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教推荐】灌输教育、功利教育,是我国学生创造性教育的两大障碍
灌输教育、功利教育,是我国学生创造性教育的两大障碍——
作者/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四任院长钱颖一曾在论文中将创造性思维总结为公式:创造性思维=知识x好奇心和想象力,并对相应的教育教学进行探讨。对此,中美教育文化比较专家、美国Miami大学教授黄全愈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创造性根本不可“教”,因违背教育规律,越教越没有创造性,教育者的使命是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和氛围。
其实,不是创造性可不可“教”,而在于怎么“教”,教育者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不也是“教”吗?因此,没有必要争议创造性能不能“教”出来,而要围绕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解决我国学校教师如何“教”学生这一问题。简单来说,要由过去重视灌输教育、功利的教育成果,转为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摆脱功利教育。
近年来,我国各级学校,都在谈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力,但是,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存在两方面问题。
其一,仍旧给学生知识、概念的灌输,包括有的大学开设创新创业学院,也是给学生讲一些创新创业的大道理,学生学到的只是创业的知识,获得的只是创业学分,但却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二,以功利的标准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比如有小学开展项目式学习,这本是培养创造性的积极探索,不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学会学习和思考,但是,学校老师不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而在意学生交上的学习报告(课题论文),把这作为展示创新教育的成果,这种创造性教育,就演变为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包括学生父母帮孩子完成报告。
真正的创造性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学校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学校老师会引导学生怎么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尊重别人的观点;学校教育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并引导学生按自己的个性、兴趣发展,而非设定一个成才模式。
给学生设定一个成才模式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创新人才的,因为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像黄全愈在文章中提到的我国足球运动员培养问题。为何我国14亿人口找不到11个会踢球的人,原因在于,我国孩子的成才路,从小就被老师和家长规划,踢足球不是发展足球兴趣,而是通过足球实现功利的升学目标,比如通过体育竞赛加分或体育特长生招生,进更好的学校。这是和发展兴趣和培养特长无关的。也就是说,成为有特长的人才,不是大家追求的目标,通过特长实现功利的目的,才是真的目标。
前不久引起关注的的奥数人才培养也是同理。在美国,学奥数是少数学生的事,有兴趣的学生才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不学,而去发展自己其他兴趣,学奥数的学生,也不是把获得奥赛金牌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但在我国,很多没有数学兴趣的学生也被要求学奥数,而有数学兴趣的学生学奥数、参加奥数竞赛,父母和老师最看重的是获奖后可以保送、被高校自主招生录取(以前是高考加分),奥赛获奖成为了终极目标。
是不是我国的教师不懂得如何给学生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环境呢?并非如此,学校教育选择灌输教育方式,关注现实的教育成果,这是和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校办学管理对应的。必须承认,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只看最终的考试分数,并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而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考试的评价,也只看老师教育学生的成绩,在这种评价和管理体系之下,学校和老师都不会真正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因为这不但增加老师管理、引导学生的难度,还没有多大成效,因此,即便进行创造性教育,还会纳入传统的管理和评价体系,这当然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