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品读(2)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巧言令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出处是《论语学而》。
言,语言,色,表情,都是表露于外的,本身没有问题,但加上“巧”和“令”,就有了问题。查阅词典,巧和令都有美好的意思,但在这句话中,可以理解为伪装出来的“美好”。正如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翻译过来就是能说会道,善于伪装。想想,一个人在你面前说的话、表现出来的神情都是伪装出来的,岂不可怕?
汉语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两个字词本来各有各的涵义,互不相干,但组合到一起后,就有了或“褒”或“贬”的意义。如“狐媚”,狐,本指狐狸,动物的一种;媚,第一个义项是美好的意思,如春光明媚;再如魏晋陆机《文赋》中的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这两个原本不相干的字组合到一起,变成了贬义的“狐媚”。初唐时期的骆宾王,大概为了挣点稿费,为李敬业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文中骂武则天“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狐媚一词从此流行。
话说回来,很显然,孔子是非常最讨厌“巧言令色”之人的。所以他说,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我想,如果摆在桌面上讲,没有人会喜欢巧言令色的人。如此说来,巧言令色的人不就慢慢绝迹了吗?错,大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巧言令色的人不仅不会绝迹,其队伍还有可能发展壮大。
问题的根源在于——这种人始终有市场。市场是供求关系,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反过来说,有的时候,供给还可以拉动需求。
巧言令色之人的生存之道就在于他们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你需求什么”,因此,他们只要认准了对象,基本上无往而不胜。
《增广贤文》:“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古语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说法不同,道理相通。
这些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真正遇到了一些事情,多数人依然犯糊涂。
古代有一则笑话说:有个在朝廷做官的要到外地任职,临走时向老师告辞.老师告诫道:“地方官可不好做呀,要小心谨慎.”学生回答说:“我已经准备好了‘高帽子’一百顶,逢人便送一顶,想来不至于出什么岔子。”老师生气地训斥道:“我们要用正义待人,哪能到处当面奉承、抬举别人?”学生马上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微微点头道:“你这话说的还有点见识。”这人告别了老师,对人说:“我这一百顶‘高帽子’,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现在网上流行一个做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就可以查出来谁把你拉黑或删除了,好像把这些人挖出来很过瘾一般。其实,查不查这个有什么意义呢?我建议,与其做这些无用功,倒不如仔细排查一番,自己身边谁是属于“巧言令色”之人。把这些人排查出来,然后时时加以警惕和防备,“那可真真是极好的”。
我的体会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既是很好的修身之道,也是有效的防身之术。
2010年5月11日,2017年3月11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