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的人,是不是很难有大出息?

一谈到内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合群、孤僻、木讷、不懂交际,互联网上的「专家」们,也似乎特别喜欢对内向者口诛笔伐,先踩上一波儿,然后信誓旦旦的告诉你,成功就是会偏爱外向的人。
于是很多内向性格的人,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也觉得自己不行,不会交朋友,即便有机会,也觉得自己无法驾驭,难有大的成就,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1. 专家说的就对吗?
要知道,其实很多所谓「专家」,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性格算的上是实打实内向。
在他创业初期,并不被所谓「投资专家」看好,这些人对王宁的集体评价也是,说话没有感染力,缺乏领袖气质,泡泡玛特在王宁的带领下很难融资,成功希望渺茫。
而等到泡泡玛特在香港上市之后,发展势头日益迅猛,一年的利润达到4.5亿,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之后,这些所谓的专家一看,口风就改了。他们开始夸王宁,说他性格坚忍,喜怒不形于色,沉稳,具备成功领袖的很多优秀特质,甚至说他天生就适合创业,王宁不成功谁能成功?
成功之前,内向是可以被拿来随便批驳的缺点;成功后,内向就立马变身成了优势,成了领袖气质的体现,可见,把一个人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标准,本身就都是在扯淡。
除了王宁,被称为中国的「留学教父」的俞敏洪,也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代表。
大学的时候,因为出身农村,也不太爱说话,很多人都不愿意和他交往,每天在学校大多情况下都是独来独往,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也是选择自己默默努力看书精进,而不是去向其他人讨教,就是这么一个内向的人,最终从无到有创办了新东方,并让其成为中国最早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俞敏洪的另外两个「合伙人」,徐小平和王强,同样都是风云人物,性格方面也更加的外向,或者说,能说会道,但是新东方的核心,还是俞敏洪,可见,能否成为一个团队内的核心,与性格是否内向并无关系,内向的人也一样可以当领导。
 
俞敏洪当初考大学,第一年没考上就考第二年,第二年没考上再考第三年,出国这事也坚持联系了4年,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俞敏洪一直没有放弃,毕业后在北大留校任教,一当就是6年,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就是「性格里还是有一种坚韧性,不会随便放弃。」让他成功的是他的坚忍,不是性格本身。
所以说,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能力去评判什么样的人是更适合成功的。很多「专家」其实也不过是墙头草,他们追随着这些人的成功,先射箭后画靶子;而大众都是羊群,听风就是雨,看专家说这种性格更好,更有利于成功,就不假思索的随声附和。
因此,成功这件事,本质上和个性没有关系。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人内向,有人外向,有人人品好,有人人品差,有人确实非常有才,也有人上位全靠运气,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和他到底是什么性格,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成功是个稀有品,是需要很多条件组合的产物,任何条件单拿出来论成功,都不过是盲人摸象罢了。
2. 成功的内向者
德云社的金牌搭档郭德纲和于谦就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
于谦很外向,爱好聚会,喜欢摇滚,还是北京摇滚协会的副会长,结交三教九流,可以说是朋友遍天下。
而郭德纲经常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私底下其实很内向。
一次被朱丹采访的时候,郭德纲提到「我一年跟外人吃饭不超过十次,我要能5分钟走,我给他多少钱我都愿意。就说咱们熟人,你、我、于谦,咱们几个人吃饭,这桌子我能坐,来了企业家,要了命了。好多人吃饭都以为,把郭德纲叫来,酒席宴前,谈笑风生讲个笑话扮个小丑,得多开心,对不起,我不是那个人。真的,我一见生人说不出话来。」
郭德纲和于谦,一个是顶尖的逗哏,一个是顶尖的捧哏,但是郭德纲的内向性格里,更多了份坚忍。
德云社在初期,曾经遇到过很大的资金短缺问题。郭德纲为了救活德云社,四处找活干,甚至曾被关到一个透明橱窗里,24小时供人参观。他当时不仅忍了,甚至还笑着与围观者打招呼,如果换了任何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可能都不会选择忍,而会选择硬刚,郭德纲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能成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德云社能走这么远,能做到今天这个程度,当然也少不了于谦的功劳,德云社的成功本质上还是他们二人搭档的成功。于谦很优秀,郭德纲也很优秀,但是德云社这个招牌的建立,郭德纲的付出是更多的。在如今的相声界,郭德纲可以说是最大的腕儿,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德云社这些年来历经坎坷,遭受非议,郭德纲的人生也是历经风风雨雨,被人当动物园里的猴看,他忍了,一群演员演给一个观众看的时期,他也带领着德云社熬过来了,这才有了今日德云社的一票难求。
其实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喜剧演员,大部分在私底下都是向内思考的,比如周星驰,拍《大话西游》时,他想找导演刘镇伟聊戏,都要通过偷偷的在导演酒店房间门下塞纸条。周星驰已经自闭到这个程度了,依然不妨碍他日后成为「喜剧之王。」
不止是喜剧演员,对于所有成功人士来说,性格里的坚忍都非常有必要,而往往外向的人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社交,反而会影响到向内的专注。
升值计

这里是让人生变得很容易的升值计
29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3. 被误解的内向者
内向的人很难有大出息是一种错觉。
人们常常用是否爱说话去判断一个人性格的内向与否,但看起来爱说爱笑的人就一定是外向的人吗?
看看郭德纲,再看看周星驰,都给人多健谈的印象,但他们私下性格都是内向的,所以大家在判断一个人性格时的这个标准本身就是错的。
大家之所以有成功的人都更外向这种认知,只是因为大家只看到了他们营造出来的表象。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都不可能永远不与外界接触,而当这个人到达了一定的层次之后,就必须要和人说话,到达的层次越高,需要说的就越多。喜剧演员们在舞台上,当然要说话,当然要逗大家笑,但是这就代表他们外向吗?
内向如郭德纲,除了说相声外,也是有很多场合需要出席的,你看他什么时候保持沉默了?互联网新贵,很多都是搞技术出身的,做技术是不需要多健谈的,但是他们到达一定阶段,必须要去演讲,必须去跟不同的人交流,去宣传自己的产品、理念,而这些特定场合的必要演绎,就给了大家一种印象,就是成功人士全都很健谈,所有的领导者看起来都很外向。
我原来有个大学同学,他父亲是雷军的老乡,和雷军是高中同学。我同学见到雷军,就请他给出一点人生建议,雷军当时说「你一定要学计算机。」
雷军1998年就是金山的总经理了,在2013年的一轮融资里,他的小米估值更是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人了。
他当时给我同学的建议,也有非常敏锐的地方,但对还是小孩子的我同学来说,雷军就是一个穿着格子衫,表情木讷,说话还无趣,毫无魅力的人,看起来和成功人士毫无关系,所以坚决不听他的建议,选了别的专业,可以说私底下的雷军对我同学毫无影响力。但长大后他才知道,雷军的话虽少,但有用,当初听雷军的学计算机就好了。
雷军内向,而且有点沉默寡言,我们现在看到的雷军,不过是他需要塑造出来的一个形象,并不代表他本人私下里的性格。他创建了小米后,专门有团队来为他打造形象,帮他立一个幽默的人设,因此大家现在对雷军的印象,多是风趣又健谈。
不止是雷军,大家看到的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他们背后的团队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金堆出来的一个形象,树立的一个外向人设,以此彰显自己的魅力,增加品牌的销量。但是对他们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在此。
恰恰是那些他们性格中没有被表现出来的因素,才是他们成功的核心因素,才是支撑他们走到今天的原因。
 
4. 内向者的优势
内向者天生的克制能力,本身就是优势,因为懂克制的人,才会更加坚韧,遇事沉得住气,才会走得更稳。
而且,内向性格并不代表你就有沟通障碍,更不代表你就缺少人脉,缺少机会。
心理上区分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依据是「自身的能量来源不同」,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与人交往是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而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来说,社交反而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
所以说,内向的人只是在私人时间里,主动选择不参与社交活动,而不代表不能社交,只能说明比起把时间花在大量社交上,你更偏好用这些时间来独处,更喜欢安静,在独处时更易感到舒适罢了。实际上,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内向性格的成功人士,在工作状态下甚至可以很健谈。
所以,成功并不取决于你是什么性格,而是取决于你是否在生产,取决于你做的事情对人生有没有价值。
 
一个内向的人如果把每天的时间都用来窝在屋里打游戏,一味地去消磨时间,完全地封闭自己,把时间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他的确很难有出息。同理,一个外向的人,如果把每天的时间都用来去泡夜店,去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整日沉迷于消费,那也不会有出息。
内向的人想要成功,就要学会利用性格里的优势,去创造价值。成功大致可以总结出三个核心要素:
1.见多识广

2.持续成长

3.业务能力强。
 
能够享受独处,那么就多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读书、写作、多方面涉猎知识,以增长见识,提升阅历;习惯向内思考,那么做事的时候,就是有意识的用一些时间来自省,反思自己的短板,一个人只有知不足,才能有所进步;而内向者性格里的坚忍,更是应对困难的良方。知难而上,专注一个领域,不断磨练业务能力,关键时刻能担起重任的人,才会被赋予更多的机会。
成功并不会因为内向者的安静而将其拒之门外,决定你命运的不是性格,而在于你的选择。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