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厦宁青大,五朵金花扩张受限:计划单列市的天赋与命门
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研究 著有《大国诸城》
公众号 ID:Luotianhao99 天下城市
城市扩张,举国关注。
上月,广东有政协委员提议,将珠海和中山合并为香山市,将潮州、汕头、揭阳合并为潮汕市。
此前,成都撤新津县设新津区,长春将原四平的公主岭市纳入辖区,邢台撤任县设立任泽区。再加上此前合肥兼并巢湖,济南兼并莱芜,大城市的扩张,吸引了众多仿效者。
一直困于土地不足的深圳,近年来跃跃欲试。曾有传闻深圳将组建一个面积为当下三倍的大深圳合作区。此事虽最后流产,但最近国家出台的深圳都市圈,其范围则远甚于此。包含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一个庞大的深圳都市圈,喷薄欲出。
但是,深圳借助都市圈形成的外溢效益,与其本身的扩张,是两回事。
作为计划单列市,深圳的扩张,反会受到制约。
天赋杰出,繁荣发达。本是一件好事。
但是,不仅是深圳,几乎所有的计划单列市都一样。命运赋予其天赋,同时也扼制了其更大的野望,
在本轮城市扩张中,深圳、青岛、厦门等计划单列市,呼声高,希望反而小。
计划单列市难以扩张,有三大原因。
天赋与命门,一体两面。宠辱交集。
(1) 国家的飞地,本省却受到猜忌
虚实相间,国之大道。
《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涉及到城市扩张的内容,表述为: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城市扩张主要集中在省会。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可能性很小,
计划单列市本来就有中央在省内飞地的意思,进行扩张一般会遇到省内的隐蔽抵制,机会不大,一直缺地的深圳,扩张冲动巨大,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最后也就是在汕尾借了块地。
还有一个隐秘:计划单列市在本省其实是被防范的。
从位置上看,计划单列市多在省的边缘,时势变化,难以预测,当年的重庆,就从四川最东头独立成了直辖市,各地心里难免会有小九九。
80年代,重庆成为计划单列市之后,四川方面一直预防有一天重庆被直辖,所以,后来将多数公共资源,都集中到成都。对重庆戒心重重。
重庆果然脱川成为直辖市。但大学等公共资源,正省级的重庆比副省级的成都差,四川有高人,在直辖前拼命压制重庆。重庆现在的一些公共资源还是中央后来补的。
纵使如此,重庆直辖之后,四川还是伤了元气。从前的内陆人口和土地第一大省地位生变,人口大省被河南、山东和广东超越。经济总量排位也下降。
同样,广东会把好东西放在深圳吗?
一旦深圳兼并周边城市,哪天要是升格脱离广东,广东就亏大了,富地被割肉。
所以,就广东的平衡而言,一定会防范深圳,尤其不会给深圳太多的公共资源。好大学绝对不会放深圳,尽量放省会广州。
纵使经济再强大繁荣,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省内也会有意提升省会而抑制计划单列市。最典型的是大学和三甲医院。深圳经济全国第三,且人均收入更高,但是985都在广州,三甲医院广州也是深圳的好几倍。
可以强经济,但是一定会在公共资源方面拿住。不会轻易放任计划单列市在本省内扩张,除非中央政府单独规划。
不光是深圳扩张难以如愿,其它几个计划单列市,也是如此。
深圳只能借汕尾的飞地。宁波与舟山互认户籍,大连与沈阳分庭抗礼。青岛与周边的一体化举步维艰。
为何如此?
计划单列市的基因中,就带有两面性。
计划单列市,顾名思义,就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权限,包括独立的规划权,半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
尤其是,计划单列市的财权,部分归中央管辖,向省里上缴很少,甚至个别单列市不用向省里上缴。所以,几乎所有的计划单列市,都是繁荣城市。
既有副省级城市的行政级别,要政策要资源不会吃亏,同时还自由,市场发达。兼得权力和市场两方便利。这是计划单列市的天赋。
但是,计划单列市的命门也在此。
正由于其财权不归省管,计划单列市的地盘越大,余下留给所在省的资源就越少。所以,计划单列市与其所在省,在资源上存在隐性竞争。一直在干,只是不明说。
但是,由于统计数据上,计划单列市的业绩,还可以算到省里,所以,省里对计划单列市,也有依仗的地方。
既有依赖,又有猜忌。
这就是计划单列市的天赋与命门。
(2) 东部繁华,没有弱邻,难以下口
眺望四周,群雄环伺。
五大计划单列市,除了大连之外,四个都在经济发达地区。
传言多年的深莞,深惠合作,落花流水,深圳最后却选择了汕尾。
深圳为何舍近求远?
就产业而言,深圳已经完成产业升级,在国内处于产业链高端。汕尾可以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辐射。
就发展水平而言,深圳GDP总量排名广东第一。汕尾排名广东倒数第三。深圳经济总量约为汕尾的26倍。深圳人均GDP约为汕尾的五倍。
有落差,才有梯度;
产业转移顺势而下。
相对而言,深圳与东莞、惠州的发展程度接近,尤其是东莞,也是繁华富庶之地。与深圳之间落差小,三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均位居广东前五位。且东莞和惠州的人均GDP虽不及深圳,在国内却也位居前列,足以自傲。三大城市呈群雄割据之势,竞争性逐步多于互补,合作起来棘手。这也是呼唤数十年却一直无法落实的根源。
东莞遍地豪强,经济密度不亚于深圳。惠州东部的大亚湾有自己的经济开发区,让其象汕尾那样完全“割让”出来,恐难以落地。
东莞与惠州强大的经济实力,反使其与深圳的合作陷入困局。
汕尾则不一样,毫不犹豫,认深圳为龙头,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班上前几名的学生互相明争暗斗,但后进生与第一名结对帮扶,则是上选。
深圳舍弃东莞和惠州,选择了汕尾,城市竞争,一样存在远交近攻的策略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不在与北京抗衡的天津,而在远远落后于京津的河北,雄安取代滨海新区,后发制人,此中逻辑,也是一致的。
厦门比深圳还小,面积只有1700平方公里,极度渴望扩容,但是,厦门的邻居泉州和漳州,实力强大,尤其是泉州,经济总量为福建第一,超过厦门,更超过省会福州。
浙江就不说,所有的城市全部是富裕城市,人均GDP全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东部与宁波接壤的几个城市,嘉兴和台州,均为经济发达城市。难以割肉。
与青岛接壤的几个城市,也是山东乃至全国豪强。烟台富裕,天下闻名。潍坊和日照也是强市。
就省内而言,肯定更多希望强弱联合,以强带弱,多几个城市圈。
这种情况下,周边都是强市的计划单列市,更难扩张。
(3)避开省会的核心势力范围。
深圳难以扩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避开广州的势力范围。
广州的核心利益,首先是广东对北方的辐射与连接,其次是通过粤西连接整个泛珠三角。东部利益诉求则稍弱。
而且,广州不愿意看到最强对手深圳与排名第四的东莞和第五的惠州联合。深圳避开东莞和惠州,选择汕尾,在省内更容易获得支持。
为了平衡广深关系,中央给了深圳“示范区”,广东省里赶紧补偿给广州“四个出新出彩”,然后将“双城联动”作为战略,在给省会补足面子上可谓费尽心思。
大连在东北也难以扩张。稍微北进,就会与沈阳南下辐射的势力相遇。这是辽宁省不愿意看到的。
济南在兼并莱芜之后,与青岛的距离缩小,且怀抱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雄心,在省内,也不会赞同青岛继续扩张。
宁波与杭州,一时瑜亮。且宁波已经与舟山互通户籍,已经是极限,再扩张土地,难以实现。
厦门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岛屿。几面都是福建比较富强的城市,就更难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