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最有“傲骨”的一首古诗

最有“傲骨”的一首古诗,

短短20字,写出隐士的最高境界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名隐士,叫作陶弘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文化人。

这个人有名到什么程度呢?

36岁辞官归隐,在茅山找了个山洞,从此不再过问世间的俗事。可世间的那些个俗人们,却就爱追着人家跑,还把各种世俗的头衔往人家头上戴:

你不是不愿出山吗?行,那你也是“山中宰相”。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陶弘景活了80岁,经历了3次改朝换代,分别是宋、齐、梁。

话说梁朝的梁武帝萧衍,打小就是陶弘景的粉丝。所以一当上皇帝,立刻就下了一道诏书,派人去请陶弘景:

别在山里当宰相了,出来吧,我给你个官儿当。

没曾想,陶弘景竟然不愿意,还找理由推脱。

于是,两人就此打起了太极。

萧衍这边呢,一个劲儿地派人请;陶弘景那边呢,一个劲儿地往外推。说起来,萧衍毕竟是开国皇帝,气量宏大,被陶弘景这么推来推去,不但没生气,反而越来越纳闷:

山里何所有?居然勾得这老头连官都不愿当?

于是,又下了一道诏书,派人去问。

毕竟是皇帝,陶弘景当然要回复了。

于是,他就写了文章开头那首诗,题目就叫作“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光这个题目,是不是就有种应付差事的感觉?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因为诗的第一句更应付,直接用的就是萧衍的原话,也不管是谁的版权!

接下来,第二句就开始回答:

岭上多白云。

你不是问我“山中何所有”吗?那我就回答“岭上多白云”。

就是这么稀松平常,就是这么若不经意。

这不是明摆着,没把皇帝的诏书当回事儿吗?然而这依旧不算什么,因为接下来更过分,开始赤裸裸的显摆了: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这两句诗翻译过来,就是:

我与这山中的白云,相互取悦,两看不厌,别提多开心了。本来想拿给你看看吧,可又做不到。

做不到还说!你说气人不气人?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想过没有:那么大一个茅山,难道就穷成这样,可写的只有山岭间的白云?

其实,这是陶弘景用白云来自况。

毕竟皇帝下诏书来请,自己直接一句“不去”怼回去,那不是找死吗?于是,陶弘景就借着白云,向梁武帝萧衍表示:

你看那山岭间的白云,自由自在,无挂无碍,我想“持赠君”都办不到。同样,我也就像那山岭间的白云,你又何必枉费心力呢?

当然,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不能说得这么直白。

实际上在诗中,关于出去当官这事,陶弘景提到没提。

可即便如此,从这短短20个字里面,流露出的那种隐士气质,不但梁武帝萧衍看明白了,更让无数后人对他傲视王侯的风骨,钦佩有加。

什么叫隐士?像陶弘景这样的才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