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SAT、无奖项、无机构!康奈尔脆拒后,我们靠什么“杀回”全美Top 20?!
棕榈「家长学院」专栏
原创文章第4期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早7时,铃声响起,手机那头,远在西雅图的儿子有些语无伦次:妈妈,WashU!是WashU!
半晌,我反应过来了:在ED1失利的情况下,我们竟然在ED2打了个翻身仗,脆录全美Top 16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妥妥地冲进了Top 20!
学生档案
性别:男
高中学校:美高
GPA:3.8622/4
托福:109
6门IB:4门HL(数学、英美文学、世界历史和戏剧)2门SL(生物和西班牙语)
无SAT
无AP
没有SAT成绩,托福刷了8次才考到109分,未加权GPA 3.8622只能说还凑合,没有一个校外奖项,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证书……
截止到目前(2021年3月9日),我们的美本申请“战况”如下——
ED1康奈尔被脆拒,EA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被defer,拿到手的Offer,除了WashU的工程学院,还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普渡大学(荣誉学院)和罗格斯大学。而且,被录的专业全部是号称“最难申”的热门CS。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身边的朋友几乎都会问我这个问题!
事实上,得知消息后的三天内,我也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以下是我借助棕榈大道「家长学院」这个平台“自以为是”的解答。因为并没有机会向招生官求证,它未必准确,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角度阶段性地复盘这场申本之战。
我的经验总结如下(若能带给大家些许启发,将是我的荣幸。):
1,要多听,但也不要听太多,
有些根本就不要听
我儿子、我、亲戚家的一位小练姐姐,组成了我们这次美本申请的“铁三角”。我们并没有聘请中介机构,原因有三:
1,我本人在报社工作了近30年,主要工作是专访文化名人,对如何挖掘人物故事、准确表述人物特征、打造人物生动形象颇有心得(只不过这次“人物”换成了我儿子),英文读写能力也还可以;
2,小练姐姐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硕士,在读期间不仅在当地一所高中做升学指导,还在本校招生办实习过,对美国大学体系非常熟悉;
3,最主要的是,我儿子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申请主体工作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所以我们家算是条件特殊,如果不具备某些优势,我还是建议大家聘请专业机构协助孩子申请,毕竟,术业有专攻。
但无论是否聘请专业机构,都应该始终坚持让孩子唱主角,而不是做甩手掌柜!
要知道,美本申请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孩子做甩手掌柜,不仅不利于申请(申请材料很容易脱离孩子实际,显得不真实不贴肉),也不利于成长。
而我们没有聘请中介机构,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闭门造车”。
相反,在申请工作正式启动,即儿子读11年级第一学期前,我先做了一轮调研工作。
所谓调研,就是我在2个月时间里,有选择地听了几场知名度较高的留学机构办的宣讲会。听到第3场,我已经明白了申请的标准流程和注意要点,就不再听了。而我有位朋友,从儿子读中学开始,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这类讲座里,反复地听,听得一惊一乍的,最后搞得自己很疲惫。
所以,我觉得讲座要多听,但也不要听太多。
听几次,每次好好做笔记,捋清申请流程,然后把美本申请的要点按照流程列成表格,未来可以起到提醒作用即可。
在这两个月的调研过程中,棕榈大道给到我的信息最丰富,同时又最简洁(绝非广告
)。更重要的是,棕榈大道的老师们三观很正,讲座中始终强调“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努力展现孩子的优势,绝不鼓励造假。
(欢迎关注棕榈公众号,收获第一手留学干货)
我也曾听过一家机构的总裁演讲,他在讲座中有意无意暗示自己与各大藤校招生官关系亲密,推广他高达50多万的总裁定制产品……
我觉得,世上并没有所谓的捷径,如果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直线就是捷径。而直线,就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这个过程中,除了给到最丰富实用的信息和资料外,棕榈大道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就是在很清楚知道我们要DIY的情况下,依然对我十分热情和友好,耐心解答了一些我们后来在申请中遇到的疑问。
(欢迎更多家长用文字记录孩子成长)
2,活动不求多,而求长、求深,
更求有个性、合逻辑
根据我的观察,但凡负责的机构,都会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尽可能利用已有资源,设计和引导孩子去做活动;而动机不纯或经验不足的机构,则往往推荐一堆活动,鼓动家长让孩子参加这个活动、那个比赛。
这不仅占去了孩子很多时间,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校内成绩(GPA始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舍本逐末!!!),而且,等到填写Common App、Coalition和UC这三大系统的活动列表时,就会发现:虽然活动一大堆,却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以及自己从活动中获得了什么。
我儿子的活动不多,但清晰地分成两大类。
一类活动与他的学术兴趣——人工智能,密切相关。
从小学3年级参加机器人俱乐部开始,他由浅入深地一步步地探索AI世界:参加机器人比赛、自学计算机算法、自主研究网络神经项目,阅读相关书籍。
虽然活动列表只允许填写学生四年高中(申请时实际只有三年半)的活动,但字里行间还是有办法巧妙地让招生官知道,这一兴趣始于小学并坚持至今。
另一类活动则紧紧围绕我儿子在学校戏剧社的表现展开。
9年级第二学期,我儿子以插班生的身份,入读西雅图郊区一所非常非常普通的高中。
到新学校没多久,因为比较擅长计算机,他被戏剧老师邀请担任剧社的舞台灯光师。这个过程中,我儿子对戏剧产生了兴趣,戏剧老师也适时地鼓励他尝试表演。
10年级,我儿子在多部剧中有精彩演出。比如从一个角色的青年演到老年,演一个受到诅咒口不能言的国王,甚至戴假发、穿长裙反串一位刻薄的老太太。
11年级第一学期,戏剧社要排演学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台戏。我儿子担任舞台经理,3个月时间里,管理30多人的演员团队,工作不但包括组织排练,还包括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及作品推广等。最后,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成功地“唱”了一台大戏。
12年级第一学期,儿子再次尝试“新角色”。这一次,他是一部广播剧的导演,就连剧本也是他组织小伙伴们集体创作的。
说了那么多,大家可以看到这两类活动虽然涉及领域不同,但都具备三大特点:主题清晰、持续时间长、不断深入。
而所谓不断深入,其实就是活动的难度在逐渐升级。这种升级,能够充分显现孩子勇于挑战自我的自驱力。
接下来我想就活动这个模块
深入聊聊个性、合逻辑
首先,这两类活动,每一类活动单列开来看,其实都不算有个性。
一,现在爱好计算机、喜欢摆弄机器人的学生不在少数;
二,戏剧是美国高中最普及的社团活动之一。虽然我儿子的亮点在于不断尝试“新角色”,但戏剧活动毕竟是很常见的。
但是,经过两次头脑风暴后,我们决定在文书中,把这两类活动进行结合。文书逻辑是这样的:
“我”对AI充满了好奇,不断地去探索——“我”发现当下机器学习的主流是“喂数据”,AI不了解人性、不具备通识,这潜藏着危险——戏剧可以建立一个微观世界,戏剧社的活动让“我”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人性——这些观察和思考,反过来影响了我对AI的理解。
我相信,正是这样的“自圆其说”,让整个申请材料的逻辑自洽起来,也让孩子的个性形象丰满起来,更打破了申请计算机专业的亚裔男生刻板形象,让他从众多申请者中凸显出来。
3,费尽心机弄'大人物'的推荐信,
不如早早联络真正了解孩子的人
11年级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建议儿子征求数学老师和戏剧老师的意见,看他们是否同意写推荐信。
儿子觉得申请都还没开始,一开始是不太理解的。
我和他解释了三点:
1、只有问过了,你才知道这位老师愿不愿意为你写推荐信。
很多家长可能会以体制内学校的思维考虑推荐信这件事,以为学生替老师起草,老师拿去发给大学就行了,但美国老师通常认为写推荐信是一件严肃的事。如果他自认为对学生不够了解,或他认为自己没有更多精力,真的会拒绝你的推荐信请求。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笃定地等到申请季开始才去和老师沟通,要未雨绸缪。
2、美国老师对待推荐信一般都很认真。提前让老师知道有为你写推荐信的“任务”,他就可以在暑假或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提前构思内容。
3、为什么选择数学老师和戏剧老师?
首先,两位老师分别代表科学和艺术两个不同的领域;其次,整个高中,他们一直教我儿子,没有中断过,对我儿子十分了解且评价很高;最后,这两位老师都非常擅长表达。
理工科老师似乎一般不善表达,但我儿子这位数学老师却不是这样的。我最初发现这一点,是在一次家长会上。
那天,轮到数学老师点评我儿子的时候,他说“我和Michael不是师生关系,而是伙伴,他不断地挑战我,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
听到这句话,当时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就是他!请他来写推荐信!
所以,做家长的,哪怕英文不是很好,哪怕时差颠倒,还是要尽可能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机会。
4,我们家的申请核心,
是孩子真实而独特的形象
美本申请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有一个核心,各部分围绕核心运转。
我们家的申请核心,就是孩子真实而独特的形象。我们“铁三角”也在多番讨论之后达成共识——塑造一个既热爱计算机科学同时又具人文情怀的形象。
所以,我们的整个申请材料全部围绕这个形象进行,而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文书和活动列表。
比如,我们在关于学术/课程的补充信息(限定200字)中,解释了儿子这么喜欢CS却为什么没有选计算机课的原因——受限于学校的规模;同时,我们也补充说明了如何利用其它资源作弥补,比如选修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暑期的计算机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得5个大学学分。
再比如,儿子在新增的关于疫情的补充信息中,讲述了自己离家已经一年多,但放弃回国机票、选择留在美国过暑假的故事。故事中有孩子利用暑假学习大学课程、做大量课外阅读的学术场景,也有孩子和住家爸爸一起打理花园、和住家妈妈一起为家人做饭、和住家姐姐一起打网球这样的暖人场景……充分展现了孩子理性独立、乐观开朗,能充分融入寄宿家庭并关爱和奉献家人的一面。
最后,完成所有申请材料后,我们给了自己一个冷静期。
冷静期内,我们隔三差五地翻出申请材料,并努力用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形象是否前后统一,可有什么漏洞。
这场战斗真正的起点,
应该是孩子降生的那一刻
我们的美本申请之战终结于2021年2月12日,如果从2020年8月CommonApp开放2021届申请算起,正好半年。
这场战斗不算长。但其实,这场战斗真正的起点,应该是孩子降生的那一刻。
我是完全不赞同、甚至坚决反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但同时,我也确实承认,孩子成长的起点始于他降生的那一刻。
因为赢在起跑线,不应该是违背人类成长规律,以伤害孩子为代价,去换得孩子看似的“无所不能”和“出类拔萃”。而是让孩子从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爱所包围,从小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
我儿子之所以会不断地挑战自我,我想,正是因为他不害怕失败,也不用担心父母对他的爱会因成功或失败而有所改变。
回溯半年前,我儿子不擅长标化考试,在他托福还未能过百的时候,我建议他果断放弃SAT;回溯更久前,我每个周末送儿子去机器人俱乐部,任由他趴在地上玩乐高,而不是带着他奔走在各个培训班之间……正是每一个昨天,构成了今天!
儿子的录取结果,或许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但这么说,并不是我认为被美国名校录取就是成功的。
大学有很多选择,无优劣
只有适合不适合
出国留学只是多种选择中的一种,各个选择项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但是,近年来,我时有听闻以高分进入国内名牌大学的孩子,在大学更强调自我探索的环境下,陷入了迷茫。比如曾有一位985高校的学生跟我吐槽导师不管她,她完全不知道自己论文该写什么。
或许导师确有不尽责之处,但必须承认,长期以来,国内靠刷题进入名校的孩子们,确实存在着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能力的缺失。被管得太多,有一天没人管了,便不知何去何从。
此外,网上常流出中美大学生阅读书目的对比,国内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品位,确实不容乐观。
而我的儿子,从10岁开始,就可以读一本哲学启蒙书读到入迷;前阵子,他的课业比较繁重,一天,他在做完功课后这么对我说:“妈妈,我终于可以坐下来读书了,好幸福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