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记忆:卖柳条 摸鱼 建筑工地打工/ 文 余成
卖柳条:每次能有一两元的收入
清代诗人杨韫华在《山塘棹歌·插柳枝》曾写到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记忆中,我穿带补丁的衣服一直到上高二时才结束。
每到夏天,我就有了赚零花钱的机会。
八九岁的时候,我就会爬到树上折柳枝,然后把柳枝剥了皮,白嫩的柳枝放在阳光下晒干,等到攒多的时候就背到乡供销社去卖钱。
剥柳条是件辛苦的差事,手皮磨破,指甲开叉是常有的事,可是一想到柳条能换来钱,早就忘记了疼痛。
每次卖柳条都能有一两元的收入。
柳条每次过磅称斤的时候,早就眼巴巴地盯着售货员手里的钱,期待着多数一张,接过钱后 ,手里紧紧攥着那几张毛票,狂喜着一路冲进供销社去买一本自己窥视已久的小人书 ,迫不及待地坐在树荫下翻看着泛着墨香的小人书,那份陶醉至今记忆犹新。
一本小人书最多八分钱,剩下的钱也不敢买零食 ,小心翼翼地捏在手里,一路跑回家交给母亲。
摸鱼:卖个五六毛钱
老家门口有块方圆五百亩的天然湖,湖里盛产鱼虾,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沟渠里四处游荡,下水随便一忙乎,就能捉到数十条活蹦乱跳的鱼儿,随手折一根柳条将鱼儿串到一起,就势蹲在路边等待买主。
那时候,本村的群众是不吃鱼的,一来不会烹饪,二来炸鱼费香油,我只能卖给过路的乡干部或者是南方来的知青。
大多时候,是等不到买主的,运气好了,侥幸能卖个五六毛钱,如果没有等到买主,只能失落地将鱼儿放生,自然是不敢带回家的。
因为母亲在稻田里除草的时候,她的脚下永远会有数不清的鱼儿在来回穿梭,她自然是不屑于我捉的这几条鱼,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捉几条回家,卖鱼这也算是我的一份额外收入。
建筑工地打工
初二的时候 ,我就开始在距家十几里外的建筑工地打工赚钱了。
每到暑假 ,作为家中长子的我,就早早骑车随三叔去工地干活。
那时候,个头已经1米75了,在工地上不是搬砖就是推水泥车子,从日出干到日落。
中午可以吃两海碗米饭,饭量很大,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随便找个阴凉的角落 ,很快就呼呼大睡。
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透支了体力,手上磨出了老茧,皮肤晒成了酱紫色 ,我硬是靠着毅力坚持一个多月, 直到开学。
一直到高三毕业,我还在工地打工。
那时候 ,每天的工钱是三块钱,一个月下来,能领到一百六十元钱。
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给母亲交一百元,自己留六十,全部用来买书。
感谢那些珍贵的精神食粮在哪个年代喂养了我的灵魂,让我在苦难中步履艰难地成长。
那些年看过的书,刀刻斧凿般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终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
文/余成 图据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