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将至 | 3个妙方打败暑湿燥热,助你补充身体亏虚!
◆ ◆ ◆
7月22日迎来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大暑时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此时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日晒、暑热、水湿互结,达到一年中的高峰,且暑天人体阳气浮散于表,腠理开泄,出汗较多,容易伤津耗气,这个时期调养当以解暑祛湿,益气养阴为重点。
俗语常说“大暑无病三分虚”,现在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天气潮湿闷热,迫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和津液都随汗水往外流走,着实等于耗气+伤津。
津液不足的人,总觉得口渴难耐,喝了好多水,还是感觉喝不够,还越发想喝冷饮,人也比较烦躁、怕热。
而气不足的人,整个夏天常会感到提不起劲、气短、没有胃口,爬几层楼梯或者散散步,就觉得累了,动不动就出汗等一系列“虚”的表现。所以大暑,我们要借作食疗来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
-黄芪白茅根汤-
▍材料:黄芪50克,麦冬30克,白茅根30克,淡竹叶20克,陈皮5克,猪瘦肉200克,蜜枣3枚。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消暑清热,益气生津。适合暑热天气,汗多口干,疲乏气短的人群食用。
汤方中的黄芪,金代医家在提到它时第一就会说“补诸虚不足”,而《本草新编》中讲到:“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
黄芪是补气良药,所谓阳化气,给身体补气,也是补阳的一种方式,对于气虚体虚者、阳虚者,或者动不动就爱出汗、吃饭没胃口、容易感冒的朋友来说很是适合。
而且黄芪入脾经,能够提升脾气,加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可以把我们吃进去的水谷精微更好地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气血。其性味平和,我们日常用于煲汤、煲粥、泡茶都可以用。
另外,汤中还加入了养阴止渴、润肺止咳的麦冬,凉血利尿、清肺胃热的白茅根,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淡竹叶,和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搭配黄芪一起煲汤,可以同时满足夏日气津两虚的补给的同时,还能清热泻火。
因为“夏主心”,入夏以后,人体肝气渐弱,心气渐强,若肝血不足,则肝阳化火,易引起心火炽盛。因此,很多人会出现口舌生疮、喉咙肿痛、头痛头晕、急躁易怒等心肝火旺的现象。
《黄帝内经》曰:“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做法:胳膊伸直,肘窝向上,另一只手轻轻拍打肘窝处,每只胳膊各100下,拍打处会微微红润略带紫红。
而腋下主要有心经、心包经和胆经这三条经脉运行。古人认为“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即肝有邪聚于两腋,使心经受损,平时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就是肝火滞留于两腋,阻滞了心经气血的运行,临床常见各种肝阳上亢、气急攻心之证,如头晕、心烦、胸闷等,如果腋下长了结节、囊肿等,也是肝胆被郁、升发不起来的现象。
做法: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随后两手互换,每次拍打30-50次,进行5遍。
夏季是内阳易虚的季节,也是扶阳、排邪的重要时节。外界太阳猛烈,阳气充足,我们身体受天地规律影响,阳气巡行体表,气血在外,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内在的阳气就显得有些虚弱。
如果再加上夏天各种冷饮瓜果空调,寒气会直接损耗阳气,在五脏六腑扎下根,容易变成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的阳虚体质。
此时可以试试中药的敷脐法:将花椒6颗和桂圆1颗剁烂,加入一小勺肉桂粉,调成药泥后,外敷在肚脐上。
肚脐又叫“神阙穴”,它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又由于没有皮下脂肪,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寒湿重的人可以用来祛湿散寒,气虚体寒者可以用它温补阳气,肠胃不好的人可以用来充盈脾阳、健脾胃,是夏季全方位调养的妙方。
注意:孕妇和经期期间不适合贴敷;小儿积食发热不适合;阴虚体质(两颧潮红\潮热盗汗\舌干红\少苔等)的人群也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