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败毒散可以治疗这10种皮肤病!

散由人参败毒散加减而成,人参败毒散现存最早的记载可见于三处:(1)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刊于1087年),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2)出自宋·朱肱《类证活人书· 卷十七》(刊于1108年),主治“伤风、温疫、风湿,头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目睛疼。寻常风眩、拘倦、风痰皆服,神效”。(3)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成书于1119年)主治“ 伤风、瘟疫、风湿,头目昏暗,四肢作痛,增寒壮热,项强睛疼,或恶寒咳嗽,鼻塞声重”。

【药物组成】荆芥 防风 茯苓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桔梗 甘草

【服用方法】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温服。

【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今用处方】

荆芥10防风10茯苓10羌活10独活10茯苓10柴胡10枳壳10甘草10川芎10桔梗10前胡10

【解析】

1、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疮疡初起等症;

2、防风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之症;

3、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寒湿痹、疮疡肿毒等症;

4、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5、柴胡可透表泻热、疏肝解郁;前胡可疏散风热、降气化痰;枳壳具有破气行痰、健胃、顺气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桔梗可宣肺祛痰,对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川芎可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对于风寒湿痹症具有很好的功效;薄荷解表开窍安神。

【适用病症】

(1)荨麻疹

荨麻疹患者若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酌加路路通,蝉蜕等中药治疗。

(2)脂溢性皮炎

患者面部毛孔粗大,皮脂溢出,面部弥漫性油腻性鳞屑,灼热瘙痒明显,舌淡,苔白,脉浮,可投本方合五苓散治疗。

若患者畏寒,有过敏性鼻炎,喷嚏连连,鼻塞,水鼻涕多,舌胖大,苔薄白,脉浮,可投本方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治疗。

(3)湿疹

患者皮疹以渗出为主,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酌加白鲜皮,土茯苓,苍术等中药治疗。

(4)银屑病

患者若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酌加土茯苓中亚治疗。

(5)痤疮

患者平素畏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可投本方酌加连翘,土茯苓。薏苡仁等中药治疗。

(6)带状疱疹

患者若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合五苓散治疗。

(7)扁平苔藓

患者若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8)结节性痒疹

患者若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酌加全蝎治疗。

(9)掌跖脓疱病

患者手足红肿,密集脓疱夹杂大量鳞屑,反复发作,自觉灼热瘙痒,常伴有头疼,头昏,恶寒,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可投本方酌加薏苡仁,连翘,土茯苓等中药治疗。

(10)异位性皮炎

患者皮疹干燥鳞屑,局部渗出明显,自觉瘙痒,虚烦失眠,舌苔白腻,脉浮,可投本方合交泰丸治疗。

【注意事项】

虚人感冒适用,素体实热者不适用。

【汉城孝贞经方惠民工作室】解析:本方即人参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方中以荆芥、防风、羌活辛温解表至共,发散风寒为主药;辅以柴胡加强解表至共;佐以独活祛风除湿,川芎活血祛风止痛,前胡、桔梗宣畅肺气以祛痰,枳壳理气宽中,茯苓利湿;甘草调和主药,缓急止咳为使。诸药协同,具有疏风解表,败毒消肿,祛痰止咳作用。

【运用】

1、本方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但最主要的还是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挟痰的表证。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闷咳嗽。痰多色白,舌苔白腻,脉浮者为应用指征。若非外感风寒湿邪,寒热无汗者,亦不宜服。

2、本方因有败毒消肿作用,故又用于疮肿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而见风寒湿表证者。

3、现代临床用本方治疗感冒、流感有良效。也用于治疗皮肤病、腮腺炎、骨槽风、乳房肿块等疾病。

【加减化裁】

在荆防败毒散的基础上加入木香、黄连二味中药材,可清热导滞,对于痢疾初起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在荆防败毒散的基础上加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可清热解毒,用以治疗疮疡初起。

在荆防败毒散的基础上加入苦参、蝉蜕、薄荷、牛蒡子,可祛风止痒,用以治疗皮肤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