光,这14家国营瓷厂使用统一的底款,不计成本、只求精品的“红色官窑”,也包括之前十年末中央烧制的瓷器。此外,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生产的瓷器,也被划分到“567瓷”里面。
这一时期是新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成为了各博物馆和收藏家追寻的宠儿!
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生产“建国瓷”的建议,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家用瓷委员会”很快成立, 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国家瓷器烧造, 很快,我国第一个国营瓷厂成立,这就是著名的“建国瓷厂”,它的前身是清代御窑厂和江西瓷业总公司,所以说“567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在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科研创新上,都达到了 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
产也恢复繁荣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制瓷业引入了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陶瓷工艺美术在突破了胎釉彩料配方的理化指标科学定量化的技术瓶颈后,迅速提高了陶瓷的胎土、釉面、彩颜料、器型、文饰等瓷器鉴赏的各组成要素的标准,其中创烧品种釉中彩(釉下五彩) 取得了继清三代后中国陶瓷史上又一个历史高峰和同时代艺术陶瓷的国际领先地位。
1954年,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成立,集合了当时全国各方面的人才。美术方面包括徐悲鸿、刘雨岑、王大凡等;工艺设计方面包括祝大年、张守智、王步、周湘浦、周国桢、汪桂英、王锡良、戴荣华等。全国文博、考古、美术、科技等部门都参加了历史名窑的恢复和生产,真是可谓名师云集,代表着时代的巅峰,更是代表着国家瓷业繁荣的巅峰!
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派专业人员到景德镇帮助研究试制新配方,著名的“7501瓷”所使用的高岭土、长石、石英,经调配烧制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白度最高只能达到80%。取得了继清三代后中国陶瓷史上又一个历史高峰,处于同时代艺术陶瓷的国际领先地位,独家御国配方,达世界瓷艺巅峰!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好几次特大运动,这些政治因素都在瓷器上有所表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和国营瓷厂要求“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更新更美的作品”也是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567瓷”制作大师中的很多人经过专业的艺术培养,充分在瓷器制作上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文化素质及美学修为。这期间涌现了大量的知名陶瓷美术家,如毕渊明、章仕保、吴康、王小凡、叶震嘉、赵惠民等。如今,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可谓“家家抱荆山之玉,个个握灵蛇之珠”,各怀绝技。
1949年,为毛主席制造专用瓷计划正式启动,也是首次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国家瓷器烧造,在时间段制作的瓷器,堪比清三代御窑厂制瓷,甚至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诸如青花大王王步等著名陶瓷大家领衔制作的瓷器,无论从艺术价值,工艺价值,还是从文化价值而言,已远超清三代。
“567瓷”可以称作是新中国陶瓷上的历史文献,这一时间段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等。因此,瓷器制作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题材上多是表现当时独特的社会面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当代“新官窑”!
举国之力,与国共荣,打造千年巅峰国瓷,“567”瓷,不计成本,只求精品烧造,“567”瓷称为瓷史上最辉煌的的时代,在专业、技术、科研、创新、都达国瓷最高生产水平,堪比划时代臻作,成为了各博物馆与收藏家争相收藏的“风向标”!
鲜明的时代性是“567瓷”的特点,如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人民公社好”是经常见到的题材,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题材。让瓷器反映现实生活,给瓷器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景德镇在这个时期生产的精美瓷器也逐渐作为“国瓷”,成为外交、出口使用最多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