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无一不可爱” ——新版《楚辞解故》编辑后记
朱季海先生《楚辞解故》手稿
“前人已经留下的东西,不可以少掉一颗种子。但是前人没有开辟的境界,还广大得很啊!光芒万丈,等着你们,催着你们。”(朱季海2011 年11 月27 日)
——题记
“愿空剑佩南山去,好谢群龙倚鹿眠。”2011年12月21日冬至前夕,朱季海先生在苏州家中安详辞世,而后长眠于灵岩山南麓,和他的诗句遥相呼应。这位诞生于1916丙辰年的学术奇人,一辈子以传承中国文化自任。他不说空话,用行动和著作证明一切。他的物质生活简单而清贫,他的精神世界丰富而高贵。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硬的呢?
2017 年2 月,朱先生的传世之作《楚辞解故》再度出版,诞生地依旧是他故乡的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是继1963年正续编、1980 年新增三编、2011年新增四编之后的第四次修订出版。这个修订本在内容方面订正了旧版的若干讹误,调整了若干标点和格式,使之更为完善精密;在第四编《楚辞余义》中新增考释一条,由朱先生之子朱广明先生提供,那是《招魂》中的一句“晋制犀比,费白日些”:“费”是日光的意思,“太阳出来了,一片光明”,这九个字是朱先生在中华书局《初照楼文集》发布会上的寄语。在版式装帧方面,新版《楚辞解故》全部重排,将字号放大,将旧版单面十六行改为十四行,将平装改为精装;又请美编何旸先生重新设计封面,采用楚国漆器古朴奇崛的纹样;并在“出版说明”前增加了朱先生的两张照片和两页手稿。
据《楚辞解故 · 后记》云,此书草创于1944年甲申。那是抗战后期,“时倭祸方亟,实有哀郢之志”,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不能投笔从戎杀敌报国,也要尽我本分,在学问上证明中国并非无人,传统不绝如缕。回顾朱先生的一生,17岁即从章太炎先生问学,被老师誉为“千里驹”,“只须平进十年,便当超群绝伦”(章太炎《与潘景郑书》)。1935年担任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讲人,负责创办《制言》杂志。抗战期间开始从事《楚辞》研究,1944年写成《楚辞解故》初稿,“既流观王逸以来诸家旧义,颇求之楚事楚言,时有未合,乃稍下己意。……务使楚事楚言,一归诸楚”。1946年经太炎先生夫人汤国梨推荐,破格进入南京国史馆,为简任协修,在《国史馆馆刊》上发表《马君武传》等文章。两年后辞职返苏,留下了“长官无目”的绝妙好辞。解放后除了短期任教于苏州三中、东吴大学等学校外,几乎没有参加工作。其实,他是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那就是尽其所能地博览、研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随手札记,经过整理写成著作,等待时机成熟后予以发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从不局限自己,感到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我总是在学习,谈不上有什么成就,不过可以毫无愧疚地说,我没有虚度年华。”他在给杭州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酒醒深夜,红烛照花,非情之所钟,谁能如此?生命是宝贵的,只有宝贵的生命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住那股激情和希望的。强烈的渴求正是生命的动力,有什么不好呢?诗兴勃发,令人欣羡,为什么要终觉黯然呢?生命之花是不凋谢的,心灵之光,明于红烛。”(这两段话转引自吕国利《困境中的突破:民间学术与学人管窥》)
什么样的人品成就什么样的学问。朱先生的学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试问他学问的源头何在?他说:“无偿的劳动才能导出不朽的事业。对学术的强烈渴求是一个学者生命的动力,而自由的学术研究又是学术生命延续的保障。”(同上)归根结底,还是对自由的渴望,这是主权问题,容不得半点虚假。由此想到,古来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具有英雄气概。何谓英雄?英者英明,即智慧;雄者气魄,即勇敢。古来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又无不具有相当程度的痴狂气质。何谓痴狂?痴者痴迷,即执着;狂者进取,即实干。俗话说得好,“傻子”相信,“疯子”行动。看似傻,其实是有信仰,有对事业的忠诚和坚守;看似疯,其实是说干就干,毫不含糊,那是一种生机勃勃、直指人心的力量。
所以说,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怪僻,可恰恰是这种“怪僻”的个性才使他得以成就这样广博精深的学问。用朱先生女儿朱广瑛女士的话说,就是“失去的有形,得到的无形”,这是非常朴素而辩证的道理。
记得十五年前初见朱先生时,我还在读大学本科,他的一句“赶快补课”言犹在耳。去年11月中旬又到苏州,当我和友人经过临顿路,驻足望向对面清洲观前的初照楼时,楼前一株大树上正洒满落日的余晖。这使我想起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句,想起初照楼主人殷切的期盼:“异日者,华夏文明必将蒸蒸日上;然则诸君之所学,行且与世界为有无,岂但文章华国而已哉!临颖邈然,企予望之。”(《汤定宇先生纪念文集题辞》)
坦率而自信的朱先生,曾用“万紫千红,无一不可爱”这九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著作。今天,我们就用紫红色来做新版《楚辞解故》的封面,以纪念这位可爱可敬的学术奇人。
《楚辞解故》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定价:69.00 元
古籍新书报
ID:gujixinshu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