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灭亡?中国首任驻外使节之惨淡遭遇,一针见血说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杰出的外交官,比如汉朝出使西域的张骞,牧羊的苏武,投笔从戎的班超,一人定一国的王玄策等等!但这一些只是广义上的外交官,当时叫“使节”,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第一外交官,或第一任驻外使节,是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此人叫郭嵩焘!

1875年,英国驻北京使馆翻译官马嘉理被杀。事件发生之后,英国人“如获至宝”,立马以武力相威胁,和大清签订了《烟台条约》,英国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条约权利”!然而,英国人还不满足,得寸进尺,还要求大清派人到英国赔礼道歉!(看到英国这一要求,有没有唐朝时“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的感觉?可惜,大清成了别人戏弄侮辱的对象)

1875年,郭嵩焘成了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正式派往外国的外交官!当然,作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起初背负的却是不光彩的道歉赔礼使命!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大清上下官员,认为对英夷赔礼道歉非常屈辱,并不认为英国是文明国家,大家都劝他别去,这会让他遗臭万年!

郭嵩焘是湘军创立者之一,曾国藩的幕僚,强调经世致用,为人意志坚忍不拔,思想极为开明。两次鸦片战争,对郭嵩焘的影响很大,一直想看一看世界!所以,虽然使命不光彩,甚至可能遗臭万年,但郭嵩焘还是勇敢的就任!

到了英国之后,郭嵩焘不仅不顽固保守,反而积极学习和使用国际礼仪,受到了英国人的一致欢迎。在对英国和本土的描述之中,也实事求是,描述了英国的文明!然而,这却让郭嵩焘陷入了危机,找出的理由非常奇葩!

第一,按照总理衙门的要求,郭嵩焘需要整理日常所见所闻,将之整理成册,发回国内参考!郭嵩焘将之整理成《使西纪程》,其中对英国的文明和富裕都进行了客观描述,比如描述英国人彬彬有礼,并非蛮夷,描述香港教育整齐严肃,比大清还好。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国内官员见之非常不满,甚至有人弹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称他为汉奸。于是,在内外压力之下,清政府下旨销毁《使西纪程》,将之列为禁书!

第二,《使西纪程》虽然掀起波澜,但并未让郭嵩焘被免职,来自副使刘锡鸿的反击才致命!1877年,刘锡鸿指责郭嵩焘有三大罪,即:穿洋人衣服,应该冻死也不能穿;见巴西国王竟然起立,不应该向小国国王致敬,有损国体;听音乐会时,多次拿起音乐单,仿效洋人所为!

不止如此,刘锡鸿还罗列了“十罪”,比如学外语、模仿洋人风俗等等鸡毛蒜皮之事。面对同事的攻击,郭嵩焘上书辩解,但皇帝回复却是“固执任性,所见殊属偏狭”!

后来,清政府准备将郭嵩焘查办治罪,好在李鸿章力保,郭嵩焘只能奏请因病消差,朝廷顺势将他免职,一撸到底,让他回家。在他回家的路上,甚至有人把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贴在街道上!此后,由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接任!

对于郭嵩焘,英国人是如何评价的呢?英国人称赞他是“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说他请见英王,不卑不亢,进退合度,以致郭嵩焘卸任回国时,英、法两国政府均依依难舍。

当然,英法对郭嵩焘的态度或许有些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郭嵩焘的所作所为,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不至于让英法两国政府感到“奇葩”!

值得深思的是,从1840年到1877年,已经过去了37年。按理说,此前闭关锁国,不了解国际情况,还能找一大堆理由,但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已经被打开了,却依然如此奇葩,如此顽固,如此不解世界.......这就真说不过去了!从1980到2017年,我们思想有多大变化?

清朝为何灭亡?郭嵩焘的惨淡遭遇,就一针见血的说明了原因!清政府对郭嵩焘的态度,也折射出大清让人震惊的保守、顽固和愚昧,这样的一个王朝,不灭亡还真没有天理!世界都1877年了,清王朝的思想,却几乎还停留在中世纪,甚至可以说是倒退到了中世纪。

(0)

相关推荐

  • 中国首位驻外大使遭好友陷害 列十大罪状怪自己眼瞎

    中国首任驻外大使郭嵩焘 原本郭嵩焘有些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命的,因为马嘉理事件出使英国实际上就是一个背锅挨骂的任务,两头受气.慈禧还亲自给郭嵩焘做工作:"我原知汝平昔公忠体国, 此事实无人任得. ...

  • 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大使差点被开棺戮尸

    郭嵩焘: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被称为"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现在以四人为主题的电视剧有不少,但无论在哪部电视剧中,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身影出现,他的名字叫 ...

  • 王陆 / 私祭郭嵩焘

    郭嵩焘先生是清代人,身经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卒于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7月18日,现130周年祭日已过.看上上下下,没有什么纪念活动给他,我便私下起笔,落几行字,算是私祭.既然是私祭,则情感 ...

  • 曹放:一生怀抱几曾开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湖南湘阴出了两个名人. 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郭嵩焘.很多人知道左宗棠的名头,是因为那句著名的"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其实, ...

  • 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

    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中国之大患,在于士大夫没有见识--&q ...

  • 清朝历史人物——郭嵩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郭嵩焘(1818年-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 ...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

    历史上总有很多第一,第一个吃螃蟹的,第一个吃西红柿的,第一个取经的,第一个航海的,第一个上天的等等,凡是能成为第一个的,要么有勇气,要么有智慧,但,凡第一个,结局好的却并不多. 郭嵩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 ...

  • 【喜报】《童子童谣》获得系列殊荣,中国前驻外大使等题字祝福

    市级表彰 县级表彰 省外表彰 全国交流展示 编辑出版了第一部童谣专著 01 <童子童谣>2020工作总结 "童子童谣"微信群成立于2019年4月23日. <童子童 ...

  • 湛江市名人陈兰彬——中国首任驻美、西班牙等国大使

    陈兰彬(1816-1895)年,湛江市吴川市黄坡村人.他自小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继任刑部后补主事. 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派管洋务 ...

  • 中国召回驻外大使有几回?

    中国8月10宣布召回驻立陶宛 大使,因为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命名在其首都设立代表处.这严重违背了中立建交公报一个中国原则,是实际上对台独势力的站台. 除了这次召回驻立陶宛大 ...

  • 中国驻外大使组队力挺湖北 将在外交一线继续讲好武汉的故事凤凰网湖北

    来源:长江日报 4月12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推介活动前夕,多位中国驻外大使为湖北送上祝福.他们点赞湖北武汉疫后重振取得 ...

  • 从未忘记!多个中国驻外使馆祭奠烈士

    春阴漠漠又清明,情深切切忆忠魂.4月2日至4日,清明节前后,我国驻外使馆人员组织祭奠烈士,深切缅怀和铭记烈士们所作出的贡献. 清明祭英烈 深切缅怀北约轰炸南联盟遇难烈士 当地时间4月3日,中国驻塞尔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