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香菇生产的品种选择警示与技术变通
众所周知贵州的香菇大跃进非常厉害,幸好这个大跃进实际上是大跃坑,而且是很深的不能自拔的坑,否则,中国的香菇产业必将受到重创(忽然一下子市场上多一倍的货,而且是天天如此,大家想象一下)。
当然即使是大规模溃败,贵州还是有个别地方努力在把工作做好,但是,由于这种事情受政府形象工程的要求很多,经常性被逼迫大干快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摸索,一些技术人士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贵州高原的夏季香菇生产,乃至全年生产的品种选择和既有的管理技术,怕是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立竿见影”,许多地方不约而同的选择“0912”等短菌龄品种。在贵州的某些区域,如安龙,还有黔南黔东南等海拔较低的地方,冬季不是太冷,开春较早,冬季制棒选择短菌龄品种,有条件和时间完成转色,问题还不大。但在毕节、六盘水乃至遵义地区,海拔较高,冬长夏短,使用这种短菌龄品种,转色就是个难题了。由于温度适宜转色的时期温差极大,短菌龄菌种非常容易发生憋袋菇和爆发出菇,同时由于转色效果打折,爆发出菇的后果情况就特别严重,而且不像在北方,爆发出菇只是第一潮,甚至可能是好几潮,并且短菌龄品种显著的更为严重。
其实转色这个环节,要求的条件使得即使是在北方做夏季菇,也常常不容易完成,所以,0912等品种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某几个公众号的鼓吹,实际上除非过程全面可控,短菌龄菌种要防止爆发出菇是比较难的。所以很多地方搞的都是出菇转色同步进行的路子,这个就不好玩了,玩砸了的默默无语,玩成了的就胡吹海侃。
从产季安排看,短菌龄菌种适合偏高温季节制棒转色,低温季节出菇,可是按照这个套路去做的话,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短菌龄品种多不适宜干制(秋冬季是干制为主的产季,该季节菇较多,鲜品价格不高)。
从香菇(特别是干香菇)品质来说,长菌龄品种存在很大优势,相同条件等级下,短菌龄品种大体上不如长菌龄品种。
所以,如果希望解决高原气候下的实际生产问题,最好不使用短菌龄品种。短菌龄品种基本上不待长满就得上架转色,在这个过程里非常容易导致憋袋菇,如果动作稍慢,就会出现爆发出菇。所有预防爆发出菇的办法里面,最有效的还是加强转色操作,尽量使得菌皮厚些。而厚菌皮的形成就需要时间。
如果说一定要选择短菌龄菌株,那么,在低海拔地区的做法显然不行,相对来说,低海拔的条件下,爆发出菇的主因是菌棒成熟偏过头了一些,没能把握好恰当的催菇时机。尤其是在某些温差小的地方,注水是催菇的主要措施,这样的地方,基本上是人为掌控出菇节奏,所以短菌龄菌株使用比较顺手。特别需要探讨的是,日本韩国海洋性气候,可能短菌龄菌株应用也更为适合,而且他们的鲜菇销售比例也比较高。
而在目前的中国,特别是在冬季,如果不能考虑干制,一方面是价格不能承受(这个季节干制折算价格高于鲜菇),其次就是没有办法缓冲行情的高峰,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问题。
同时,即使不需要干制,短菌龄菌株在高原地带的实际生产技术路线也必须有所调整。
因此,总结各地生产反馈的状况和效果,我个人认为值得生产技术人员注意的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在高原地区生产夏香菇,最好不要选择短菌龄的菌株,无论外界对这些菌株如何充满溢美之词,实际条件是很难做到令人满意的。因为那种动不动就爆发出菇的情况,即使是老师傅都很难把控。尤其是使用了保水膜,畸形菇比例会令人难以承受,而且连片出菇很容易直接导致保水膜大片脱落。
实际上南方高原空气并不十分干燥,保水膜的使用完全没有必要,一些北方技术人员固执己见使用保水膜袋,有害无益。而且南方高原也偶尔有偏高温天气,在这种情况下,烧菌情况也必然比北方严重。云贵一带,必须摒弃保水膜袋栽培的技术路线。
二、凡是是使用短菌龄菌株生产的,制袋厂家应彻底放弃集中转色,必须严格按照尽早上架的原则,在出菇棚转色的路线工作。否则,分发运输时菌袋成熟度越高,问题越严重。
贵州印江有个小老板,被一个大公司聘为技术副总,牛皮哄哄坚持要按照完成转色再上架的套路干,美其名曰照顾父老乡亲不懂得转色管理,结果害得那公司出菇一塌糊涂。
那个公司吓得再也不敢种香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