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存才|步 黟 堂 藏 戰 國 齊 陶 文 遺 珍 鑒 賞

周退密先生题字

童衍方先生题字

尤剑青先生作《步黟堂赏陶图》

唐存才先生因嗜书法篆刻艺术而注意古人之文字遗迹,养成金石之癖,于战国陶文尤为留心,十余年来搜集了大量古陶文精品。今选其尤精者数品,彙为一编,公诸同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唐先生虽由艺术出发而喜爱古陶文,经过多年的摩挲鉴赏和深入钻研,已经成为古陶文研究的专家,从《步黟堂藏战国陶文综述》一文,即可窥见其功力之深厚。其所藏陶文不但都有研究价值,而且颇多未见于各种古陶文著录书之品(即各种著录书所收皆无与之同文者)。

——裘锡圭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萌芽与诞生、成熟与发展,正是基于文字这种具有记事属性的符号体系的诞生与不断的进步演变,自殷商甲骨文、两周鼎彝铭文至秦始皇统一文字成小篆,先秦丰富多样的古文字体系成为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载体和支撑,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绵延流长的强大动力之一。对文字本源研究最早见于秦汉时期成书的《尔雅》,《尔雅》是古代训诂学的鼻祖,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经典示范的影响,也是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诠释的重要工具书。然而就古文字范畴的研究而言,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是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及清乾嘉年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金石学始于宋代而兴盛于清朝乾嘉时期,流风延展至晚清民国。清道光、咸丰后,社会经济变荡激烈,土地属性改换等至地下文物出土日益增多,客观上为学界带来崭新的研究资料和课题,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为代表的青铜鼎彝等出土,为考释佐证先秦历史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更是标志着中国古文字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并将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五个世纪,纵观世界文明古国,唯中国自甲骨文诞生后形成的文字体系一直传承至今天。

此外,清同治十一年山东潍县陈介祺集藏齐国“陈悍”陶文残瓦,拉开战国文字前所未有涉及的陶文领域帷幕,这百年来,战国陶文的研究已是古文字学和玺印艺术最富魅力的学术空间梁启超言: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自顾炎武著《金石文字记》,实为斯学滥觞。在此金石学盛行并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时,艺术领域也悄然呈现出了学者将金石传拓与书法、篆刻以及绘画艺术相给合的创作作品,即从艺术的角度进一步传播了金石学丰富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时至今天,此类金石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重视。

齐国周付庄村窑址

据史考,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武王灭商,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攝政大臣周公旦制礼,主要是国家实行井田制等,从而形成了一系列适合西周王朝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并使农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呈现了社会稳定繁荣的状态。

齐国之祖唤做吕尚,大约是文王、武王的谋臣。武王定天下之后,封于营邱。后世迁徙到薄姑,又迁徙到临菑。《史记》上说,“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都创稷下学宫,倡百家争鸣的学界风尚,更是齐国八百年长盛不衰的重要人文基础。

考古发掘及传世著录的陶文资料证明,战国时期,齐国制陶业不论其规模还是质量都胜于其他国家,官营窑场主要生产“立事岁”类的量器,除临淄齐故城遗址存官营窑场外,2002年山东新泰出土二百余片齐国官量陶文,王恩田曰:“齐国官量陶文甚为罕见。我们编辑的《陶文图录》一书,收集的3000余件齐国陶文中,官量陶文仅有区区80余件,新泰的一次发现就超过了自同治十一年(1872)陈簠斋首次发现齐国官量陶文至今一百三十年来发现的总和,堪称齐国陶文的重大发现。”新泰曾是齐国官营窑场无疑。近年山东沂水城南田野筑路时出土刻划“陈某立事岁之釜”类残陶片,步黟堂藏有三十余片,其中立事者“陈丕口”、“陈頙”与新泰出土官量陶器立事者为同一人,沂水也曾是齐国官营窑场所在地之一。以地理位置看,迄今发现齐国官营窑场离齐故城向南偏东最远的是沂水城。

民营窑场产品多以生活用陶为主,常见有豆、罐、钵包括陶制乐器埙,也有为官家、王族代工的量器,如“公豆”、“公区”、“公釜”,“王料”、“王豆”、“王区”、“王釜”。周绍良整理、李零分类考释《季木藏陶》民营窑场达十多个,约四十多个里。以步黟堂藏齐陶文可见,陶豆多由豆里、北里、城阳、子裴子里、髙闾、左南郭窑场所制,繇乡、蒦阳窑场制陶罐为多,陶钵见于关里、楚郭乡等窑场。丘齐、东酷里等窑场陶豆、陶器均有生产。








齐陶文残片出土除窑场、灰坑外,散见于齐故城田野,自晚清、民国至今民间采集齐陶文状况恰证明于此。据齐地学者多年考察发现,齐故城战国窑场多在临淄区齐都镇刘家村、龙贯村及敬仲镇周付庄村,出土陶文品种、大类分明,窑场特征十分明显。刘家村窑场位置在村中间偏西,出土陶文集中有繇乡、蒦阳、酷里、孟唐、公豆(区、釜)类量器。龙贯村窑场在村西,陶文出土主要是子裴子里、高闾类。周付庄村窑场位于村东,陶文出土有楚郭乡、王卒、北里类。此外齐故城遗址刘家寨村、小徐村、苏家村、阚家村、崔家村等虽非窑场所在地但皆有各类陶文零星出土。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0)

相关推荐

  • 五一节辽宁、内蒙大地行走(五)可以参考一下。

    大槐树 五一节最后一天. 第一站:朝阳南塔. 2015年元旦来到过这里,这次是补拍.哈哈! 早上和古迹寻游爬上一座酒店的高楼,来拍朝阳南塔的平视角度,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只能够拍到俯视的朝阳南塔. ...

  • 南窑庄出土燕国铜壶,将壶内的东西取出来,还发现叫不出名的金兽

    "文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华夏的宝贵遗产.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出土的文物经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马湖村南窑庄,村民曾发现一个燕国铜壶,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铜壶 ...

  • 唐山十大古树之马关营古银杏

    编辑:王亭贯 照片:王亭贯 迁安市蔡园镇马官营村有一棵2680年的银杏树,在迁安市蔡园镇马官营村委会院内,高26.2米,周长7.6米,树干通直圆满,富有生机,树冠形似半圆,冠幅21*22米. 在赑屃形 ...

  • 步黟堂藏秦国及秦代陶文

    童衍方先生题字 唐存才先生因嗜书法篆刻艺术而注意古人之文字遗迹,养成金石之癖,于战国陶文尤为留心,十余年来搜集了大量古陶文精品.今选其尤精者数品,彙为一编,公诸同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唐先生虽由艺术 ...

  • 文字之福——步黟堂藏战国陶文遗珍鉴赏(齐国陶文篇)

    周退密先生题字 童衍方先生题字 尤剑青先生作<步黟堂赏陶图> 唐存才先生因嗜书法篆刻艺术而注意古人之文字遗迹,养成金石之癖,于战国陶文尤为留心,十余年来搜集了大量古陶文精品.今选其尤精者数 ...

  • 三元堂藏诹吉通书

    三元堂藏诹吉通书

  • 【深阅文章】乐从堂藏宋瓷

    [深阅文章]乐从堂藏宋瓷-赏心悦目"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2020-04-19 11:54 北宋 定窑白釉划莲纹葵口大碗 成交价:HKD 670万 2017年香港苏富比 北宋至金 ...

  • 玫茵堂藏康熙雍正御窑瓷器欣赏

    玫茵堂藏瓷,乃私人收藏中国御瓷翘楚之一,其堂名意取「玫瑰如茵.花开遍地」,饶富诗意.是次春季,又正逢玫瑰盛开之时,美瓷相簇,伴以花茵為佐,不禁相映成趣.这些瑰丽的中国符号,历经百年,曾于瑞士湖畔相聚, ...

  • 荣纳堂藏西夏酱釉划花双弦纹鼓钉钵

    荣纳堂藏西夏酱釉划花双弦纹鼓钉钵

  • 第十五講:戰國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十五講:戰國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戰國玉器特徵         第一節:戰國通論:         第二節:戰國玉器:         第三節:戰國玉器特徵: 第二章:戰國早期: 第三章:戰國 ...

  • 第十五講:戰國玉器課題綱要(二)

    第十五講:戰國玉器課題綱要(二)  第三章:戰國中期: 玉人:與早期玉人類似.著深衣.多橄欖眼. 左手搭右手,也有右手搭左手. 盛行在胸部配戴玉組佩,結束帶於胸腹之間. 此期玉組佩不流行衝與牙:多由環 ...

  • 第十五講:戰國玉器課題綱要(三)

    第十五講:戰國玉器課題綱要(三) 第一節:楚式玉龍佩: 楚國公族系出黃河流域的顓頊高陽集團,其後輾轉遷徙至江漢平原,故楚文化實為中原文化與三苗文化的混合. 春秋戰國時期商業.交通發達,各國交往頻繁,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