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
谈秦说汉(302)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
刘邦在临死之际,与吕后的交谈中不仅提到了丞相人选是陈平,还提到让周勃为太尉辅助陈平。这看似遗言,其实有很深的用意,其目的就是防范汉室不改姓。也就是说,陈平、周勃在刘邦驾崩之前是得到了刘邦的口诏,若吕氏称王则诛杀之。
刘邦革命成功离不开吕氏的帮助,但刘邦革命成功后又担心会被吕氏窃取了胜利的果实,因此与大臣们定下了“白马盟誓”,埋下以周勃、陈平为首的拨乱反正力量,最终因“吕氏乱政”诛杀了所有吕氏,让大汉王朝的刘氏宗族祭祀得以延续。
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刘邦以吕氏为基础起事
可能会有人说,既然刘邦生前就已经知道吕后会坏事,为何不提前杀了吕后。其实刘邦不是不想,是真的做不到。刘邦曾经动过废黜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的念头,当时朝廷中大部分大臣纷纷上书劝阻,吕雉甚至还请出了“商山四皓”为帝师。
当初萧何、曹参等人就是吕家的座上宾,都是吕系的人。刘邦在沛县起事时,躲进芒砀山里时,粮草兵器都是吕家给的。吕泽、吕释之带兵入股一起干革命。刘邦的部队在彭城被项羽打败,已经一无所有,收编了吕泽的军队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吕雉的哥哥吕泽、吕释之也是刘邦革命集团的核心创始人,因此吕氏在朝廷内积累了一定的势力是很正常的。没有吕氏,刘邦就不可能建立汉朝,如果刘邦敢诛杀吕后,那么兵权在手的吕氏说不定会马上率兵反叛。
刘邦担心吕氏夺取刘氏天下
刘邦不能更换太子,又不能在他驾崩后避免外戚干政的事。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与大臣们搞了一个“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称王的,天下共击之。但他更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后掌权之后不一定会按他的思路去任命朝廷的核心管理人员。
萧何是现任的丞相,但年事已高,提议萧何死后由曹参为丞相。曹参是武将,头脑简单,重要的是偏向吕氏集团,吕后应该可以采纳。提议曹参之后由陈平为丞相,但担心陈平不好驾驭,任命执行力强的周勃为太尉,让陈平与周勃相互制衡。
刘邦煞费苦心的安排,吕后听进去了,后来她也是大致上按这个思路任命丞相与太尉。其实刘邦真正的目的就是为防范日后吕氏夺取刘氏江山,让手握兵权的周勃能够力挽狂澜。
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知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乃所知也。”
周勃、陈平诛杀称王的吕氏
其实吕后并没有夺取刘氏江山的想法,她不至于跟自己的儿子去夺权。但汉惠帝英年早逝。而吕后为了扶持自己的力量,想封吕氏为王,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却是公开支持吕后的决定,但最终周勃与陈平也同样大权旁落。
王陵事后责备陈平与周勃不遵守之前与刘邦一起定下的盟约,支持吕氏为王。陈平、周勃说:“今天在太后面前公开反对,当朝力争,我们不如你;要说保全国家,安定刘氏后代的君王地位,你又不如我们了。”果然,吕后刚死就发动了政变。
如果周勃与陈平在吕后提出封吕氏为王提出反对意见,就会跟王陵一样马上被罢免职务。他们为了迷惑吕后,假意支持,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军事政变的决定。
陈平、绛侯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
写在最后
刘邦与吕雉在沛县务农时,感情还算不错,但参加革命后,聚少离多,特别是吕雉被项羽逮走关押了二年多时,刘邦不理不问。这期间刘邦有薄姬、戚夫人、赵姬等。刘邦驾崩之后,吕氏将怨气撒到了刘邦的其他姬妾与儿子们身上,大开杀戒。
吕后杀刘邦的其他女人与其子嗣,出于醋性的报复,也是出于对儿子权力的保持。但刘邦居然留下了后手,以“吕氏乱政”为由,安排了周勃与陈平诛杀了所有吕氏宗亲,也说明了刘邦更狠。
2020/11/26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