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二)
状元的官职有多大?在古代只要中了状元,并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最次也能混个相当于副国级干部的正二品大官。
状元,又称状头,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居殿试第一者的荣誉称号,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状元也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最高荣誉。
自隋朝实行科举制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获得状元郎这个称号的人却并不多,有史料记载,截止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有迹可考的状元也就七百多位。
这个数据与历朝历代数以百万计参与科举的人相比,可谓是少得可怜,也侧面说明了,要获得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称号,其难度有多大。
正因为难度大,才使得历朝历代的状元郎含金量非常高,无论在哪个朝代,一旦高中状元,就意味日后的前途似锦,这个称号,并不代表着具体的官位,但却是象征着有了通往权力核心的通行证。
入阁拜相,那是早晚的事,哪怕是再次,也能混个二品大员这样的高官,这在古代已经是读书人凭借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而裂土封侯,则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所以说,古代的状元郎的官职有多大,并不在于当前,而是在于这个荣誉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古代,要想成为一个状元有多难呢?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经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这样的感慨,连一代文豪都觉得难于登天,其难度可见一斑。
高中状元之前,第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能够有条件读书。
这不是一句开玩笑的话,有条件读书,在我们如今看来十分寻常,但在古代并不是谁都能读的,至少家里得有点底子,而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够读书的少之又少。
而即便是有条件读书,也不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像古代普通的读书人,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去县里考一个“童生”,这样才有能继续考试,继续发展的资格。
听起来是不是很容易?但是实际上,单单一个童生,就能把绝大多数人拒之门外,根据史料统计,整个清朝,童生的人数有不足三百万,而清朝的总人口,巅峰时有四个亿。
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比例,而在古代五六十岁考不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临死也没能考上,像孔乙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童生中成绩最好的,称之为秀才,能够当上秀才,在古代就已经是地方上一个人物了,秀才的特权很多,比如看到官员不用下跪,受审不能用刑,还有个更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服徭役。
单单冲着这些特权,就让无数人拼命,这在古代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但与童生一样的是,能够考中秀才,也是万里挑一。
难归难,不代表没有,虽说古代的秀才还不能直接当官,但只有考中秀才,才能往更高的目标进发,这个目标就是举人。
举人是通过乡试选拔出来的,选拔的对象,就是各个县的秀才,这些来自地方上的精英,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角逐出最优秀的几个。
秀才代表着这个县的精英,而大量的精英在一起角逐,可想而知其竞争如何激烈,像古代一些偏远地区,一个县能出一个举人,就已经是爆炸性新闻了,这已经可以让地方官增加一条“教化有方”的功绩了。
如果没有概念的话,我们还以清朝为例,在清朝的两百多年里,满打满算,也就出了十五万名举人,换算下来,平均每年也就出六百个。
一年六百个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在我们如今,每年几十上百万的应届毕业生中,找出来最为优秀的六百个人,这六百个人,将来绝对是各行业的顶级人才,而古代举人也是如此。
不过能够当上举人,就可以正式称之为“官”了,虽说只是一个七八品的官职,但已经是彻底和“民”这个身份划清了,社会地位造古代来讲,已经是“大老爷”的级别了。
可别小看这个区别,在古代,“官”和“民”中间的差距,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最次的举人,也能当一个县丞这样的官职,这放在我们现代,就相当于副县长,这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就是地方上绝对的权威。
因此,在范进中举后,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要知道他之前只是一个谁都能欺负的教书先生,一朝中举,当地的财主又是送银子又是亲自拜见,足以说明,举人在地方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如果这个举人停滞不前,一直在地方上担任职务的话,熬个几十年,混得好的话就会成为当地的县令,这在古代,那可就是“青天大老爷”的存在了,不过,能考中举人的,很少有甘心到此为止,大部分都会奔向向下一个目标,进士。
所谓进士,从字面理解就是进入了“士”的阶层,在封建社会,只有成为士,才有成为国家正式官员的资格,能达到进士这个层次,就已经是在普通百姓心目中传说般的存在了。
举人要想考取进士,就需要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会试,这已经是朝廷公开考试的最后一关,能够在这场考试中,高中及第者,统统称之为进士。
进士能做什么官呢?一般来说,只要能考中进士,最惨的也能当一个地方上的县令,这已经是举人一生的终点,而对于进士来说,只是起点而已。
而正常的进士,就算能力十分平庸,毫无建树,也没有任何关系与背景,在其退休致仕前,也能混个地方上的五品知府,这个官职,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市委书记,而稍微运气好点,就能混个布政使或者巡抚,这可是省长和省委书记的级别了。
如果有一定的背景,本身又有能力的话,就有机会进入中央,只要不犯错,混一个部长级别的高官还是不太困难的。
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同样是进士,按照成绩好坏还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上述所讲的,只是进士中的二甲、三甲,如果名列一甲的话,那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了。
能考中进士,就说明在全国已经是精英了,而在这些精英中,能够取得一甲,也就是前三名的话,那就真的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这三个人,同样按照成绩排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如果中了探花,可能会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为什么呢?是因为探花除了文采好之外,还有一个硬性标准,就是必须长得帅,符合皇帝以及考官们的审美,因此,能中探花的,说明他集才华和颜值于一身,得到这样的肯定,自然就十分高兴。
明清时期,文官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如果想进入内阁或者军机处,那首要条件必须得是“庶吉士”,只要是“庶吉士”,就有可能入阁,成为“庶吉士”的基本条件,就是一甲前三名。
而作为一甲中的佼佼者,第一名的状元而言,其考取难度就如同登天一样艰难,从唐朝武德年间,第一个状元孙伏伽(河北故城县人)开始,到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河北肃宁县人)止,这一千多年里,一共才出了文武两科状元777人。
之所以难考,是因为状元不仅考的是文采,还有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在唐朝时,想要考中状元,就需要连胜三场。
第一场为贴经,类似于我们如今天的填空题,考官们会从诸子经书中挑出几段,将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盖住,由考生当场写出所盖的内容,这种考试目的是为了测验考生们对经书的熟练程度。
第二场为考诗赋,考官们出好题目,由考生按照要求当场做出诗一首,赋一首,在历史上,这个环节经常会出现皇帝本人亲自出题,让考生作答的情形。
第三场为考试策,说白了就是让考生对考官所处的题目讲出自己的见解,这个题目大多和治国方针有关,其形式与我们如今的议论文类似。
这三场考试非常不容易,首先考生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毕竟考场上都是朝中大员,甚至皇帝也可能出现,这个时候不仅要镇定自若,还要对答如流,着实不容易。
其次,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因为考官的试题是不可能提前告诉你的,同时还要当场作答,从浩瀚的经史子集中,能马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本领。
最后就是临场发挥,与笔试不同的是,这需要出口成章,随问随答,这就真的要考验这些考生们的现场发挥能力了。
而在这三场考试中,只要失败了一场,就失去了考取状元的资格,必须是三场连胜,才能算是夺魁。
虽说状元难考,但还是有七百多人高中,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进入了仕途,并在其退休之前身居高位,如唐朝时姓名可考的状元有147人,这里面就出了5名宰相,8名尚书一级的官员,而身居要位的则有更多。
也就是说,成为状元,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大部分都会经过历练后,入阁拜相,哪怕是没有拜相,也能在成为一二品的大员,这就是无数读书人最终极的梦想。
总而言之,古代的状元,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官职,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中了状元,才能在仕途中更进一步,比如进入内阁,成为宰相,状元就意味着一把通往更高阶层的钥匙,拿到钥匙的人,才有打开通往国家核心权力的资格,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古往今来无数学子们,亲赴后继的去考取那个“状元”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