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生育”后,你愿意生几个孩子?

▣ 来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专家:东北率先探索

“全面放开生育”是大势所趋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国家卫健委认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近40年后,东北地区的此次探索“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此前严格的生育政策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菊华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析道。

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具体表现为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人口流动只出不进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常住人口数量从2014年的10976万人减少至2019年的10794万人,5年净流出182万人,且流出规模逐年扩大,从2015年流出28.7万人,到2019年流出42.5万人。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创1949年以来出生率的最低值。其中,出生率最低的3个省份都在东北:黑龙江省的出生率为5.73‰,吉林省为6.05‰,辽宁省6.45‰。

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北三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杨菊华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3个省份带头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此外,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快速,城镇化水平较高,相对于农村地区,城镇人口多养育子女的观念弱。

《答复》指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渐渐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东北边境地区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如黑龙江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生育三个孩子,但生育意愿不高。

同时,《答复》还指出,究其原因,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和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群众反映尤为突出,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大为减弱。杨菊华也坦言,此次东北地区的探索对提高当地生育率“不应该有太高的预期”,“主要是养育成本高,除了增加经济开销以外,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成本,以及舍弃一定的工作时间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既然生育政策带来的作用可能有限,但杨菊华说,推行试点可以积攒宝贵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可以总结出相关方法;如果没有成功,也可以吸取教训。

国家卫健委认为,东北地区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杨菊华补充说,除了开放生育限制之外,生育支持政策还包括多方面,比如相关津贴的配套措施、女性就业支持的配套措施、良好融洽的幼儿教育环境等。正如《答复》中指出,提高生育水平,关键是要顺应群众期待、聚焦群众期盼,在公共服务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解决家庭生育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提高群众的生育积极性。

在东北地区试点探索后,全面开放生育限制是否会在其他地区推广?杨菊华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实际上,我国已经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生育,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解决0~3岁婴幼儿该由谁来照顾的痛点问题。2020年,我国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简介:以人物记录时代,以人物了解历史。这里汇聚全球有影响力的人物报道,记录中外历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各行业和社会各界人物。

(0)

相关推荐