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辱命
一朵花刚打苞,先别急着评判,等它长大、盛开...
昨天一女客户问我:“你有八十斤吗?”
我:“我12岁时候超过80斤就再没回去过了...
”
妈妈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级有一级的水平。艺术尤其如此,主体如此,受众也如此。
小时候我几乎不看中国神话故事,嗯,好像除了《成语故事》就没太有了。看的都是《伊索寓言》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啊,《希腊神话》啊...甚至《非洲童话》...现在回想和总结,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牵扯知识面还是比较丰富的,大多需要一个成人面对面讲解,就是特别适合以“外婆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而仅仅让一个小朋友自己看的话,就不如西方的童话、神话来的简单直白。
反而是长大后,就会很明显更喜欢我们传统的古代神话了。
我时常会觉得我们的神话其实是写给成年人的,是成年人的一种慰籍与心理弥补...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古典主义的浪漫更细腻,温暖,其实也更贴近生活...同时又符合中式审美,有足够的留白,随便取出一个人物,甚至一个小配角都可延伸与塑造。
前几天看了开心麻花的贺岁片《温暖的抱抱》...又是一个评分奇低的片子
不过实际看过之后就明白,差评大抵是因为这几乎完全是一场针对现阶段社会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精神层面问题的探讨,大概能有共鸣的人太少太少。而更多的人是看到喜剧组合,奔着好玩才去看的。所以会觉得笑点很硬,不好玩,会失望就打个低分...
其实这也反映了演员和受众的局限性,以开心麻花这个团队来说,一直是偏向话剧和夸张的表现形式的喜剧的,慢慢也会让观众对他们形成思维定式。
这种思维惯性、惰性,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且轻重程度往往与年岁成正比...
影片掀开了一个我们可能都不愿面对的伤口,那就是: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习惯以及心理的影响。家庭,是我们最爱、最依恋,但是也可能受伤害最多的地方,因为在乎。
这种问题的出现从大社会环境角度来说,在独生子女政策开始执行就注定了,我很荣幸作为最早一代独生子女,“优先”体验了这样的成长,所以自认还是有点亲历者的发言权的
。
不过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是有很多家庭用各种方式暗暗对抗着,因此那时候在生活中实际的独生子女家庭并不多,反而是八九十年代和两千年是执行最严格的...这个阶段长起来的人心理疾病也尤其重,尤其多。小时候缺失父母的陪伴,缺失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包括现在的孩子们也没好到哪去:在手机等电子设备和各种兴趣班长大的孩子将来的心理状况,幸福感,堪忧。这是一个大环境下的心理成长的大比例悲剧。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一定是群居动物,这是几千年来的属性,存在骨血中改变不了的。也是各种“云”替代不了的。人与人见面的交流与用微信等电子设备的交流效果与感受,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体会到其中的不同。
仔细想想,现在的人内心得有多么的孤独才会那么渴望各种文艺作品里的He呀,不都是躲着那些悲和疼吗...
智慧的有远见的人在慢慢反省,更多的人依旧随波逐流,在暗流涌动的时代尤其需要定力与识别力,于个体、于家族、于社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压给自己一点使命感,且竭尽全力做到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