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1937.10—1945.8)(二十一)
第四节 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打击瓦解敌顽
1942年以来,敌伪连续大规模的“扫荡”、“蚕食”,根据地不断缩小,有的变成游击区,敌碉堡林立,公路、封锁墙成网。面对大部队不便活动的现状,遵照党中央和山东分局的指示,除留少数主力部队机动外,我军前身各部队分散成各种小部队,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宣传、组织群众,开展斗争。
【灵活机动的伏击、袭击敌人】。各部队深入敌后,与人民一起开展广泛的伏击、袭击战。冀鲁边区1943年上半年共派出小部队战斗二百六十九次,毙敌伪八百三十余人。四边县大队(247团前身一部),在大队长陈景三、教导员陈煐率领下,1942年以来,在各地多次奇袭敌伪,取得了许多成绩。仅1943年就俘伪二百五十五人,缴长短枪一百六十四支,自行车六十九辆,毁据点八处,炸毁军列一辆,在频繁的战斗中打出了威风,树立了威信,队伍也由1942年的二十一人发展到二百余人,同时,沾(化)利(津)滨(县)大队在刘竹溪同志带领下,发动群众,打击敌伪,部队也有较大的发展,部队由县大队上升为独立营。活动于清西地区的长山县大队2中队(250团2连前身),在大队长张永忠、政治委员张维滋领导下,1943年2月率杨延祥中队在马庄伏击日寇,歼敌一个小队,宪兵一个中队,共五十余人,缴轻机枪一挺,八八式小炮一门,长短枪三十余支。活动于清东地区的昌潍独立营(245团2营),多次巧妙地制造敌伪内部矛盾,促其互相火并,或自己出击焚毁敌碉堡。1943年,在战斗中缴获长短枪三百余只,机枪八挺,生俘日军三名。陵县四区武工队(251团一部)在区长兼中队长陈玉奇率领下,于1942年秋多次破击敌电线、公路,伏击查线日军等。庆云县大队(248团2营)在频繁的小部队作战中总结了有关歼灭敌人的“四打”(宪兵特务队坚决打;群众要求时坚决打;被逼时坚决打;为反“蚕食”到敌统治村庄必须打)、“四不打”(基点村不打,打了敌人烧庄,对我不利;群众不乐意不打,打了对群众威胁太大;天早了不打,打了不利我转移;没有把握不打)、“四快”(快下决心、快打、快走、快藏)的经验。
【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伪军】。为更有效地打击敌伪,深入敌后的小部队、武工队,在给敌伪以军事打击的同时,还采取了各种办法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伪军,做到为我所用。对伪军,首先采用夜困据点喊话,送宣传品,揭穿国民党“曲线救国”的谬论,教育伪军不作亡国奴,不当汉奸;第二,给伪军记善恶录、红黑点,镇压顽固不化分子;第三,大批释放俘虏。对日军,一是,利用日军传统节日,送宣传品,揭露其侵华反动本质;二是,利用日军俘虏给据点喊话,或接通日军电话,进行宣传;三是,利用敌内线关系,与日军交朋友。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8军军史(1937.10—1984.12)(送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