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和儒家一样有名,墨子的思想被严重低估了
小
播
读
书
///
08/26 2020
墨子的思想被严重低估了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分享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墨子的著作:《墨子》。
///墨家的开创者墨子
在介绍墨子的思想之前,让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墨子,墨子原名墨翟(mò dí),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也有人说是鲁国人或者滕国人。
墨子是贵族的后代,作为没落的贵族,墨子早年也受到不少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也和其他思想家一样,周游过列国并广收门徒,他曾到过齐国、郑国和卫国,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早年学习儒学,后来有公开反对儒学,创立了墨家思想。
说起我国古代的思想,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但是实际上,在先秦时期,墨家和儒家其实一样享有盛名,当时就有“非儒即墨”是说法,当时墨家的影响并不亚于儒家。在我国古代“先秦七子”中,墨子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什么是显学呢?是指在当时社会上处于热门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学派。韩非子在《显学》中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可见当时儒家和墨家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显学”。
而且墨家的开创者墨子也是第一个公开反对儒家思想的人。
那他们的争论焦点是什么呢?
是“仁义”和“兼爱”。
///墨家的“兼爱”层次甚至比儒家更高
虽然仁义和兼爱都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思想。但墨家的“兼爱”层次甚至比儒家更高。因为,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异,无等级的爱;而儒家主张的是有差异,有等级的爱,这是他们的根本分歧。
历史上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经常和墨子辩论。孟子说: “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意思是对于兄弟之子的爱,要大于对邻居之子的爱。孟子认为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这种爱,使人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这种推广是在爱有差等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甚至孟子还抨击墨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而墨家则坚持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墨家的“兼爱”和儒家“仁爱”相对立。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墨家思想是与西方哲学思想比较相近的一个哲学流派
墨子的著作《墨子》一书,原有71篇,现存53篇。《墨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
《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前两篇中定义的解释。
《大取》、《小取》中讨论了很逻辑问题。
所有这六篇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的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经”。
墨家思想可以说是最接近于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的。他在《墨经》就提出,人都有认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要有知识,我们的认知能力还必须与认识的对象相接触。知识是通过我们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在从内心体悟并加以解释之后的产物。
墨家按知识的来源将知识分为三类:来自亲身体验的知识、来自权威的知识、来自推论的知识。这与他同时代的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科学有点类似。亚里士多德将科学划分为三类:理论的科学,比如数学、自然科学;实践的科学,比如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创造的科学,比如诗词歌赋学。
后期的墨家也对包括儒家、道家和名家等进行了批判和辩论,尤其是对老子和庄子的言论进行了批判,在这些批判和辩论中,揭示了一些西方哲学中出现的逻辑悖论,是一种新的逻辑学。墨家富于逻辑辩论,试图创造出一个认知论和逻辑学体系,这是其他各家所不及的。因此也可以说,墨家思想是与西方哲学思想比较相近的一个哲学流派。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将逐篇为大家分享墨家思想大作《墨子》的精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