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始末,究竟是谁救了苏轼1

乌台诗案始末,究竟是谁救了苏轼1

“乌台诗案”是宋代第一起震动朝野、影响深远的“文字狱”,也是北宋后期党争的一次恶性发作。“乌台诗案”尽管有“政治案”的成分,但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按照一个“普通法律案”来处理的。我们从“乌台诗案”的进展,看到了宋朝政治与司法制度的一抹文明底色。正是这文明底色,使得“乌台诗案”不同于明清时期的“文字狱”。

宋神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的一天,刚从徐州调任湖州没多久的苏轼,和往常一样,处理完当日公务下班回家。

仕途的郁郁不得志,似乎并不会对苏大文豪造成太大困扰。

在地方任职期间,苏轼一向很会玩,活得足够洒脱。只要心里想得开、看得开,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愉快的一天。

然而,三月的这天,注定不同寻常。

苏轼官服还没解下,忽听府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来人进门后,只见神色紧张,面容甚为疲惫,似乎连夜赶了很长的路。

“苏大人,祸事!”

来人根本没时间解释太多,随即拿出苏轼胞弟、远在南京的苏辙写的亲笔信。

苏轼赶忙接过信件,拆开一看,顿时有些恍惚。

只见信上赫然写道:兄被小人污蔑,朝廷已派钦差赶赴湖州捉拿兄长,兄暂放宽心,且看事态发展。

01

苏轼不清楚,其实在接到苏辙的告急信之前,朝廷上早已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

事情的导火线,实在很不起眼,一篇《湖州谢上表》,作者苏轼。

苏轼自徐州调任湖州前夕,例行公事写了篇《湖州谢上表》,这只是规定动作,朝廷让你调任,证明组织信任你,你自然得上表谢恩。

苏轼很谦虚,整篇文章除了阐述自己毫无政绩,忝列门墙外,就是大段大段感念皇恩浩荡,如沐春风。如果仅是这样,那肯定过关。不知苏轼是无心还是有意,他在文章的最后不经意吐槽了一句: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意思就是,陛下知道我愚昧不堪,不合时宜,难以和变法派共事,又考察我年老不爱生事,在地方管理普通百姓勉强及格。

这句话本身没毛病,只不过看的人觉得有毛病,抠了抠字眼,就琢磨出味道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